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关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1607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功能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功能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功能关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功能关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关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关系》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能关系教学设计【课题】 功能关系。 【课型】 高三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做功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并解决力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功能关系的复习,功能关系在实例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功能关系的理解,掌握功能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功能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典型的功能关系。 【教学难点】 功能?P 系的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用具】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课

2、教师活动: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复习做功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请大家说说你对功的理解和你所熟悉的能量形式。 学生活动: 学生七嘴八舌话功能。 学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列举: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电能、磁场能、核能等。 设计意图:引课,通过简单回忆功和基本能量形式,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好准备。 二、基本功能关系复习 教师活动: 大家都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某种形式的能量变化往往和一些特定的功相对应,接下来就结合实例,一起回忆功能关系。 如上图所示,一带电滑块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推力 F做功为 5J,重力做功-3J,电场力做功为 1J,克服摩擦阻力做功0.5J,则 (1)滑块动

3、能变化多少? (2)重力势能和电势能各变化多少? (3)滑块的机械能变化多少? (4)摩擦生热为多少? 学生活动: (1)动能定理: W 合=Ek=Ek2-Ek1 (2)势能“定理” WG=-Ep=Ep1-Ep2 W 弹=-Ep=Ep1-Ep2 W 电=-Ep=Ep1-Ep2 (3)机械能“定理” W 其他=E 若其他力不做功则机械能守恒。 (4)滑动摩擦生热 Q=f 滑 s 相对 设计意图:(1)通过实例由学生叙述出最基本的几个功能关系,并简单应用。 (2)提醒学生,机械能守恒是其他外力不做功的情况,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三、牛刀小试 1.教师活动 如下图,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可视为

4、质点)以某一速度从 A点冲上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 g,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高度为 h 的过程中,物体的( ) A.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 B.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 C.动能减少了 mgh D.机械能减少了 mgh 学生活动: 分析判断能量变化与功之间的关系,并求解。答案:BD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进一步熟练功能关系。体会利用做功解决能量变化问题。 2.教师活动 如下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以速度 v 匀速运动。将质量为 m 的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做

5、的功为 mv2 B.电动机做的功为 mv2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mv2 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 mg 学生活动: 分析判断做功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求解。 A.对应物体增加的动能 B.对应内能增量和动能增量 C.以传送带为研究对象 答案:D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体会利用能量变化解决做功多少问题。四、知能提升 教师活动: 如下图所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 30,质量为 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 m 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度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

6、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求 m 与 M 的关系。 学生活动: 配合教师完成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的选择,并列出相应的方程。设计意图:体会用功能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选择系统 (2)选择过程 (3)选择规律 即:哪一系统在哪一个过程中应用了哪一规律? 教师活动: 如下图所示,高度为 L、横截面积为 s 的物块浮在盛水的杯内,杯内水的高度好为 L。已知杯子的横截面积为 2s,水的密度为 ,物块的密度为 ,现用外力将物块按入水底,则外力至少做多少功?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变力做功问题 方案一:图象法求变力功。 方案二:用功能关系,选物块和水为系统,外力功应对应着系统能量的增加,解为

7、 gsL2: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系统选择的重要性,会用功能关系解决变力功问题。 【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复习了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其实功能关系在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基本一致,即选择系统,选择过程,再选择合适的功能关系。 【教学后记】 功和能对于高中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尤其对功的理解更是很有难度,本节课分别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是力的空间累积效果” “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矢量乘积”三个方面加深了对功的深层次理解,并重点复习了功能关系等问题。 【交流反思】 限于时间的关系,一节课仅能和学生复习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一些应用,其实,功能关系在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其他领域中同样适用。希望通过本节课,能够使高三学生在面对功能关系问题时注意系统、过程及规律的选择,即:哪一系统在哪一过程中应用了哪一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