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36040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综合模拟历史部分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2010改编)俾斯麦认为,19 世纪末的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 。这“两大势力”产生矛盾的根源是() A商品输出 B殖民地问题C统一问题 D资本市场解析:19 世纪末,德国经济迅速 发展, 这与它所占有的殖民地状 态很不协调;而英国此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但它却占有世界上最广 阔的殖民地,故在此问题上英德矛盾尖锐,并一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矛盾,故 选 B。答案:B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 ”他的“仇恨”起因于 ( )

2、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B意大利与法国争夺北非突尼斯C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破坏法国革命D法国想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克里孟梭 坚持要“ 复仇” ,这说明法国此前曾遭到过重大的失败,并受到侮辱,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在 1870 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对德割地并支付大量赔 款,从此埋下双方仇恨的种子,故 选 A。答案:A欧洲和平的棕榈树3(2010试题调研)如上图是 1897 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 BC D 答案:C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经

3、济迅速崛起,从而导致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在当时英德矛盾的直接作用下促进了英国()A与德、奥两国缔结同盟条约B与意大利结成同盟C调整与美国的关系D与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答案:D5(2010模拟精选)民国 5 年 2 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 。这说明()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一战参战国多、范围广A B C D答案:C6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

4、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这一材料出自 ()A德、奥同盟条约 B三国同盟条约C法、俄军事协定 D英法协约答案:B7(2010原创)2008 年 11 月 11 日,欧洲各国举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90 周年纪念活动,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选在凡尔登战役发生地法国东北城镇都奥蒙举行,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王储查尔斯参加了纪念仪式。下面关于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述正确的是()A两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B两国属于协约国中的主要国家C法国帮助英国对德战争D英国帮助法对德进行战争答案:B8下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5、 A1812 年 B1914 年 C1918 年 D1941 年答案:C9 在“一战”中,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B速决战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答案:B10下图所示地区号称“欧洲火药桶” ,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民族矛盾资源丰富大国干预A BC D解析:巴尔干半岛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战前,各大国争相插手,使民族矛盾原本就尖锐的巴尔干地区矛盾更加激化;但此地区资源相对贫乏。答案:

6、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1916 年 9 月,美国人卖给盟国价 值 2.3 亿美元的子弹, 6.7 亿美元的火药,10.16 亿美元的其他爆炸物,1.19 亿美元的 枪炮, 5.25 亿美元的炮弹和榴霰 弹美国资本家不忙于结束战争,毫不足怪。1916 年 11 月中旬: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病势日益加 剧, 发展日益加速。欧洲正像一个狂暴的疯子,头向下,一直栽落到深渊。在德国,已宣布所有 1660 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 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 “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虫 ”。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这样,一

7、切大小国家将成为大杀戮的参加者,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罗曼罗兰日记(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请回答:(1)为什么美国资本家“不忙于结束战争”?(2)举出“两年来,欧洲正奔向奴役和毁灭”的史实。(3)德国“男女公民全体动员”说明了什么?对德国及世界大战有何重大影响?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认真读懂材料,把 读出的信息与发问结 合起来进行解题:一问的“为什么”是答原因;二问要求答史实;三问一答“说明” ,二答“影响” 。按此分步作答,注意答出简明、规范的答案。答案:(1)因为美国忙于向交战双方销售军火和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2)欧洲主要大国竭尽全力进行拼杀,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

8、巨大破坏,给欧洲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交战双方都已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3)说明德国已经精疲力竭,正在作垂死挣扎。德国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加深了德国人民的灾难,并激化了国内矛盾;另一方面使世界大战的破坏和带来的灾难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延缓了大战的结束。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表选自美国作家亨利莫利斯的殖民史中的殖民地面积表( 万平方千米)材料二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面积排位比较表材料三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 材料四1915 年 5 月后“一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横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2)联系教材内容,简析材料二

9、、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意大利的立场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解析:这几个图表较准确地反映了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1)问要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数字;第(2)问要考虑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后果;第(3)问,只要仔细对比材料四和材料三,而后再深入思考即可。答案:(1)从纵向看,说明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列强的殖民政策加强,侵占殖民地增多;从横向看,说明英国占领殖民地最多,德国占领殖民地相对较少。(2)联系: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击败主要对手,从各自切身利益出发,寻求结盟,最后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3)变化:意大利原来参加同盟国,战争爆发后考虑到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作战。结论:国家利益决定外交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