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020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交大二院考试重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正常眼前后距离。正常成年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 24mm,垂直径平均 23mm 水平径23.5mm2. 眼球主要有两部分: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感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个部分。眼球壁分三层,外层包括角膜和巩膜,中层为葡萄膜(血管膜、色素膜) ,内层为视网膜。视网膜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眼球内容物包括眼内腔(前房、后房和玻璃腔)和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3. 角膜为眼球前 1/6 的透明部分,稍前凸组织学结构 ,由前向后分为 5 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葡萄膜结构,自前向后分为虹

2、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个相连续部分。4. 虹膜分为虹膜瞳孔部和虹膜睫状体部。从前到后分为 4 层:前表面层、基质层(包括瞳孔括约肌) 、前色素上皮层(瞳孔开大肌) 、后色素上皮层。睫状体分为两部分:前1/3 称睫状冠,后 2/3 称睫状体平坦部。环行瞳孔括约肌:司缩瞳,交感神经支配。放射状瞳孔开大肌:司散瞳,交感神经支配。5. 生理盲点(physiologic blind spot): 视乳头是神经纤维聚合成视神经的部位,其上无视细胞,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6. C/D 值:杯/盘比, 即视杯直径与视盘直径比。正常眼底的杯/盘比值大多不超过 0.4,两眼 C/D 的差值也不超过 0.2。 (视盘

3、在鼻侧,黄斑在颞侧)7. 前房(anterior chamber):由角膜、虹膜、瞳孔区晶状体、睫状体前部共同围成的腔隙,前房内充满房水,容积约 0.25ml。瞳孔区深 3mm。8. 房水循环。房水流出途经:房水有睫状体的睫状突上皮产生后到达后房,通过瞳孔进入前房,然后由前房角经小梁网巩膜静脉窦(Schlemm 管) ,再经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最后进入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而回到血液循环。这一外流途径为压力依赖性。另有少部分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或经虹膜表面隐窝吸收。这一排出途径为非压力依赖性。9. 血-房水屏障(blood-aqueous barrier) 。血眼屏障,有两部分 :血房水屏障和血

4、视网膜屏障。无色素睫状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虹膜组织的连接和虹膜血管构成血房水屏障。10. 视路指从视网膜光感受器起,到大脑枕叶皮质视觉中枢为止的全部视觉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包括 6 个部分: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质。11. 眼球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眼外肌 6 条 :外直肌(外转、外展神经) 、内直肌(内转、动眼神经) 、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动眼神经) 、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动眼神经) 、下斜肌(上转、外转外旋、动眼神经 ) 、上斜肌(下转 、外转内旋、滑车神经) 。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ller 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5、。12. 我国测远视力距离为 5 米,若某人在 3 米处才能看见最大视标(相当于 0.1),则其视力用小数表示为 0.1*3/5=0.06。距 15 厘米指数,如“指数/15cm”13. 视野(visual field)是当眼向前固视某一点时,黄斑区中心凹以外视网膜感光细胞所能见到的范围。14. 眼压(IOP ):即眼球内压力,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及内容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人眼压值是 1021mmHg,平均值为 16mmHg ,正常眼压双眼对称,一般差异-6.00D。矫正须先经准确验光确定近视度数,应用合适的凹透镜使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集在视网膜上,可选用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

6、2)远视( hyperopia):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典型的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低度远视+5.00D 。矫正用凸透镜矫正。3)散光(astigmatism): 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矫正用柱镜矫正。4)屈光参差(ansiometropia):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之,度数相差超过2.50D 以上者通常会因融像困难出现症状。对屈光参差者进行屈光矫正时,需考虑矫正方法的视网膜像放大率。5)老视(presbyopia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

7、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大约在 40-45 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老视矫正应用凸透镜,可选择单光眼镜、双光眼镜和渐变多焦点眼睛。68. 调节(accommodation):为了使近距离目标能聚焦在黄斑中心凹,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加眼的屈光力,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69. 斜视: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引起。根据不同注视位置,眼位偏斜的变化分类: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70. 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鉴别1)定义:共同性斜视:眼位偏斜不随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不

8、因注视眼的改变而变化;非共同性斜视:眼位偏斜随注视方向的改变而变化,也因眼的改变而变化,大多数非共同性斜视为麻痹性或限制性。2)发病:非共同性斜视突然发生;共同性斜视逐渐进展。3)眼球运动:非共同性斜视眼球运动障碍,共同性斜视眼球运动正常。4)斜视角:非共同性斜视 A2 A1,共同性斜视 A2 = A1。5)复视:非共同性斜视有复视,共同性斜视无复视。6)代偿头位:非共同性斜视有代偿头位,共同性斜视无代偿头位。71. 弱视的分类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双眼较少)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未能发现与该视力减退相对应的眼球器质性改变。弱视是由于生后早期(视觉发育关键期)斜视,屈光参差或高度双眼屈光不正

9、,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弱视主要是中心视力缺陷,周边视力可以正常。弱视分类: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弱视程度:轻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为 0.60.8;中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为 0.20.5;重度弱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 0.1。72.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为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系一眼受穿通性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发生葡萄膜炎,继之另眼也发生相同的葡萄膜炎,这种双眼性葡萄膜炎称为交感性眼炎。受伤眼称为刺激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炎73. 眼部化学性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现场急救:立即分秒必争地在现场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复冲洗,应至

10、少冲洗 30 分钟后,送至医院再行冲洗,并尽快开始酸碱中和治疗,酸性物质:2-3%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物质:2-3%硼酸溶液后继治疗: 早期治疗:1%阿托品每日散瞳。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VitC 可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合成,可全身及局部大量应用,在伤后作结膜下注射。中期治疗:清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胶原酶抑制剂应用:为防止角膜穿孔,可低用 2%枸橼酸钠;或 2.5% - 5%半胱氨酸等胶原酶抑制剂点眼。晚期治疗:针对并发症进行。如手术矫正睑外翻、睑球粘连分离术治疗法或增视性角膜移植术等。若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时,应用药物降低眼压,或行其他抗青光眼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