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65286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 版)教材后习题参考答案1大 海 的 歌1 略2 大海的特点:蓝得神奇、千变万化、宁静美丽。3(1) 描写了天倒映在水中,海天一色的景象。(2)描写了大海恢复平静时的景象。(3)描写了明月、星星镶嵌在海中的宁静幽美的景象。我们可以先把自己亲自看到或在电视、电影里等看到的大海的景象回忆一下,然后结合中的描写展开联想,再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仿照的格式写下。例:海上的风是大画家,他一,就挥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2帽子和鸟窝1 略2 翔翔和他的小伙伴非常可爱。因为他们非常热爱小动物,知道保护鸟类等小动物。3 略3吹泡泡1 略2 第三自然段写了吹泡泡的过程

2、,用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然后、再”将整个过程串联起,这中间对“ 制”与“吹”的过程用几个贴切的动词一步一步进行了叙述。我们试着按这样的步骤和方法去吹泡泡,一定会感到无限快乐的。3 略我们在一个小瓶里倒入几滴洗发水,然后在里边注入些水,搅拌一下,用一根吸管蘸着吹起泡泡。那一个个又圆又轻的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美丽极了。4*沙滩上的童话海滩上有一座城堡,城堡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墙外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抢去了美丽的公主。公主遭受着痛苦与不幸,哭个不停。 “我们” 计划着怎样解救公主 ,意见统一后,“我们”就从四面八方挖地道,终于挖到了地道下面,在地下装上火

3、药,轰塌了城堡,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编童话略。雀1 略2“我”是根据雀的叫声猜想它们的对话的。两只雀非常可爱,它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很值得我们学习。3 这几句话写“我” 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堵住树洞里的小雀。“悄悄地”“ 绕”“偷偷”说明“我”十分小心,生怕惊动了它们。我家的大母鸡吃东西时十分有趣。它先在地上啄一会儿,再抬头看看四周,像是在巡视敌情。假如它的食物旁边有别的杂物,它就用嘴左右扫一扫,接着继续吃下去。每当它的嘴啄着地面,就会发现“嘣嘣”的声音,简直像在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6蜗牛1 略2(1) 作者认为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硬壳里不出。即使出,也是先探出一对触角,东张西望

4、地“巡视” 后,觉得四周安全了 ,才慢慢地伸出头。要是有人轻触它一下,它就会立即把头缩回壳里。所以作者说它是胆小鬼。(2)有一次作者把蜗牛放在墙上,蜗牛爬墙非常吃力,但是很努力,直到作者看得不耐烦了,蜗牛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向上爬。当作者故意逗它时,蜗牛从墙上掉了下,此时,作者对蜗牛有点儿担心,但蜗牛并没有放弃爬墙。见此情景,作者开始由担心转变为敬佩了,并从蜗牛爬墙的不懈努力中体会到“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的道理。3 这几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蜗牛的小心、谨慎,这也是“我” 开始认为蜗牛胆小的原因。7寓 言 两 则1 略2(1) 因为跟在狐狸后面的是老虎,百兽是看到老虎才吓跑的。(2)各自退让一

5、步,不互相争吵,互相体谅就不会被渔人捉走。3(1) 这两个词语说明森林里面的动物都很害怕老虎。(2)“ 毫不费力 ”说明打鱼的人很轻易地捉到了它们。略8*好伙伴猎狗掉到枯井里,怎么爬也爬不上,身陷绝境。这时为了不让猎狗饿死,乌鸦飞进飞出,一次又一次地给它送食物,使猎狗渡过了难关。这种救助完全是出于一种真诚的友爱,是一种最诚挚的感情的自然流露。马哈多被这种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深深地感动着,所以他流下了眼泪。9电 脑 棋 手1 略2(1) 电脑毕竟是电脑,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它只能按照人们安装的程序走棋,一旦改变原设计的路线,它就不会走了。这说明,人类的智慧是其他动物或机器人所代替不了的。(2)当我们

