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4840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1课时)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节 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第 1 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地位、作用及意义习总书记说:“占领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21 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这是一个新兴独立的的技术领域。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冲击,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转基因技术具有双重性,它在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并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于现在的中学生,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学习至关重要。转基因技术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九单元第 25 章第 2 节的内容。按教材的编排本节先通过分析“科学家利用细菌合

2、成人胰岛素的过程”这一活动,使学生对转基因技术的操作对象、任务等基本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并阐述了转基因技术这一基本概念,然后教材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遗产病诊治、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我是作为第一课时来处理。本节的“克隆技术”部分的教材内容,从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的成功奥秘活动入手,使同学们对克隆技术特别是具体的细胞克隆技术有所了解。这部分作为第二课时讲解。本节课处理第一课时。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生理成熟加速,给他们带来无限生机。由于社会负担小,认识新事物少,生活经历有限,使他们对诸多事物都敏感好奇,急于了解世

3、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初次接触的事物,总想亲自动手去探索它的结构和功能,为此常会损坏东西。如果引导得好,将会促使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否则-产生轻率行为。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差,他们的行为倾向是乐于寻求新事物,渴望学习新知识,但常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我校学生基本素质良好,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都较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除了课堂和教材外,还可以从网上、电视上和课外书上获得。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很快,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转基因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一定基础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转基因技术。2.举例说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分析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研究

4、过程,知道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过程。2.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制药、遗传病诊治、农业、环保中的应用,认识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一般过程,感悟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关注和评价生物科学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利用生物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四、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教学难点1.活动:了解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2.科学探究学习方法的初步形成。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讲授 阅读-讨论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七、课时安排:2 课时八、学习

5、过程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获得新知学生观看影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理由。多媒体展示影音资料-电影阿凡达片段,影片中发光的树引发的思考:生活中见到这样的树吗?根据常识,学生回答:“没有。”老师:“发光和不发光都是生物的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请学生回顾基因的有关知识,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 DNA片段。虽然生活中没有会发光的树,但是有会发光的老鼠。图片展示发光的老鼠和发光的银光水母, ,请学生思考两者之间有什么神奇的联系,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老师总结:“这种神奇的联系就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引出课题第 2节 现代生

6、物技术(第 1 课时)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第一次取得转基因技术的成功是以细菌为实验材料的,回顾细菌结构(DNA、质粒),科学家怎样利用这种个体微小的生物作研究的?PPT 展示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研究过程,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总结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转基因技术,在此过程,老师一定要强调转基因技术中的“转”字。总结这就是人利用学生熟悉喜爱的电影片段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随着老师的思路很快让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由科幻片阿凡达中发光的树到现实中已经有的发光的老鼠,引入课题,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对于心智稍弱的初中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1.多媒体展示图 25-7,学生分析图片信息。2.介绍质粒

7、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3.学生老师交流课本中的讨论题,并请学生总结转基因技术的概念,之后,老师一定要强调,做出总结。4.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研究过程,让学生与“科研”来一次“亲密接触”- 以简化、直观的方式亲身体验看似高深莫测的生物研究过程,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科学不仅只限于好奇,启发引导,归纳总结能力提升,迁移应用小结实践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强调这就是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老师乘胜追击:“同学们想不想进行一次这样的一次试验?”学生一定反应积极踊跃。然后师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转基因技术,给每位学生分发一把剪刀,一条用电线外塑胶皮制作的环

8、形双螺旋 DNA 链,在此注意鼓励、表扬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动手、动脑以及科学研究的好品质。活动结束后,一起思考: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人能产生胰岛素吗,为什么还要合成胰岛素?为什么要利用细菌合成?等问题。注意强调,老师告诉大家,科学家一开始也没看得起小小的细菌,但是科学家们利用牛、猪合成胰岛素价格太高了,细菌才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继续介绍几种利用转基因合成的药物,原来转基因技术可以制药,造福人类。药物可以治病救人,能否利用转基因技术直接治病救人呢?介绍美国女孩阿姗蒂的故事,总结:转基因这么神奇,还可以直接治病。然后介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和环保上的应用。总结:以上介绍的都是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的方面,

9、转基因技术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吗?最后,各抒己见:你是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的?请学生思考更要激发他们相信自己、敢于拼搏的精神,并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设计的能力。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很多次的尝试或失败才可能获得成功。请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请学生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前景。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3.培养了学生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通过观看 PPT及讨论,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分析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老师及时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同

10、时也对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予以肯定,让他们有成功的自豪感。讨论法,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发表观点的热情,肯定会有意见分歧,比如赞同:转基因技术的优越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否定:从转基因技术改变自然发言,最后纠正:科技是把双刃剑,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我们要扬其利避其害。本性,给人们健康生活带来诸多隐患等,这项技术还有一定的危害性和不足。学生有理有据,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将在整堂课的最后形成讨论的小高潮,借此机会,老师也将传达给学生一个理念:看待问题应该注意全面性,从而激发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辩证地思考问题及热爱科学的精神。五、说效果前苏联哈尔莫夫和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过程不仅是多方面

11、的,而且是综合的,教学与个性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探究、阅读、讨论、合作交流,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及自己在教学上的的开拓创新,把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目标完成较好。附:板书设计第 2 节 现代生物技术(第 1 课时)-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定义: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 DNA 中的生物技术应用:制药 人胰岛素 血清白蛋白 抗凝血因子遗传病诊治 苯丙酮尿症 囊性纤维花农业 西红柿 大豆 玉米 造福人类 超级细菌 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