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4809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中国到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蓝图问题。,“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形成,12,邓小平的“三步走” “三步走”战略是邓小平1987年4月明确提出的。十三大肯定了这一战略构想。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3,江泽民的“新三步走”(小三步走) 在“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第二步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党的十五大

2、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也分三步: 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小康总体小康 小康,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对的重点社会问题及对策,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3、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局势,(一)当前国际政治局势1、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19,两名阿富汗小难民在回国前开心一笑,20,“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2、美俄在军事安全方面的矛盾。,3、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矛盾。,(二)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全球化:机遇 挑战,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情基础,(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赢得多方面的机遇。,三、从总体小康

4、到全面小康,(人均4000美元),(人均4000美元),(人均4000美元),“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语出诗经、礼记。是古人用来描述仅次于大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反映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稳定、安宁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盼。但,它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得到实现。,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小康目标的提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作的科学构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示,(人均800美元),(人均4000美元),(人均4000美元),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像他们吗?无动于衷?,17岁

5、的矿工,他一次背100多斤的煤走1000多米,一次一块钱,再看看我们的孩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上课,而在这里,两个孩子却因付不起区区百来元的学费而被迫辍学在家,对他们来说,100多元的学费竟如天文数字,为了照相,她特意借了个布书包其实她的是个400克的奇强牌洗衣粉袋,还有下面这位可怜的卖红薯的老人,在影响市容和他要活下去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这张照片引起了无数争议,这张照片让人揪心的在于-当这两个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保证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层的和睦相处?,为了生活,这位老婆婆用她几乎没有力量的身体在.,带标题的矩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一、全面建

6、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垂直块列表,二、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指标体系,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报告),总体部署,Diagram,(一)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部署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7、展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5、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6、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城镇化,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

8、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64亿人,占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17.1%。,西部地区战略位置重,资源丰富,市场潜力,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市场体系 宏观调控,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引进来”“走出去”,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二)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部署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6、推进司

9、法体制改革7、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8、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9、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法制建设,依什么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基本要求,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政治领导,就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方向的领导; 思想领导,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指导各项工作; 组织领导,就是坚持党管干部的方针,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决策机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10、,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权利的制约与监督,决策,运行,维护社会稳定,(三)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5、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6、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对的重点社会问题及对策,一、“三农”问题(一)农村小康的基本现状(二)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农村比较落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结构

11、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收入差距问题(一)收入差距现状与趋势,基尼系数扩大,(二)缩小收入差距的基本思路和制度选择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异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者实行有效保障,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不同地区差距现状及成因 1、地区差距的现状:东部与中西部、东部与西部 2、 地区小康水平不同的成因:经济、地理、政策(二)西部大开发与全面小康 1、资源和生态环境占重要地位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3、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 。 (三)加快

12、东部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其他重点问题。,(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过剩现象,三农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结构不合理,就业矛盾突出、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存在问题:,2、统筹城乡经济发展,4、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进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措施:,79,(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77-278页,标题为中央要有权威,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13、,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81,(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在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中提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82,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1)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2004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

14、意见,表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2)以西部开发为契机,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把中部潜在的市场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优势(3)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83,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将科教兴国战略定为我国基本国策,84,3.科教兴国的含义,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15、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85,4.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提高全民族的科教意识(2)加快科技进步(3)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人才强国策略(5)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8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设立,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作为我国科技的最高奖项,其得主必须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科技发展中有卓越建树,或者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87,2000年度吴文俊、袁隆平;2001年度王选、黄昆;2002年度金怡濂;2003年度刘东生、王永志;2004年度空缺,88,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89,袁隆平:让人类远离饥饿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一位赢得全世界尊重的农学家历经坎坷时,他矢志不渝功成名就时,他依然奋斗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