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17521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前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自然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生态系统独特。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开发日益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黄河三角洲视察,并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做出重要指示。 2009 年 11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滨州

2、实施追赶超越战略,促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滨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国务院批复的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鲁发20109 号 ),为进一步推进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指导滨州市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 ,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范围包括山东省滨州市全境,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 6 县 1 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人口 375 万, 陆地面积 9600 平方公里。本规划以 2008 年为基期,近期目标到 2015

3、 年,远景展望到 2020 年。一、发展现状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濒临渤海湾。自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启动以来,滨州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立足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主战场这一定位, 坚持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载体,着力培育符合高效生态要求的产业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经济社会呈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新世纪以来,全市上下解放思想 ,奋力赶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市地区总产值 1239.06 亿元,列全省第 13 位,2000 年以来年均增长 15.

4、8%;人均生产总值 33671 元, 比全省平均高 588 元, 是2000 年的 4.4 倍; 地方财政收入 70.4 亿元,列全省第 11 位,是 2000 年的 6.4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 5662 元,列全省第 13 位,是 2000 年的 2.3 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产比例由 2000 年的 22.84:48.14:29.02 调整为9.9:58.95:31.15。按照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要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358 家,主营收入过 100 亿元企业达到 6 家, 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 21 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 660.5 亿元、利

5、润 126.2 亿元、利税 210.9 亿元分别是 2000 年的 10.6 倍、10.0 倍、 9.2 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实现 385.9 亿元, 年均增长 16.65%,旅游、物流、金融、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立足打造“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以“ 四环五海 ”工程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全市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布局合理、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 217.3 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 36.9%。其中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78 平方

6、公里,城市人口63.2 万。初步搭起了生态园林型现代城市框架,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0 强和财富中国经典城市,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4 处,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称号。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了滨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和鲁北滨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纲要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群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拥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 2 家、省重点培育循环经济园区 1 家、省重点培育循环经济企业 21 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3 家、省环境友好企业 9 家。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林水会战,加强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四环五海

7、、生态滨州”城市特色初步显现。万元 GDP 能耗三年累计降低 13.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 16.4%。林木覆盖率达到 18.2%。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所辖县(区)均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放开搞活经济, 融通发展资金,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上市融资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境内外企业上市 8 家, 融资96.3 亿元 ,列全省第 7 位,其中境外上市 5 家,融资 76.3 亿元,列全省第 2 位。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 45.3 亿美元,列全省第 8 位, 是 2000 年

8、的 12.4 倍。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和进口占比为 50.8:49.2。8 个省级经济园区、1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在全省 145 家省级经济园区综合评比中,邹平经济开发区、滨州经济开发区、博兴经济开发区分列第 2 位、第 22位和第 31 位。基础设施大为改观。近三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97.8 亿元,构筑了公路、铁路、港口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由一个交通末梢城市发展为国家级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 14373 公里, 其中国省道干线公路 1134 公里, 高速公路 171 公里。铁路通车里程 126.5 公里,

9、环渤海铁路的重要一环 德龙烟铁路已开工建设。滨州港现有 18 个泊位,设计吞吐能力 325 万吨, 深水港区 11 公里的引堤工程已竣工,23 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全面开工建设。已建成防潮堤 202 公里,有大中型引黄灌渠 13 处,设计引水能力 466 立方米/秒,千万方以上平原水库 22 座, 总蓄水能力 7.7 亿方。现有发电装机容量 400 万千瓦, 形成了以 500 千伏为主供电源,220 千伏线路环网运行,110、35 千伏线路辐射形供电的网络结构 ,电力供应充足平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新发展 ,实现产值 395.3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1

10、3.9%,比 2003 年提高了 7.8 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3 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 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贫困生资助机制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扩大就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年均新增城镇就业 3.5 万人左右,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 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3.1%。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率达到 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 19.2 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8.8%,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 85%。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和机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3 万人,城镇低保提高到每月 190

11、 元, 农村低保提高到每年 900 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 72.8%。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市奥林匹克馆顺利竣工,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柔道和武术套路两项赛事,滨州市被表彰为全省 4 个“最佳赛区”之一,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口计生、人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残疾人和老龄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进步。二、环境分析(一)优势条件。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处在济南省会城市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区结合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和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随着津汕高速、荣乌高速、滨德高速、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的加快推

12、进,连接华东、华北的主枢纽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对于承接周边发达经济板块的辐射,尽快融入区域合作 ,参与产业分工,完善产业布局,激发发展活力,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成陆时间较短 ,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多种物质交汇,多种动力系统交融, 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陆生和水生、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黄河贯穿东西94 公里,小清河、徒骇河等 10 多条河流穿境入海,河口湿地生态特征非常明显;拥有冬枣、金丝小枣、鸭梨、水杏、渤海黑牛、文蛤等优良动植物资源,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殖和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自然资源较

13、为丰富。滨州拥有大量未利用土地,仅北部沿海盐碱荒地达 300 余万亩, 海岸线 240 公里, 浅海海域面积 300 万亩, 淤涨型高涂海域面积 150 万亩;矿产、石油、地热资源丰富,石油总储量 6 亿吨,天然气总储量 164 亿立方米,是胜利油田的主采油区;宜盐面积 144 万亩 ,原盐生产能力 500 万吨,是全国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盐化工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年引黄河水 13 亿立方,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20 多亿立方米。对产业和环境的承载力较强,具有吸引要素聚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产业基础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纺织家纺、石油及盐化工、装备制造、粮油果蔬等传统行业为支撑,生物医药、电

14、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为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中棉纺织能力已达千万纱锭,是“中国家纺产业示范区” 、 “山东省棉纺织基地”。年炼油能力已达 1100 万吨, 是山东省重要的石油及盐化工基地。年产活塞 3000 万只、曲轴 30 万只, 是中国最大的活塞制造基地、世界最大的汽车轮毂制造基地。以玉米、大豆深加工为代表的粮油果蔬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其中大豆加工能力为 400 万吨/年, 玉米加工能力为 280 万吨/ 年。大企业领军产业发展明显 ,魏桥创业集团、西王集团、香驰集团、盟威集团、亚光集团等均是国内同行业产能最大的企业。(二)制约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滨州铁路等级低、速度慢、运

15、量小。干线公路里程仅占公路总里程的 7.9%,路网密度 11.5 公里/百平方公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75%。滨州港年设计吞吐能力仅 325 万吨,万吨级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刚刚起步, 配套支撑能力不强。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防潮堤建设标准低,护砌长度仅占现有长度的 25%,受风暴潮威胁较大。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三次产业比例还不尽合理,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大、任务重, 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较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 31.15%,低于全省 2.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初级产品比重较高, 深加工能力较差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偏少,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

16、3.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16.9 个百分点。科技人才相对不足。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07 万人 ,仅占山东省的 2.9%;高素质企业家、高科技自主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少,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不足 ;人才工作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现根本突破 ,人才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三)发展机遇。世界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时期。国际市场回暖趋势明显,世界经济环境趋于好转,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拉动效应仍将持续释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高效生态经济和蓝色经济区的推进时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省将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在高效产业发展、土地规划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步伐,滨州作为 7 个主体区之一,也面临着科学开发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