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6327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第 17 卷第 4 期嬲年 n 月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LineangTeaehergCollegeVoI.17No.4r1.OV.2008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研究袁娥(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云南昆明 650091)摘要:文章基于笔者 2008 年 1 月和 8 月两次田野调查.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对西盟佤族自治县大马散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分层情况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佤族:社会分层:变迁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而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

2、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分层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秩序,也反映了社会的一种结构性不平等.处于不同社会层次的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获得社会的评价也不同.社会分层理论存在着两种模式,一个是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社会分层理论,另一个是以 M?韦 l”l(Weber)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社会分层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此外还必须对社会的阶级和各种社会集团作进一步的阶层分析.社会阶层是由社会身份,社会地位

3、或职业特征相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会集团,它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无论是阶级分层还是非阶级分层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层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韦伯是西方分层研究的开拓者.他认为,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因此,他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即 ”名,利,权”)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韦伯相信,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中,人们总是要追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

4、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本文基于笔者 2008 年 1 月和 8 月对西盟佤族自治县大马散村的两次田野调查,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对西盟大马散佤族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分层情况进行了研究.一,原始社会时期大马散佤族社区社会分层情况社会分层并非自古有之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氏族社会时代,尽管社会生产力低下,并没有社会分层现象,人们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贫富的差异,即使是氏族的首领也只是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之上,并没有任何特权.笔者所调查的西盟佤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全县包括七个行政区:马散 ,岳宋,新厂,中课,力锁,勐梭和翁噶科.佤族中心区马

5、散是建寨历史最久的地方,大约十五,六代,有 400 多年的历史.根据 1957 年的民族调查,当时大马散寨位于西盟的西北方,座落在黑山的半山腰,海拔 1600 米.全寨 214 户,1004 人,其中男 481 人,女 523 人,全是佤族.整个大寨又分为三个小寨,即永塞(意为下寨),永朗(意为上寨),永辽( 意为右寨). 三个小寨地域上连收稿日期:2008-09-27作者简介:袁娥 f1975_),女,彝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师,民族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36成一片,没有任何分界线.三寨名称只在内部分别称呼,对外则统称大马散.历史上的大马散寨一直处于

6、原始社会时期,尽管窝郎,头人和魔巴是佤族村寨的管理者,处理着佤族社会的一切事务.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没有完全形成阶级社会,因此社会分层并不明显.在佤族社会中,窝郎是从建寨最早的一姓人中选举出来的.若同时有几姓人迁到新的地方,建立寨子,则由这几姓杀鸡看卦,哪姓人的卦好,就由哪姓人当窝郎.大马散村 77 岁的尼端老人说:”虽然窝郎是世袭制,但实际上窝郎也非常贫困,是穷人的带头人.”.佤族头人最初是由”姓头人”发展而来.这种“姓头人”在地缘寨子建立以前是氏族长,其后是家族长,与窝郎共管寨子.头人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但也存在着某种世袭倾向.所谓的选举就是从群众中推选出会说话,会办事和经济条件优越的人经常

7、参与处理公共事务,在群众中逐步建立了威信,经过一段时间,人们便称他为头人了.另外一种就是头人死后,由大家商议确定由其子继任.世袭的倾向,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头人的尊敬和对其后代的尊重上.从过去的头人和群众对头人的反映看,经济条件是基础.头人威信的高低,也跟随其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经济条件优越的人能够多剽牛,被群众看得起,加上会办事,会说话就很容易被大家认可为头人.当了头人,若经济条件下降.他的威信也会随之下降.在佤族政治生活中,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群众的政治领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头人都是劳动者,对群众没有什么摊派.给群众办事是服务性质,同群众是平等关系,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头人对群

8、众之所以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就是凭借着这种平等关系,利益一致性和较高的威信.头人有大小之分,大头人称为”扩梯羊”(“ 梯羊” 是大的意思), 小头人称”扩也特”(“也特” 是小的意思).”扩梯羊”和” 扩也特”之间是平等的,没有明显的统辖关系.头人之间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职务上的分工,有事情找到谁就由谁负责办理.若遇到重大事情,须要开头人会议解决,任何头人都不能独断.魔巴是大马散佤族社区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做鬼(祭祀鬼神之意)的人,不是政治上的领袖.但是由于魔巴多是老人,社会阅历丰富,且佤族有尊老和信鬼的风尚,所以他们在群众中也有一定威信,对佤族社会有不小的影响.例如,对外发动战争或砍头,常由魔巴负责

9、看卦和解释卦的好坏,习惯法的解释也多请教魔巴,甚至判断偷盗也由魔巴通过看卦决定.“珠米”,是富裕户和有钱人的意思.珠米本身不是头人,但由于他们有着优越的经济地位,群众困难时得向他们求借,逐渐在群众中建立了”威信”,因而也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对社区也就有着愈来愈大的影响.经济条件在头人产生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头人绝大多数都是”珠米”,有些” 珠米”即使不是头人,也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许多重大决策头人都要请”珠米” 参加研究,很多事情是根据珠米的意见和要求决定的.从大马散的情况看,历史上珠米是政治上的实际掌权者,头人则是他们的代表.随着”珠米经济” 的产生,新兴头人取代” 窝郎”和”姓头人

10、” 而成为政治上的领袖 .窝郎逐渐没落,头人的”专权”,”特权” 慢慢出现 ,平等的政治关系中,渐渐渗入了不平等的内容.二解放前大马散佤族社区社会分层情况到了阶级社会以后,原始社会时期无阶层之别的局面被打破.私有制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特殊的职业而脱离了艰苦的体力劳动.剥削,压迫的出现和暴力的支持,使社会分层日益加剧和持久化,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化的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是最根本的社会分层.解放前的西盟地区阶级分化已经很明显.奴隶主和奴隶,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地主珠米与贫下中农形成了明显的两大对立阶级.大马散也不例外,虽然当时还没有完全形成阶级社会,但是已经具

