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5937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 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斯蒂文斯曾让被试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的强度,用以验证幂定律,这种方法称为(D)A、差别阈限法 B、感觉等距法 C、数量估计法 D、不同感觉道的交 *匹配法2、SN 分布的平均数与 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3、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C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D、不确定4、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当没有信号出现,被试回答有信号,说明出现( C )A、击中 B、漏报 C、虚报 D、正确否定5、与单一刺激相比,

2、复合刺激会使反应时间( B )A、延长 B 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6、考察因变量的可* 性的指标是( B )A、效度 B、信度 C、敏感度 D、可控度7、当两个总体没有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有差异,就犯了( B )A、类错误 B、类错误 C、类错误 D、类错误8、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B )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9、ROC 曲线的曲度越大,即离 45对角线越远,说明被试的感受性( A )A、越高 B、不变 C、越低 D、不确定10、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D

3、)A、空间误差 B、期望误差 C、动作误差 D、时间误差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1、根据观察场景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B D )A、直接观察 B、自然观察 C、间接观察 D、实验室观察12、随机取样的方式有( A B D )A、随机数字表 B、计算机选择 C、分层取样 D、人工选择13、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 A C )A、随机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组设计 D、完全平衡设计14、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 B C )A、减半法 B、有无法 C 评价法 D、次数法15、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 A B C D )A、刺激类型 B、准备状态 C

4、、酒精和药物 D、年龄三、 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6、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它们是(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17、与经典的心理物理学不同,信号检测论可以将人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区分开来。18、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习惯)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期望)误差。19、2 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 2(01)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2(15)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20、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

5、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四、 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21、定量研究 22、内部效度 23、需要特征 24、ROC 曲线 25、阶梯法五、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26、简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27、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28、举例说明不等控制组设计。 29、举例说明如何用感觉等距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30、举例说明反应时间实验中的速度-准确性的权衡现象。六、 分析题(共 10 分)31、请结合下图说明,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fN(x) fSN(x)概率密度x3 x4 x1 x21 2

6、 3 4 5 6 C1 C2 C3 C4 C5评价法反应图示七、 实验设计题(共 10 分)32、请设计实验考察中断正在完成的任务对抑郁者和非抑郁者记忆成绩的影响。2003 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考试时间:10 月 26 日上午 8: 30-11:00)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2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心理物理学纲要的作者是A 韦伯 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 D 费希纳 2我们可以在 1995 年、2

7、000 年和 2005 年分别选择当时 16 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A 时间迟滞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 D 比较研究3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A 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 D 指导语4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A 分段法 B数量估计法C对偶比较法 D 差别阈限法 5霍克基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称为A “开窗”实验B相加因素法C反应时相减法 D ABC 反应时6在信号检测论中,P(ySN)指A 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 击中率7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A 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 C主效应检

8、验 D 交互作用检验8 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A 主观相等点 B相等地带 C韦伯比例 D 不肯定间距9 随着判断标准的提高,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A 增加 B不变 C降低 D 不确定10.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A 线性定律 B幂定律 C对数定律 D 韦伯定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10.用数量估计法制作的心理比例量表符合A 对数定律 B幂定律C斯蒂文斯定律 D 费希纳定律12.确保代表性

9、样本的方法有A 分层取样 B成团取样 C配额取样 D 雪球式取样13.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A 自变量 B控制变量巳反应变量 C反应变量D 额外变量14.下列哪些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 A 不等控制组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D 混合设计15.为了获得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推论到以下几个方面A 其他人群 B其他研究 C其他环境 D 其他时间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80 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61879 年 在德国的 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10、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17变量就是一些在 或 上可以改变的事物。18恒定刺激法中计算绝对阈限的方法,除了直线内插法之外,还有和 。19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 法和 法来制作。202 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2 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 2 时,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四、外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21交互作用 22双盲实验 23自变量混淆 24感觉等距法25简单效应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26简述心理学规律的性质。27简述单被试实验设计的设计模式。28举例说

11、明如何根据 ROC 曲线分析被试的分辨力和判断标准。29举例说明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30信号检测论相对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六、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0 分)七、实验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0 分)32请设计实验考察自我评价高低以及是否有观众在场对作业成绩的影响。04 年心理实验设计试题一. 单选(1*10=10)1. 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A 赫尔姆霍兹 B 冯特 C 韦伯 D 费希纳2. 一书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著作?A 冯特 B 费希纳 C 艾宾浩斯 D 斯蒂文斯3.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A 内部效度 B 结构效度 C

12、外部效度 D 统计效度4. 随着判断标准的降低,击中率与虚报率都会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 不确定5. 下列哪种自变量发球被试变量?A 任务难度 B 指导语 C 时间 D 个性特征6. 在信号检测论中,P(Y/N)指A 正确否定率 B 虚报率 C 漏报率 D 击中率7. 10.不详二.多选题(不详)三.填空(1*10=10)16、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包括变量、样本、_和_ 四个重要成分。17、心理量表包括顺序量表、_和_三种类型.18、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时,要注意平衡_误差,而当二者相继呈现时,要注意平衡_ 误差.19、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间差异的方法有_和_.20、W2 是自变

13、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 W2_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 W2_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四.名词解释(4*5=20)21 实验者效应 22 安慰剂控制 23 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 24 数量估计法 25 事后检验五.简答题(6*5=30)26 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27 简述多基线设计模式28 简述评价相对于有无法的优点29 什么是” 开窗 ”实验? 请举例说明30 请结合实验说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六.分析题(10*1=10)31 下图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实验结果,请结合图示解释这一结果及其意义七.实验设计题(1*10=10)32 请设计实验

14、考察对于内外倾不同个性特点的人来说,工作压力如何影响他们的业绩有什么不同?2006 年 10 月 心理实验设计一、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如果实验包括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要求比较 3 个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就要采用:A.F 检验 B.t 检验 C. F 检验、 t 检验都可以 D. F 检验、 t 检验都不行2、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也保持不变,仅增加刺激的面积,会使反应时间: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3、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说明该研究具有较高的: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统计效度 D.结构效度 4、 论触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