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俗文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71509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民俗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泉州民俗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泉州民俗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泉州民俗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泉州民俗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泉州民俗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民俗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民俗文化 服饰民俗 o 女性服装 o 男性服装 o 发式、饰品 居住民俗 o 官式大厝 o 土楼、洋楼 o 石构民居 行旅民俗 o 陆路交通 o 水路交通 华侨行旅 岁时民俗 o 春节 o 元宵节 o 清明节 o 浴佛节 o 端午节 o 七夕 o 冬至 o 除夕 生育礼俗 o 诞生 o 满月 o 命名 周岁 成年礼仪 o 冠、笄之礼 o 16 岁生日 婚姻礼俗 o 婚前 o 婚娶 o 婚后 丧葬礼俗 o 殓期 o 殓葬 o 服丧 自然崇敬 o 酬天敬地 o 祈风乞雨 o 生殖崇拜 神鬼崇拜 o 崇拜祖先 o 崇奉俗神 祭敬亡魂泉州,民俗文化的沃土泉州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绚丽多彩。动态静态,

2、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在节日民俗中,元宵节最为风光,被誉为泉州人民的“狂欢节”。节日期间,城乡各地张灯结彩,花灯展览、文艺踩街。万人空巷,举城同乐。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习俗、人文景观,已成为地方一大旅游资源并加以开发,近年确定为“旅游文化节”。时下的端午节,泉州也十分红火,“龙舟竞渡”、“采莲”习俗,蔚为壮观。 泉州又称为“戏曲之乡”、“戏窝子”,拥有一批风情万种、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品。 在戏台上,有优雅委婉的梨园戏,有妙趣横生的木偶戏,有端庄诙谐的高甲戏,武功高超的打城戏,及韵味隽永的南音艺术。如今,这些“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古稀艺术,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传诵于泉州城乡、海峡两岸、东南亚

3、乃至欧美拉。除此,民族音乐、舞蹈、曲艺、工艺等,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笼吹、北管、十音、茶歌、民谣、大鼓吹;拍胸舞、彩球舞、车鼓舞、火鼎公婆以及泉州方言说书讲古。在传统工艺方面,彩扎、剪纸、刺绣、竹编、雕刻千姿百态,纷呈异彩。此外,泉州的五祖拳、白鹤拳等南少林武术,也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 泉州,历史长河对外开放,形成多元宗教共存。此地,不但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胜迹,还有遍布城乡的民间信仰习俗,如天后妈祖、保生大帝等,都被泉州人乃至台湾同胞尊为地方俗神而加以虔诚敬奉。 泉州的民居建筑,又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那“官式大厝”(皇宫起),中轴对称,富丽堂皇,屋

4、顶悬山曲线、燕尾翘脊,生机勃勃;屋下木雕石雕,精雕细刻,金碧辉煌。现存的南安官桥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鳞次栉比,出砖入石,古色古香,气势宏伟。 泉州的人物服饰,更是独领风骚。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东女。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大折裤那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款式,协调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映成趣,可曾倾倒了多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又如东海 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成了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泉州的饮食文化上,更是别有风味。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丰富的食品资源,用以传统的制作工艺,形成侨乡的风味食品有滋有味,名扬四海。那香甜而不滑腻的元宵丸,是逢年过

5、节的家常甜点;那色香味形俱佳又经济实惠的“烧肉粽”,老少咸宜。面线糊、海蛎煎、石狮甜 、衙口花生、深沪水丸、崇武鱼卷、安溪柿饼、永春老醋、安海土笋冻、泉州绿豆饼,南安花生 、德化糯米糍等老字号食品,则是海外赤子魂牵梦绕、激起无限乡思乡恋的故乡风物。如今,泉州温陵美食街的落成与开业,更成为泉州风味食品的窗口之一。红白喜事等人生礼仪,泉州人也较为郑重其事。在劳作生产等习俗中,泉州人无不精通,俗称“泉州兄,个个猛”,尤其是建筑、手工、做生意。石匠、木匠、泥水匠名闻天下,木雕、石雕、瓷雕蜚声中外。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为主旋律的综合节俗也因地制宜,应运而生。

6、如南音大会唱、国际木偶节、南少林武术节、广场民间艺术节、旅游文化节、民间歌咏节,又如德化陶瓷节、安溪茶艺节、惠安石文化节、石狮灯谜艺术节、晋江服装鞋帽节、南安建材博览会等,融产品推介、旅游观光、艺术博览、民俗风情于一体,尽显当代泉州新风尚。名城民俗在光影中璀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璀璨的民俗文化引起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重视。日前,“闽南(泉州)文化摄影论坛”在泉州举办,摄影论坛吸引了来自挪威、香港、北京、上海、福州、太原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泉州的摄影家,大家就弘扬闽南文化、如何让闽南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后,世界民俗摄影协会筹备组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学会副会长黄景跃先生在泉州告诉记者:明年泉

