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6119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智慧》讲义完整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方哲学智慧讲义第一讲:导论本课程的目的和性质“智慧” (sophia)一词在古希腊的意思不仅仅代表了知识,更代表了一种批判现实和传统、发现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类最终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不仅仅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而且使人类能够认识过去和未来以及远离地球以外的事物。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历史上和今天的西方哲人的思想,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体现在西方哲学中的人类智慧的本质,通过学习进而掌握和运用这种智慧,造就更多的充满了智慧的学人,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知识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储存器。本课程所讲的西方哲学智慧是指体现在西方哲学史中的智慧。哲学是追求或热爱智慧的学问。由于哲学的概

2、念源于西方,因此,学习智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学习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史。因此,本课程也可以看作是一门讲授西方哲学史的课程。我们将把西方哲学史作为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的或者核心的部分来介绍,使学生能够从这种学习中真正能够学习到哲学的智慧。本课程将介绍能够体现哲学智慧的一些重要的西方哲学家的理论,代表这些哲学理论的哲学家至少包括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笛卡儿、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密尔、詹姆斯、蒯因、罗素等。人是怎样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和其他的动物相比较,在最早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人还不是人,还是猿的时候,其他动物

3、中在体力和技能方面超过猿的恐怕不在少数,而“智力”上(对外部环境反应能力上)和猿不相上下的动物大概也不少,这方面也许还有胜过猿的动物。但为什么今天只有“猿”最终才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以生存的能力而言,今天人类似乎超过了任何其他的动物。恩格斯讲到直立行走、使用火是使猿从动物转变为人的关键性因素,但这只是人产生的外部条件。但为什么其他动物包括一部分猿类并没有坚持直立行走(四肢行走似乎更为迅捷有效) ,也没有学会使用火,而作为人类祖先的猿却学会了用火、保存火乃至生产火的技能?我们可以说是因为作为人类祖先的这些猿类比其他动物聪明、能思考、有智慧,或者用更哲学的术语说,这些猿类的认识能力比其他动物强。这些

4、认识能力是如何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都可以去进行研究。而哲学史则只研究猿进化到人以后、直到出现书写文字以后人类认识发展史,也就是人类后来的,真正能够称为人类智慧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人类智慧发展史其实就是哲学史和科学史。本课程试图将哲学史表达为一种人类智慧发展史,即一种和科学相通的、能够成为科学之母的那种哲学的哲学史,也就是西方哲学史。因此,我们会适当地结合科学史来讲解哲学史。事实上,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将西方文明和哲学与世界上其他文明和哲学区别开来的正是西方文明和哲学能够产生像牛顿力学那样的现代自然科学。这就是为什么丹皮尔写西方科学史时无法将西方哲学史撇开。同样,我们讲解

5、西方哲学史也无法将西方科学史撇开。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为什么要研究人类智慧发展史?因为人类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成功。人类究竟是否会因为智慧而灭亡(国外有学者写文章称:人类文明是否是一个错误?)?或者会因为缺少足够的智慧而2灭亡?或者因为智慧而能够避免过早而亡?如果作为人我们还在乎人类的命运,我们都应该有兴趣去弄清这些问题。人是怎样认识世界以及怎样获得有关知识的?以往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主要靠经验归纳,而经验归纳就等于是简单的枚举归纳。如,我看到一只天鹅是白色的,第二只也是白色的,第三只也是白色的,因此,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我们以这样的经验归纳所得出的普遍概括

6、作为演绎推理的前提,然后从这些前提中推出其他的知识。如果我们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估计我们人类今天依然和其他猴子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他的动物,如狗,大象,猴子,猿类,也能做这样的简单归纳。但它们今天依然生活在丛林之中,或关在动物园里为人们所观赏,或成为人类的宠物。至少,如果我们仅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世界,我们不会达到牛顿力学的认识水平,我们今天所取得的大部分的科技成果恐怕就不可能存在。人类主要是以假说推理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然后借助于经验去验证假说,逐步认识世界的。所谓以假说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是根据经验观察提出一个猜测,以解释所观察到的对象,这种猜测和所解释的现象之间通常都有

7、逻辑蕴涵的关系,即有着一种必然联系的关系。这种猜测通常不是通过简单枚举归纳而来,也很难为简单枚举归纳规则所解释。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因吃了一个色彩鲜艳的蘑菇而死去的时候,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蘑菇有毒。当我们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的海滩上发现一块手表时,我们会断定一定有人来过。当我们在实验室观察到某种现象时,我们认为这说明某种基本粒子一定存在。我们的解释也许会有错误,但我们希望找到能够说明我们所观察现象的最好的理论或假说。这种寻找假说的推理过程不能归于演绎推理,因为从前提的真,我们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 1 我们也不能将这种推理归于一般的枚举归纳推理,因为假说推理的结论很难说是经验“归纳”

8、或“概推”的结果,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个蘑菇有毒”的结论就很难解释成是经验“归纳”或“概推”的结果,因为严格地讲,从我们观察到一个人吃了色彩鲜艳的蘑菇之后死去(一动也不动) ,我们只能概推出“下一个人或任何一个人吃了这种蘑菇也会死去(一动也不动) ”,我们无法概括出“这个蘑菇有毒” 。而且,按照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规则,从单个经验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是靠不住的,这样的论证是坏论证。但我们很难说得出“这个蘑菇有毒”的推理是不好的推理,我们似乎不能说这个结论是犯了“匆忙概括” (haste generalization)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个错误,我们必须等更多的人吃过蘑菇之后,等到有足够多的人死去(一动也

