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72787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 山西省忻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二 零 一 二 年 六 月目 录1.1 工程概况 .31.2 社会环境 .31.3 生态环境 .31.4 地表水环境 .41.5 地下水环境 .41.6 声环境 .51.7 环境空气 .51.8 水土保持 .61.9 公众参与 .61.10 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风险分析 .61.11 路线方案环境保护比选 .61.12 总量控制 .61.1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1.14 综合评价结论 .71.1 工程概况二广高速公路忻州连接线改建工程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境内,路线起

2、点位于和平街终点,与国道 108 平交,终点与省道忻黑线、忻五线连接线相接。拟改建公路主要对现有连接线进行路面改造(基本沿现有公路进行路面改造;为避让加油站,线路终点约 450m 路段向西侧微调),对平路侧单喇叭现有匝道进行拓宽(E、H 、G、I 匝道保持原路基宽度,I 匝道新建桥梁 1 座,F 匝道拓宽2.0m)。拟改建公路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4.458km(连接线 1.851km,匝道 2.607km),其中连接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80km/h,路基宽度 24.5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标准;匝道按一般互通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40km/h,路基宽度 10.5(8.5)m,汽车荷

3、载等级采用公路 级标准。项目估算总投资4647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31.9 万元。拟改建公路永久征用土地 8.04hm2,临时占地 2.0hm2,全线土石方总量为131782m3,设置桥梁 86m/1 座,涵 洞 5 道 ,互通式立交 1 处,平面交叉 2 处。工程不涉及拆迁建筑物,无隧道工程,不设置服务设施。1.2 社会环境(1)环境现状调查结论拟改建公路位于忻州市忻府区解原乡境内,与忻州市城市规划区距离约1.0km,与解原乡建成区最近距离约 1.5km,不涉及忻州市城市规划区,不涉及乡镇建成区及规划区,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拟改建公路的建设符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符

4、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忻州市交通发展规划,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公路改建充分考虑了现有基础设施的影响,合理设置了桥涵及交叉工程,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影响;拟改建公路建设征用土地将对项目区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1.3 生态环境(1)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 拟改建公路两侧 300m 范围内自然植被主要为灌草丛,面积约18.59hm2,占评价范围内植被总面积的 23.36%;阔叶林主要为人工种植的柳树和侧柏,面积约 4.42hm2,占评价范围植被总面积的 5.55%,零星分布在公路沿线,均为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栽培植被在公路两侧均

5、有分布,面积约56.57hm2,占评价范围内总植被面积的 71.09%。 拟改建公路沿线野生动物主要以爬行类、啮齿类等常见种类为主,公路两侧 300m 范围内无国家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 评价范围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沿线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少,约 0.26hm2。 拟改建公路沿线农田景观的敏感性高、阈值低、景观质量较好,是拟改建公路建设中应重点保护的景观类型。(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拟改建公路虽然对沿线的栽培植被有一定面积的破坏,但是占用的面积较小,区域现有植被类型组成及分布格局不会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改变,拟改建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

6、多样性影响较小。 拟改建公路永久占地 8.04hm2,全部为耕地,占用基本农田 6.59hm2,对耕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 经土石方优化平衡后,拟改建公路需借土 12.09 万 m3,无弃方。全线共设置取土场 1 处,临时占用荒草地 2.0hm2,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不涉及其它环境敏感地区。取土结束后取土边坡覆土进行绿化恢复植被,取土平台和迹地覆土复耕。 拟改建公路不设置拌合站和预制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无需新建施工便道。 拟改建公路对沿线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拟改建公路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但占用数量较少,对农田景观影响较小。 拟改建公路建设施工及营运

7、期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只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到的占用耕地、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合理绿化,以及取土场、其它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并能为环境所接受,不会降低当地环境质量。1.4 地表水环境(1)环境现状调查结论项目区河流均属于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拟改建公路不涉及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拟改建公路不设置拌合站、预制场和施工营地,施工期无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产生;营运期间不设置收费站等附属设施,无污水排放。1.5 地下水环境(1)环境现状调查结论 拟改建公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降雨

8、和河流入渗的补给,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 拟改建公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新路村饮用水源为自备水井,井深 80m,开采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位于拟改建公路 K1+850 左侧 600m。(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拟改建公路建设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只要妥善处理施工废水,确保其不排入环境,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对沿线村庄居民饮用水源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1.6 声环境(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拟改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噪声污染源主要是现有交通噪声,根据噪声监测结果,新路村昼夜环境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 4a 类标准。(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9、 施工机械与设备噪声为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其影响范围为白天距施工场地 70m 以内,夜间则达 220m 以远,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按 4a 类标准评价公路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均小于 20.0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 26.4m、33.2m 和36.9m;按 2 类标准评价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22.9m、31.9m 和 41.8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 43.3m、58.4m 和 66.4m。 根据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新路村第一排和第二排营运近期、中期和远期昼夜环境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

10、96-2008 )中的 4a 类标准;新路村 2 类区住户营运近期和中期昼间环境噪声预测值满足 2类标准,远期昼夜均超标,昼间超标 0.5dB,夜间超标 0.3dB。1.7 环境空气(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 拟改建公路沿线环境空气污染源以道路扬尘和生活污染源为主。 根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资料,监测点 PM10、SO 2 和 NO2 监测日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中的二级 标准限值要求。(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拟改建公路不设置的基层和沥青拌合站,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储料场扬尘、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漏散造成的扬尘、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路面摊铺沥青烟等。 拟改建

11、公路不设置收费站等产生大气污染物的附属设施,营运期间汽车尾气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1.8 水土保持(1)按照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拟改建公路所经地区属水力侵蚀中的北方土石山区,容许土壤流失量分别为 200t/(km 2a) ,路线两侧土壤侵蚀模数为1150t/(km2a)。(2)本报告将路 基 填 挖 边 坡 和 取 土 场 防 治 区 定 为 水 土 流 失 重 点 防 治 单 元 。1.9 公众参与(1)拟改建公路沿线所有政府机关和被调查群众全部赞同项目的建设,并表示支持,无单位和个人持反对意见。(2)沿线所有政府机关和绝大多数群众认为拟改建公路建设能极大改善区域交通现状,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农副产品的外运,有利于本地区、本村、本单位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希望公路早日建成通车。(3)被调查群众中 20%不了解征地、拆迁补偿政策;98%要求征地以“一次性现金补偿”方式进行补偿。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强项目建设征地补偿政策的宣传,与地方政府共同协作做好项目征地工作,做好与被征地居民的沟通工作,确保补偿款足额、及时发放到征地户手中。(4)项目建设对沿线群众影响较大的环境问题依次为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施工期群众认为主要采取施工场地和便道远离居民点、禁止夜间施工、施工场地洒水等措施;营运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