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月季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50KB
约12页
文档ID:32054590
我国月季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_第1页
1/12

1我国月季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摘要 概述中国月季生产栽培技术以及近几年的国内外贸易现状分析,了解生产中所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月季 生产 保鲜 发展 经济 贸易 前言:月季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有 150 种之多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多年生木本花卉植物之一我国的蔷薇属植物种类很多,由于不同种类之间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而且具有一年一次开花性或一年四季开花性等不同开花习性,所以在我国又分别称之为玫瑰、蔷薇、月季等目前,栽培的园艺切花玫瑰品种主要来源于中国月季(Rosachinensis)、突厥蔷薇(R . damascena) 、黄玫瑰(R.foetida) 、欧洲玫瑰(R.moschata) 、香水月季(R .odorata) 、多花蔷薇(R.multiflora) 、野玫瑰(R . rugosa) 、光叶蔷薇(R.wichuraiana )等原种的种间杂交种,所以,今天的切花玫瑰既可以称做玫瑰,也可以叫做月季目前,月季已经成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积仅次于康乃馨和菊花栽培面积依次是荷兰 898hm2,德国 626hm2,日本605hm2,法国 452hm2,美国 366hm2,意大利 200hm2,瑞典150hm2。

另外,还有墨西哥、肯尼亚、西班牙、摩洛哥等国也是玫瑰切花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国我国的玫瑰栽培历史很长,但是从栽培方式以及品种选育的方向来看,都是从观赏园艺的角度出发,主要适用干盆栽或者园林绿化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切花月季是从 80 年2代初开始虽然月季切花的生产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生产规模也正在日益扩大由于大多数生产者对于月季切花生产的特性以及切花生产技术还不很了解,存在着盲目上马;生产技术水平低以及切花质量不高等问题正文:1.我国月季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1.1 产地分布和主要品种中国是月季花的原产地之一,著名的月季花产地有河南南阳、江苏沭阳、山东莱州、云南昆明等月季之乡的称号,历来被各地述为己有南阳月季规模大,品种全,主要以出口为主;沭阳月季规模大,品种优秀,以盆栽观赏型为主,年产观赏盆栽月季 2000 万盆;莱州月季,各有兼备美国的切花月季品种主要以火花、红色品种为主,如萨蔓莎(Sammantha) 、索利亚 (so—nia)、王朝(Royalty)、布利德(BridalPink)等日本以大花、红色、粉色品种为主,如卡尔莱德(cad Red)、索利亚、布利德、悌耐克(Tineke)等,目前市场供应品种.主要为大花红花品种,如萨曼莎、红成功、红衣主教、阳光、金徽章、黄金时代、贝拉米、坦尼克等;中小花品种占有率很低,估计不到10%。

目前淡雅色花在城市开始受欢迎1.2 种植面积及销售情况据中国首部《中国月季发展白皮书》披露,从 2000~2011 这 12年间,中国月季切花种植面积从 2450.78hm2 增长到 12529.7hm2,扩3大了 5.11 倍销售量从 94865.32 万枝 452266.89 万枝,扩大了 4.77倍销售额从 50423.20 万元增加到 289205.14 万元,扩大了 5.74 倍2008 年我国月季切花生产面积为 7387.6 公顷,比 2007 年减少了752 公顷但月季切花的销售量反增 55503.4 万支,达 341429.8 万支这表明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者单位面积内的产量逐年增加此外,月季切花的成品率提升明显,品质促进了月季切花产值的增加在经历 7 月和 8 月持续低价之后,月季切花价格在年底强势反弹,高价一直持续到 2009 年初,总销售额比 2007 年有所增加1.3 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中国月季切花已具规模,但是单位面积销售量和切花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但是,与世界月季育种与研究水平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研究方面还出于初步发展阶段,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涉及,但内容分散,没有深入研究。

即使是研究最多的采后生理与技术领域,也只是集中在一两个实验室生产方面,我国仍需借鉴国外生产技术,主要是露地生产,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整个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月季种质资源,但是市面上常见的切花品种基本是国外品种,这极大限制了月季切花产业的发展中国幅员辽阔,适合发展月季切花的地区不少,但是单位产出效益却不如发达国家,一方面是栽培技术的落后,另一方面是现代物流保鲜技术限制切花的出口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对切花月季出口有一定4的影响,国内市场尚需拓展,人们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月季切花发展潜力巨大2.生产及销售特点分析2.1 月季栽培技术研究月季的露地生产以及温室生产或是旱已研究,或是从国外引进技术,因此近年研究较少我国在月季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先是月季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研究微型盆栽月季以 100%泥炭、70%泥炭+30%珍珠岩、70%珍珠岩+30%泥炭 3种基质比较理想,并且无土基质的优化物理性状为:容重0.12~0.199/cm3,比重 16 一 19 g/co ,含水量 6%~16%,总孔隙度 90%一 94%现代温室中,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在生产初期的产量最高。