7、州将办世界民俗文化摄影论坛,让更多学者来研究闽南文化,让闽南文化走向世界。 泉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 泉州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绚丽多彩。在节日民俗中,元宵节最为风光,被誉为泉州人民的“狂欢节”。节日期间,城乡各地张灯结彩,花灯展览、文艺踩街,万人空巷,举城同乐。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习俗、人文景观,已成为当地一大旅游资源并加以开发。泉州人过中秋节也十分热闹,明月当空,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泉州城里,这一夜,许多人都到江上泛舟赏月,有的在江边悠然地鸣奏南曲,很有雅趣。 泉州被称为“戏曲之乡”、“戏窝子”,拥有一批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品。在戏台上,有优雅委婉的梨园戏,有妙趣横生的木偶戏,有

8、端庄诙谐的高甲戏,武功高超的打城戏以及韵味深长的南音艺术。如今,这些“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古稀艺术,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传诵于泉州城乡、海峡两岸、东南亚乃至欧美拉。此外,民族音乐、舞蹈、曲艺等,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笼吹、北管、十音、茶歌、民谣、大鼓吹、拍胸舞、彩球舞、车鼓舞、火鼎公婆以及泉州方言说书讲古等等。 泉州对外开放历史悠久,形成多元宗教共存。在这里,不但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胜迹,还有遍布城乡的民间信仰习俗,如天后妈祖、保生大帝等,都被泉州人乃至台湾同胞尊为地方俗神而加以虔诚敬奉。 泉州的民居建筑,又是一道亮丽风景线。漫步在泉州古城,随处可以看到

9、古老的宅第。泉州的建筑特色体现了“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其中那“宫式大厝”,中轴对称,富丽堂皇,屋顶悬山曲线、燕尾翘脊,生机勃勃;屋下木雕石雕,金碧辉煌。现存的南安官桥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鳞次栉比,出砖入石,古色古香,气势宏伟。这些民宅是泉州古代建筑的精华。 泉州的人物服饰,更是独领风骚。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那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款式,协调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映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 泉州的饮食文化更是别有风味。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丰富的食物资源,用以传统的制作工

10、艺,形成侨乡的风味食品有滋有味,名扬四海。泉州牛肉羹饮誉海内外,它又脆又酥松,美味可口。蚝仔煎、炒蟹花、深沪水圆汤(鱼丸汤)、崇武鱼卷、捆蹄等都很有特色。此外、元宵汤圆、烧肉粽、面线糊、衙口花生、安溪柿饼、永春老醋、安海土笋冻、泉州绿豆饼,南安花生糕、德化糯米糍等老字号食品,则是海外赤子魂牵梦绕、激起无限乡思乡恋的故乡小吃。如今,泉州温陵美食街更成为泉州风味食品的窗口之一。 民俗文化保护引发关注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泉州以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为主旋律的综合民俗节日也因地制宜,应运而生。如南音大会唱、国际木偶节、南少林武术节、广场民间艺术节、旅游文化节、民间歌咏节,又如德化

11、陶瓷节、安溪茶艺节、惠安石文化节、石狮灯谜艺术节、晋江服装鞋帽节、南安建材博览会等融产品推介、旅游观光、艺术博览、民俗风情于一体,尽情地显示当代泉州新风尚。 在近年来泉州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中,有关民俗文化的话题引起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许多代表指出,泉州要充分发挥特色,打好“古城”这一牌子。 随着岁月的变迁,许多民俗文化开始衰落。文史界的专家在关注,广大市民也在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泉州市政府确定了 2005 年为泉州市第一个“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年”,25 项民间、民俗文化保护项目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有关人士认为应加强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工作。泉州明年将办世界民俗文化摄影论坛,对泉州民俗文化保护将

12、起到推进作用,同时也把泉州的优秀民俗文化进一步展示在世界面前。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健说:摄影是记录现实,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民俗摄影更源于丰厚的文化积淀,而泉州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城市;并且,泉州的摄影家非常活跃,相信能通过摄影家的镜头将闽南文化表现得更加出色。 “闽南是福建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的地区,而泉州正是这个地区的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宇说。他强调,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台湾的许多风俗与闽南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把闽南文化研究透彻,并用摄影图片定格整理出来,与台湾的民风、民俗加之比较,这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来自挪威的女学者茹兰兰说:“我是来泉州研究中国文化的,我在泉州生活了 3个多月了,我很喜欢泉州,我每天都将相机带在身上,每时每刻记录泉州。” 泉州民俗文化保护引起关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内涵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保护民间民俗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