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5661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2010-05-19 21:09:59| 分类: 业务考试试题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师专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现代教育理论一、填空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是( ) ( ) ( ) 。 (4)2、学习的四大要素( ) ( )交流和( ) 。 (154)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 ( ) ( ) 。 (170)4、多元智能理论是( )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和 提出的。 (109)5、 ( )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33)6、 ( ) ( )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 (34)7、苏霍姆林斯将( )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法。二

2、、简答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8)2、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你有什么启示?(22)3、你怎样理解“人人都是创造之人”这句话?(31)4、简答校本研究。 (62)5、简述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 (85)6、请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180)7、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自我教育的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20)8、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和观点:(47)9、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188)三、案例分析1、一位抱着课前预设不放的老师,她的教学如何?(91)2、请评析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37)3、 “昨天上课学生很好地学习了内容,今天大半学生记忆模糊,个别竟全忘记了。

3、”请你分析原因。4、教育网志是网络上的教育叙事交流平台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博客你有怎样的评价,你是如何使用的?(75)四、论述1、请设计一次学科活动体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15)2、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课堂教学的论述,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计划。3、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请谈谈你打算如何利用此理论分析学生差异?(141)4、写一个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叙事。填空: 1、18 世纪中叶的自然主义教育家( ) 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发展;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 则认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 20 世纪初的美国的实用哲学家和教育家( ) 却认为教育不是

4、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生活的本身。 2、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 ) 和( ) 特点。 3、最早的学校应出现于两河的流域的国家,即( ) 和( )。 4、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三中心” ,即( )( )、和( ) 。 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 、( )和( )。 6、学校教育的系统主要表现在( ) 、( ) 、( )、( )等四个方面。 7、从共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 ) 、( )和( )三个构成要素; 8、从历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 ) 、( )和( )三个构成要素; 9、运用系统方法,我们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 ) 、( )和( )三个

5、子系统; 10、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爱护( ) 、( )、( )、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和人道精神。 11、教育言语艺术主要包括( ) 、( ) 和( )三个方面; 12、我国现行中小学实施行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 ) 、( )、( )、( )和( )五个方面的内容。 13、一个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 ) 、( ) 、( )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4、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 ) 、( ) 、( )、( )。 15、我国教师常见的教案有( ) 、( ) 和( )三种。 单选题: 1、从甲骨文得到证实,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 : A 夏朝;B 殷朝; 2、学校教育正

6、式产生于( ): A 奴隶社会初期;B 原始社会后期; 3、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生,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家( ) 说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 4、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是( )。 A 儒家教育;B 佛教教育; 5、姿态言语指通过躯干和( )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 A 眼神;B 四肢 6、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 )最一般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向。 A 人类教育目的;B;人们最高理想; 7、人既是一个,又是一个( )社会实体。A 自然实体;B 完全实体 8、( ) 提出了“和诣发展的人”的概念,形成了促进身心和诣发展的教育思想 A 雅典人;B 埃及人; 9、教师的义务与权利都是由

7、( ) 规定的,受法律保障。 A 法律;B 政策; 10、我国教师法规定了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是( ) 。 ” A 中国公民;B 公民; 11、 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亦规定“( ) 系指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 ”。 A 未成年人;B 儿童; 12、学生群体,是指以一定方式的( ) 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学生联合体。 A 共同活动;B 共同学习; 答案 填空: 1、卢梭;斯宾塞;杜威;2、专门化;制度化;3、亚述;古巴西比伦; 4、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5、个体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 6、计划性;组织性;协调性;全面性;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8、教育目的;

8、教育手段;教育结果;9、教育结构规律;教育功能规律;教育发展功能; 10、学生的生命;学生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11、口头言语艺术;书面言语艺术;体态言语艺术; 1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12、思想道德素质;宽厚的学科与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 13、明了;联想;系统;方法;14、讲义式;提纲式;综合式; 三、单选题:1PB;2PA;3PC;4PA;5PB;6PA;7PA;8PB;9PA;10PA;11PB ;12PA 现代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5复习卷五一、名词解释(16 分)1、课程 2、学校教育 3、狭义教育目的 4、教师二、判断题(20 分)

9、1、私学出现在周代()2、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对人身心的直接影响()3、教育目的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目标()4、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方面,埃斯纳和布卢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5、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坚定等级()6、在测验中有信度一定就有效度()7、个体内差异评价可以对比个人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以及同学科不同时间的发展情况()8、再生产理论始于鲍尔斯与金蒂斯()9、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纷纷通过立法推进终身教育普及()10、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核()三、简答题(40 分)1、多元文化教育有些什么要求?2、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内容。3、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4、请

10、简单分析影响个体生命发展的动力因素。四、论述题(24 分)1、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该怎样走向未来?答案一1、课程是一个有意图的而且可以修订的计划,它也是学习活动的计划或蓝图。2、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3、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二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三1、多元文化教育。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

11、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前提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对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批判已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等为中心设置的课程,消除误解、冲突、挫伤,达到主流族群学生和非主流族群学生都能从其他民族的知识、观点等中获益。多元文化教育还要求教师具有多元民族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能把社会多元文化主动的包容进课程、教学、教学策略、和评价等之中,要正确的评鉴自己在所文化中所承担的角色,客观的看待自身的文化。研究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应不同文化的教育改革尤其

12、必要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含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大方面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智育传递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教育,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基本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认识世界能力的基础知识) ,训练基本技能技巧(阅读、写作、计算及与具体学科相关的特殊技能) ,发展智力和认识能力(智力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认识能力通过表达能力、组织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表现出来) 。美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13、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主要任务是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是由目的的传递锻炼身体的知识,影响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3、评价发展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呈现以下一些变化:一、评价的指导思想从筛选转向多样化;二、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了学习结果评定的单一范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三、在方法上和技术上从单纯的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四、教育评价日益重视被评价者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五、教育评价将更加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4、影响个体生命发展的因素有:个体的先天性因素、环境因素;个体的后天因素。其中个体的实践活动在可能性因素向现实

14、性因素的转变发挥关键作用。个体通过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层次的活动,达到人的发展改变。人的发展水平、丰富程度、潜在可能的开发状态、生命质量的高低,说到底是他自己的人生实践铸成的。上述的生命动力系统中的诸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人的发展不同阶段作用大小也有变化。总的趋势是先天因素的作用在动力系统整体中逐渐减弱,后天因素和实践因素的作用日益加强,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构成、相互推进。这一切使每个个体的发展过程称为充满契机、内容不断丰富、结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每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多种可能,最为重要的是发展主题要善于在具体情境做出适当的选择,努力去实践,善于自我评价和反思,做自己人生的真正创造者。四1、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大体上,整个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第一,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