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3557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高一语逍遥游堂实录前预习逍遥游 ,让学生提问,整理出四个学生问得比较多的问题。1 什么是逍遥游,什么样的人做得到逍遥?2 为什么要写大鹏、蜩与学鸠?3 小大之辩与逍遥游有什么关系?4 写大鹏的事好像重复了,为什么呢?一、PPT 打出四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二、组织四人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师: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花分钟时间讨论这些问题。(点第三小组第三行男生)生:真正做到逍遥的人是没有的。师:同学们,我们说话要有理有据,庄子所谓的逍遥是什么?中有没有原句?要“以本为本 ”。板书:以本为本。生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师打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2、穷” ,并追问, “它们的共性是什么?”师提示:我们找信息不仅仅要重原,找关键句,还要看上下,看相关的内容。生:无待。师:谁做得到?生集体:至人,神人,圣人。师:那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点第小组第一桌,女生:通过对比,说明)(刚才那男生有不同意见。 )男生: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经验比不上大的经验。或者小的志向比不上大的志向。师:同学们做得很好,这里的知与年可以引申为能力,经验等等,我 PPT 很简略,但是同学们帮我填充了很多,已经胜过你们的老师了。师:所以写大鹏、蜩与学鸠,又不仅仅是写它们,而是要给我们说明一些道理,所以这个叫?生:寓言师:这是庄子的一大

3、特点,里面有很多的寓言(另起一列,板书“寓言”) 。师:那我们现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点生有点疙瘩师提示:其实我们刚才讨论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有所涉及了。寓言可不仅仅是为了讲故事,比如大鹏飞往的南冥,可能是?生:大鹏的追求。师:蜩与学鸠理解了大鹏的志向与追求么?生:没有。师:对,它们连理解的能力都没有,所以说达到逍遥是有层次的。可分几层?生:两层。师:亮出三层。说明第一和第二是达不到逍遥的,但大鹏在飞往逍遥的路上。师:回答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大鹏要写重复?生:强调!师:这是庄子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重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寓言” 两字下板书:重言。旁边括号重者,重也。 )生:老

4、师,我觉得庄子多次大鹏,还有情感在里边。师:什么情感,哪里看出的?生疙瘩。师提示,既然讲到了重言,重复,那么我们就看看这描写大鹏鸟的这两段(投放一二段) ,什么字最多。生:也。师:我们不去掉也字,去掉也字都读一读。点第 7 列第 3 桌,女生:崇拜之情。点前面那位男生:对,很丰富的情感,有着自己的追求。师:把也字去掉,去掉的是什么?生:是语气,是情感。师:那我们再去一去,还能删成什么样?PPT 放映去掉“其” 、 “之” 、 “者”、 “则已矣”的一二段。北冥有鱼,名为鲲。鲲大,不知几千里;化而为鸟,名为鹏。鹏背,不知几千里;怒而飞,翼若垂天云。是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天池。齐谐 ,志怪

5、。 谐言曰:“鹏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天苍苍,正色?远而无所至极?视下,亦若是。生表情大吃惊。自觉地读了起,感受变化。师:做学问要下死功夫,同学们,我们不妨对自己再狠一点。Ppt 放映:北冥鱼名鲲。鲲大几千里;化鸟名鹏。鹏背几千里;飞,翼若云。海运徙南冥。齐谐志怪。言曰:“鹏徙南冥,水击三千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生:哇!(生读,感受)师(指着红色的标记括号内的怒字):这些去掉的词,比如说这个,说明大鹏是奋力而飞, ,刚才的对比,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庄子对他笔下的大鹏充满了无比的热爱的。这只奋飞向南的大鹏何尝不是庄子在此天地间的化

6、身呢!师:那庄子对蜩与学鸠呢?是怎么样的态度?生:悲哀的。师:对,之二虫又何知。生:可怜。师:对,悲怜,悲悯。至人无已,多的不是鄙夷,而是希望他们也能好起。到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佛家,道家的圣人都长得一个样,都深爱着世人,而不是仅仅消极地冷眼旁观,庄子眼极冷而心极热。最后再朗读一下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庄子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备注:宋荣子与“至人无已 ”的理解也是本的一个难点,苏教版的解释差到没边。所以准备了两谒语,做解释用。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生一看就知道宋荣子是怎么一回事了。另外,准备了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以备补充,讲庄子思想的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