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370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富有创造性和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程。 “任务驱动”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我也不例外,开始我是采取“提出任务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反馈与小结”的模式,它最大的优势是课堂效率高,目标普遍能达到,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完成任务的策略来自老师。找出病因,我便改变任务驱动的方式,优化课堂,以便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以“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自行探究、教师引导操作反馈评价”的模式来教学。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使用小故事、小游戏和流行小话题导入新课题,让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心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基本指法时,

2、我选用金山打字的打飞机的指法练习小游戏,先告诉学生这堂课要去消灭敌机,不过是用键盘去打,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再引导学生:打飞机要遵守规则,还要配合良好才能取得好成绩,确定打字的指法规则,这样,学生不知不觉中主动地进入到指法规则的学习中。二、确定任务、启发引导确定任务指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解决.(小酌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作者:黄 敏 文章来源:扬中市外国语学校 点击数:506 更新时间:2011-6-2 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

3、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更是灵魂。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目

4、标意识,在制定和实施中做到“三要” 。 要有针对性。虽然各课的教学处理都不同,但仔细研读教师比赛时上交的教案,不经发现教学目标的制定,有着惊人的相似,过分依赖教参成为了通病。显然,教师没有重视对自己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进行深入研究。俗话说,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课堂的处理也一样。在学情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教师应量体裁衣,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要涵盖三维。其实,教师们也都认识到了目标要涵盖三维,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去考量,但在实际课堂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真正实现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效整合,视之为互相依赖、渗透、促进的统一体。 要有操作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首先不可过于笼统,要起

5、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并能进行目标检测。尤其要强调用行为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注意各行为动词所达到层次的不同。再则要合理,太高太低都不好,太低是低素质的重复,而太高则无法达成。二、有效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到现在流行的“任务驱动” 、 “小组合作” ,可谓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新教学方法的不断出现是学科教学进步的表现,但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在选用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教学方法选择应完全服务于教材的重难点,一切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服务;同时选择教学方法还应从培养学生的各项

6、能力为出发点,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练法 演练法就是教师讲述并演示操作步骤,学生仿效一步一步跟着做。演练法曾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种计算机教学方法,但在今天,自主探究的课堂似乎比演练更容易被人叫好。在计算机操作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计算机特点和学情的估计不足,往往容易导致操作环节“放有余而收不足”:很多学生在课上莫名其妙地研究、漫无边际地上网、稀里糊涂地操作、匆匆忙忙地小结。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却是过程拖沓、效率低下,毫无价值可言。要提高操作的有效度,我们首先要重视操作前的讨论与分析,要使学生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到哪里去做、谁去做,通过分析每一项操作目的的更明确、流程更清晰、分工更合理。同

7、时,要提高操作的有效度,也要重视操作后的交流与反思,以使学生操作中闪现的亮点在交流中得到挖掘,操作中的共性问题在反思中得到解决,操作中发现的规律得到提炼。操作中多样化的方法在比较中得以优化。 讲授法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相对枯燥和难以理解。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采用讲授与其他教学方法(比喻法、演示法等)相结合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把音箱比喻成计算机的嘴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先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再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的明确便于学生在分组后利用教材

8、、课件及网上资源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完成了任务,又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性别、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小组人数以2-5 人为佳。教师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的分工合作情况,必要时进行协调和个别辅导,但要把握好分寸,点到为止。任务完成后请各小组谈谈学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任务的设置。任务的设置不应该全班同学同一个任务。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设置任务的类型。任务的难度既要让学生觉得有能力完成,又让学生有意

9、犹未尽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致。在对任务完成的评价过程中,既要有严格的标准,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作品。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创作的过程,成功的快乐。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展示一些新知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学科子情境导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传统学科相比,我们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进入课堂,能带给孩子们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三、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是什么?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要素。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这一要素,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无从谈起,它是

10、学生探究活动的核心。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让我们的问题更加有效,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经常能够在课堂上听到教师提出的诸如“好不好?” 、 “对不对?”这些无效问题,试想这样的问题对于的发展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我们应在教学中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随意提出,努力提高问题的质量。当然,有效的问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靠近;2.问题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问题要有层次性;4.重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四、有效的学科整合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11、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盖过世界的一切。创新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运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 Word 设计贺卡、用“几何画板”研究数学与物理问题,用 Internet 查询资料等。这些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又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巩固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开发智力、促进主动发展。同时,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整合的有效性。在既有利与信息技术 的教学,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广度的情况下,科学的整合。五、有效的教学评价有效的教学

12、评价是指挥棒,它促进课堂教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在评价的目的、方式、内容上加以关注。 评价目的要明确。评价并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的,为了激起学生的思辩。 评价方式要多样性。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角度、方式的差异,就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往往正是自己疏忽的,会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因此在教师主评之外,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等方式也应在课堂中灵活应用。评议者在给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同时,其实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民主、公开、平等。 评价内容要全面。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对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在创新、协作、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

13、进行评价,也要关注作品与人的思想。以创新度为例,同学在自定义旋转时,大都采用了顺时针旋转,而对用逆时针旋转而达到同样效果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一亮点,肯定他的创新思维。还有作品往往是学生心灵的表现,教师也应从学生作品反应出的思想加以关注与评价。总之,影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克服这些影响因素,设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性将具有更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用心的对待此问题的探讨,为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努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技术深入到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提高

14、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一节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完成教师给予的学习任务,更应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需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急需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有效备课;现代教学方法;课堂优化评价1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在计算机基础操作,常用软件使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不参加中考

15、,考试压力相对较小,许多学校都把信息技术课看作“豆芽课” , “鸡肋课” ,人人都能上的课。然而,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真正上出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却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高效课堂的有效备课有句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的仗” 。准备充分,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而精心设计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增效减负的最大着力点。 精心备课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能驾驭教材,而且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

16、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加工,把教材内容处理成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教师要明确能力目标,并让学生了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只有在学生方面想的周全的教师才能应付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能更好的去驾御课堂。作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在备课之时把心思和精力多用于备学生,我想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把学生备好才可以更好去驾御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何求课堂效率不高!其次,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课前的准备和估计必不可少。从知识到素材,乃至课上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