11、备了走向阶级社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生产力水平提供了稳定的剩余劳动,生产资料已基本私有,同时也产生了阶级社会的一些剥削关系和因素,如贫富的分化,高利贷关系,雇工关系,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以及封建剥削的因素等.可以说,解放前夕大马散佤族社区正处于阶级分化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土司,上层头人,珠米剥削阶级,对广大佤族穷人统治和压迫.”珠米”(土司,头人)剥削穷人的主要手段有:雇工,高利贷,蓄奴,地租 .蓄奴就是家养奴隶.大马散全寨 214 户,地主珠米 18 户,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并蓄养奴隶 6O 人,仅岩葛大珠米一家就蓄养奴隶 17 人.地租就是把耕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收取租谷或租金.根据笔者

12、调查,大马散日工每日为雇主提供的剥削量是 1.17 公斤粮食,月工每月为雇主提供的剥削量是 78.698 公斤粮食,长工全年为雇主提供的剥削量是 329.2 公斤粮食.高利贷的年单利一般是 50%,有的高达 100%,甚至还有年复利 50%按几何级数累计的”骡打滚” 高利贷.例如大马散头人窝郎柳每年建房都要从各部落收半开千元以上.高利贷盘剥,利息是 100%,甚至是 200%.大马散村 102户贫下中农,全部欠债,每户 150 元至 200 元不等,最多的 500 元(半开).岩葛大珠米,全家五口人,放债 6169 元,占一年粮食总收入的五倍.此外,土司头人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常常对奴隶和穷人

13、施以绳捆索吊,棒打棍敲,锁铁链,穿木鞋等严酷的刑罚.下面是一个翻身农奴的揭发控诉:3,“我名叫岩快,是马散人.出身于奴隶.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没有”普查”(穷苦人)的一条活路.我受尽了国民党,头人,珠米(地主 )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过去,我一家有九口人,父亲受尽了 lEl 社会头人,珠米的压迫剥削,苦死苦活到头来吃的是山毛野菜,全身只有一块山麻做的遮羞布,住的是小窝铺,用的是竹节碗.有一年-.fl 份父亲砍好了一块火烧地,连种这块地的籽种都没有,借了点籽种.才把这块地种下.结果还没有秋收,父亲因为长期给珠米帮工,劳累成疾,加上饥寒交迫,死在窝铺里父亲死后,

14、母亲领着我们弟妹七人,不满二岁的妹妹和三岁的弟弟随母亲住在窝铺里,母亲披星戴月,辛勤劳动.由于受珠米剥削,家庭极度贫困,不久母亲又饿死在窝铺里.家里穷得连挖个坑埋母亲的锄头都没有一把,只好拿把叶子来盖盖尸体.母亲死后,小弟小妹无人照管,连野菜都吃不上,饿着肚子哭了一天一夜,旁人看到后告诉家里,才把两个弟妹领了回来.失去双亲的一家人,生活更加艰难了.本寨地主岩果与我父亲是堂弟关系,他用心极其险恶,为了达到让我的两个弟妹永远当他的奴隶的罪恶目的,就借”家门”,”亲戚”的幌子,把我两个小弟妹抢去了,强迫两个弟妹劳动.因他俩很小不会劳动,狠心的地主就不给饭吃,天天用棍棒毒打,我弟弟岩木多次被全身打伤,

15、化脓而死.妹妹叶捧也被打得死去活来,最后被地主用绳索捆在蜂筒上,让蜜蜂叮伤全身,脓肿而死.二哥岩孔,被地主岩果三百元钱卖给地主岩帅当奴隶,因受不了珠米的折磨,逃跑回来,被珠米发觉就把他拉到山上,砍了头,丢进山洞里.大哥岩农,因无盐巴吃,听说解放军驻幕乃,可以买到盐巴,就去买盐巴.因珠米挑起民族纠纷说”大马散的佤族把我们拉祜族的牛偷去了”错误认为我哥哥是偷牛的人,在路上我大哥被拉祜族人用枪打死了.我的姐姐娜莫被地主娜朋抓去卖给莫美的地主当奴隶.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家里没有吃的,借了永布龙富农岩帮的两斗谷子,-m-t 赔不起 ,就利上加利,算得三亢多(一亢为五斗),我七岁被岩帮拉去当奴隶顶债直到十五

16、岁,整整八年也赔不清两斗谷子,后又把我卖到莫美地主岩朗家当奴隶,我不想在,哭了整整两天,就跑回班箐,被岩帮发现又抓回去当奴隶.我当奴隶时苦死苦活,又苦又累又挨饿,做的牛马活,吃的猪狗饭,富农岩帮吃的是酒肉大白米饭,有一天我吃了一点岩帮家吃剩的冷饭,就被他用绳子把我捆起来,双手卡上木镣,用棍毒打我全身,打得我鲜血直流,疼得动都不敢动一下,第二天就逼我出工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毛主席派来的亲人解放军,解放了阿佤山,我们受苦的农奴才得翻身见到了红太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过去为珠米当牛作马,今天,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在生产队里当了人民的干部,得到当家作主,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岩快的今天.我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永远跟毛主席干革命.”解放前正如阿佤山流传的民谣一样:”农奴苦,农奴难,农奴的苦难说不完,住的望月房,吃的野菜粮,火塘当铺盖,树皮做衣裳,生命无保障,摆在面前只有三条路:砍头,逃荒,当奴隶 .”岳宋小新寨,一百多户人家就有十一人被砍了头,祖辈五代都给土司头人做奴隶的小岩不来一家就有四人被马散的土司,头人砍了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