9、不动)之后,才能得出有关的结论。迷信、神话、宗教和哲学以及科学按照这种假说的方式来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迷信、神话、宗教和哲学以及科学的关系。在远古的时候,人类不了解自然,畏惧于不可知的自然的力量,因此,人类往往设想代表这种不可知的自然力的鬼怪妖魔,这是迷信的起源。经过人们口头上将这种想像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时候,就会演变成神话。神话是文学、哲学和宗教的来源。神话往往是人神互相交往的神话,这是文学的起源。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逐步加深,鬼怪和神的成分渐渐减少。 21 假说推理的一般论证形式为:(1)观察现象 P;(2)假说 H 蕴涵 P;(3)因此,H。从这个论证的前提中,我们并不能保证

10、结论 H 为真。3当人们试图统一对自然的解释,并将对代表了未知的自然力的神灵的畏惧固定下来的时候,就产生了宗教。迷信宗教本身一般不会促进对自然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因为神灵会成为教条束缚人们进一步探讨自然。但当人们试图将宗教理性化的时候,比如,西方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因此,他所创造的世界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思想客观上会推动人们去认识和发现自然的规律。哲学是直接将科学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力量。宗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偶像崇拜。对人类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宗教总是诉诸所谓权威(神、怪等) ,而非诉诸理性去解决。和宗教不同,哲学不是诉诸权威,而是诉诸理性去认识自然,去提出假说。早期的西方哲学家是最早挑战

11、神话假说的智者。他们根据自然去解释自然,提出水、火、土、气等元素去解释自然。他们还创造了“逻各斯” (logos,尺度,比例,理性等)等哲学概念和假说去把握自然。使哲学逐渐转变为科学,或者创造产生科学的条件。西方从哲学中产生科学的决定性因素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前者主张用数学去理解自然,后者主张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当对哲学假说的辩护达到数学般的精确性时,就产生了科学。哲学和宗教不一样,因为后者将人们的认识通过偶像崇拜的形式固定下来,变成教条,阻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西方哲学的积极功能之一就是反对教条主义,是教条主义的天敌。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将哲学和神学(宗教

12、) 、科学进行过一番比较。他认为哲学是神学和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域” 。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3 罗素的这段话主要想说明哲学的性质,但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宗教中所包含的教条主义特征,即一切都诉诸于不可讨论和怀疑的权威。而哲学智慧的本质,哲学的本质之一,正是在于怀疑和挑战这样的权威或类似这样的权威。

13、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美国的普通大众大多数都是有神论者(据说 70的美国人都是基督徒,90的美国人信奉上帝或神) ,但美国大学哲学系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学者都是无神论者。哲学智慧的本质要了解西方哲学史,要了解人类智慧发展史,就需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和智慧。西方的“哲学” (philosophy)一词源于古希腊文 philein 和 sophia4,前者表示“爱” ,后者表示“智慧” ,两者放在一起,就是“爱智慧”的意思。 5 那么,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或心灵的属性。在古希腊它是美德的一种。它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直接可观察的属性,如红,方,园,香等。它类似于玻璃的“脆”那样的属性。2

14、在中国,这种情况甚至反映在古典的现实主义小说里,如红楼梦 , 三言二拍 , 三国演义 , 水浒传中。这些现实主义小说中包含不少鬼怪神氏的神话内容。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也有古代偶像崇拜的痕迹,如四言一句,和重复字的有节奏的诗句,反映的似乎是古代念经或唱神的痕迹。3 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 年第 1 版,第 11 页。4 参见 Brooke Noel Moore and Kenneth Bruder, Philosophy: The Power of Ideas, 5th edition, McGraw Hall, 2002, 2。 但 据 Louis P. Pojman

15、, Philosophy: The Pursuit of Wisdom, 4th edition, Wadsworth, 2004, 2, 表 达 “爱 ”的 希 腊 文 是 “philos”。5 美国有的哲学教科书将“sophia”的意思解释为“智慧”或“知识” (见 Moore and Bruder, Philosophy: The Power of Ideas, 2) ,但二者之间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在古希腊也有不同的词分别表示二者的意思。不过,古希腊的哲学家对“智慧”和“知识”之间的区别往往是不清楚的,也经常混用,包括号称“西方哲学之父”的苏格拉底。所以,将“哲学”的意思之一解释成“爱知

16、识”也是可以的。西方哲学既爱智慧,也爱知识,但更爱智慧。4正常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表现出来,如用锤子一砸,玻璃就会破碎,这样, “脆”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了。这并不是说锤子没有砸以前,玻璃的“脆”的属性就不存在。在没有砸之前,玻璃“脆”的属性就已经在那里了。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样。平时看不见,但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下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常昊下围棋的智慧就远超过常人。这种智慧平常看不见,但一到比赛,这种能力就表现出来。这并不是说他没下棋时就没有这种智慧。在没有下棋的时候他的这种智慧就已经在那里了。下棋只是提供了表现这种“智慧”属性的机会罢了。类似“脆”和“智慧”这样的属性还有诚实、善良、勇敢等。这类属性有时称为“倾向性属性” (dispositional properties)或“习性”(dispositions) 。智慧作为一种能力不等同于知识。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的命题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 。如“我知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就是一个命题知识。命题知识涉及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