月季试管苗移栽后的栽培基质以岩棉栽培和无土基质袋培的植株生长发育快,根系再生能力强,切花产量高,品质好其次是盆栽月季的 N、P 、K 施肥比例及定植密度的研究盆栽月季以 N—RO,一 K:O 为 18%一 8%一 17%为最好,最佳施肥量为49/盆·20d盆栽微型月季栽培密度为 1(每盆栽 1 株) 最有利于微型月季的个体发育,密度为 5(每盆裁 5 株)最有利于群体的发育另外,柏新富等研究了月季花枝生长规律,得出花枝生长最快的时期是现蕾期并且以 100mg/L GA,溶液喷施生长期花枝,可改变其原有生长规律吕娟妃等还研究指出砧木影响接穗的内源激素玉米素核苷(ZR) 含量,因此砧木可能通过改变植株内源激素 ZR 含量来影响月季切花产量52.2 月季采后生理的研究国内研究的月季采后生理变化指标有内肽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乙烯含量、呼吸强度以及微生物含量月季花瓣中存在巯基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两种内肽酶,切花开始走向衰老时,花瓣内肽酶活性迅速升高,对其进行失水胁迫处理能够提高内肽酶活性,失水胁迫可能启动了薪型内肽酶 mJ月季切花从瓶插开始到结束蛋白条带基本保持稳定,随花瓣衰老,蛋白条带逐渐减弱、消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但是有可能与衰老有关的新的蛋白条带出现。

月季切花在衰老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幅度升高,失水胁迫处理也能够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品种的月季切花在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乙烯生成量不同,表现为三种类型:跃变型、非跃变型和末期上升型用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月季切花后,切花对乙烯的反应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品种对乙烯的反应不同,同一类型的品种对乙烯的反应差别也很大月季切花呼吸属于跃变类型,花蕾期较低,花朵充分展开前迅速升高并出现高峰,然后降低月季切花瓶插时的微生物发生以细菌、霉菌为主细菌繁殖速度最快,霉菌数量少但体形较大,均易造成切花茎切口处的导管堵塞此外,月季由于其品种繁多,遗传性状复杂,品种之间的采后生理特性也表现为不同白双义等观测了瓶插期间的 11 个月季切花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开花指数、花径变化及瓶插寿命存在明显差异唐雪梅等研究了 17 个切花月季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6水分胁迫的耐受程度不同月季切花采后的瓶插寿命直接影响到月季的商品价值,因此延长瓶插寿命技术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各种处理措施中,6-BA 和水杨酸效果最好,能使月季切花寿命延长 3d以上,延长比率达 50%以上2.3 销售特点月季切花采后的瓶插寿命直接影响到月季的商品价值,其销售也主要受其影响。

世界鲜切花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国内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鲜花消费逐步提高通常鲜切月季都是通过专业包装和适当保鲜技术,依靠空运运往销地,实现销售一些行业协会的建立和标准的制定,切花品质的提升,我国的鲜切月季也在一步步走向国际市场3.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加入WTO以来,中国花卉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很快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花卉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近3亿美元(不包括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产品进出口贸易额) ,其中,出口金额达1.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8.73%,进口金额达 1.02 亿美元,同比增长15.35%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花卉进出口贸易国但是,我国花卉产业目前仍处于世界花卉产业链的低端从全行业利润率看,我国虽然是世界花卉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从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看,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花卉业仍处于高速、低效、数量扩张阶段,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优势73.1 中国花卉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在短短的 20 年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优良品种、设施设备及技术成果,基本走完了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所走的路,中国花卉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分述如下:3.1.1 育种工作落后尽管中国的鲜切花产业发展迅猛,种类和品种增加快,鲜花产品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但与国际上同行业比较仍存在种类少、品种单一老化、质量较差等问题由于品种的专利权问题,国内种苗的生产繁殖方式至今还未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大多数公司出于自身利益保护,不愿将新优及国际流行品种销售到中国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生产用的较为优质的种子、种苗、种球大多依赖进口.3.1.2 技术落后现代花卉生产包括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应用,如先进的繁育技术、栽培技术、花期控制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技术、包装保鲜技术、贮藏运输技术等目前我国花卉生产沿用的仍然是传统技术.现代生产技术远没有普及,相关的技术也不配套,这是目前中国花卉产量低、质量差,有些引进的优新品种和现代生产设施没有很好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3.1.3 技术推广普及滞后花卉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中国花卉产业科技含量比较8低,有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大多数科研单位都是重研究,轻开发,只顾成果,不问转化用科学方法(如杂交育种)进行花卉育种,在中国花卉园艺中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且目的性较为明确,应用的手段也基本上是较为先进(如杂种胚的离体培养及各种诱变等)但严重缺乏后劲,致使大多数杂交育种( 如百台、石蒜)工作结果在写出论文发表后,也就结束了它们的使命。

3.1.4 贮运、营销及售后服务落后经过多年的市场建设和运作,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低档批发市场为主体,花店、集贸市场、企业租摆、街头卖花等多种销售形式相结合的市场体系目前,花卉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花卉集中产区和主要消费区,斗南花市、成都三圣乡花市、广州岭南花卉市场等,基本是以生产基地为依托这些市场档次低、设施简易,基本上是农村集贸市场水平主要问题:一是花农、花卉企业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缺乏市场意识,重生产轻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二是市场建设一哄而起,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三是设施不够完善,交易方式陈旧落后,市场经营单一;四是市场商品交易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很低;五是缺乏有效的科技和基地作依托3.1.5 信息服务落后花卉业较先进的国家都非常注重信息工作利用先进的手段,建起一套迅速有效的信息交换系统信息成为制定政策、科研立项、确定和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中国花卉信息相当闭塞可9以用“四不”来形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由于信息不灵,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缺乏科学依据,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心中“数” 尽快建立花卉信息网络,收集、整理、提供各种产业信息,对指导和推动花卉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3.2 对策与建议3.2.1 加强科研增加科研力度,政策进行扶持,进行种质资源保护通过对一些抗逆性强、观赏特性较好的野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