6、遇到事情,按常规方式失败时,不妨打破常规,寻找另一个突破口,也许就会获得成功。3 略略10走马灯的奥秘1 略2 茅以升是仔细认真地观察并通过询问大人而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茅以升是一个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的孩子。3“盯着”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争着 ”“挤” 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茅以升很爱动脑筋。略11孩子考科学家1 略2 因为他们听爸爸说达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家里有许多昆虫,那些虫子有多少只脚,多少只眼睛,爱吃什么达尔都了如指掌。他们想考考达尔,看他是不是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他们留下知了光光的身子,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子的蚱蜢大腿,还有天牛

7、的长角须,拿胶水粘成一只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问达尔这个虫子叫什么名字。结果达尔识破了兄弟俩的小把戏,并用风趣的语言揭穿了他俩的小把戏。兄弟俩更敬佩达尔的原因:达尔不愧是科学家,见多识广,识破“怪虫”后,委婉地让兄弟俩自己说出了答案。他明明知道兄弟俩在说谎,却没有当面揭穿,既保护了兄弟俩的自尊,又给大人教育孩子作出了榜样。3 我同意中的用法,即“悄悄话” 后面应该用句号。因为这句话表示弟弟的话已经说完,只是此处不想交代说的是什么。它表达的意思很完整。4 略略12*空气在哪里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藏入“肺里”“皮球里”“轮胎里”“ 钢笔里”“火炉里”“ 空中”“田地边”“大树旁”“水里”。它的作

8、用是: 让人呼吸;让皮球跳起;让汽车装得多,跑得快;让墨水钻皮管儿里;帮助火燃得更旺;形成风;让禾苗茁壮,树木挺拔;让小鱼儿游得快活。我还发现空气在土壤里,我把泥土泡在水里时,水会冒泡,说明有空气在往外跑,它可以让植物的根吸收到更多的养分。13古 诗 两 首1 略2早晨辞别云霞中的白帝城,当日就可以回到千里之遥的江陵。两个黄鹂在颜色青翠的柳树上叫着,一行白鹭飞向蔚蓝的晴空。3 略略14庐的云雾1 略2 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庐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写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庐的云雾瞬息万变” 这句话写的。3 略略1锡林郭勒大草原1 略2 是从第二自然段对“野草”“湖水”“ 野花”的静态描写中和第四自

9、然段对动物和牧民的动态描写中体会到的。3“铺向”是通过人的直觉写草原的 “绿”和“广阔”。由近及远,无边无际,写出了人的感觉。“嵌着”和“映出” 是两个动词。 “嵌” 既表现了草原的广阔,又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 “映出”主要在于表现湖水的平静与清澈。略16*赵州桥非常雄伟: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桥的材质:石头构造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大小桥洞的作用: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设计优点:坚固、节省石料。17七 颗 钻 石1 因为小姑娘虽然自己口渴,但是她深爱着母亲,还真挚地爱着小动物,同情受苦的人,她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

10、,是这颗心使她没喝一口水。她的无私的爱心非常可贵,也很值得我们学习。2(1) 连用两个 “找哇”说明找到水非常困难,这与小姑娘找到水后没有自己喝,而是把水送给别人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终于” 是个转折词,说明小姑娘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水。(2)“ 小心翼翼 ”说明小姑娘非常小心;“一滴一滴 ”“才”说明泉水非常少,流的速度非常慢。(3)“ 全都 ”说明小姑娘非常有爱心,自己也很想喝水,但是当看到有比自己更需要喝水的人时,就让别人全都喝掉,说明小姑娘心地非常善良。3 略18平 分 生 命1 略2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贝贝输血前从“犹豫” 到“最终点头”这样一个艰难的思想斗争过程。为什么而犹豫?是因

11、为对输血知识的无知。十岁的贝贝认为输血会丢掉生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做出了输血的决定,从中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颗爱心,更重要的是在这无知而又充满爱的行动中所体现出的巨大勇气,所以医生转念间被他震撼了。十岁的贝贝在认为输血会丢掉生命的情况下,还能决定为身染重病、相依为命的妹妹输血,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从中我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年幼的贝贝对妹妹深深的爱。3贝贝在抽血时,一动不动,想的完全是尽快把血输给妹妹,救回妹妹的生命。向妹妹微笑,表达的是对妹妹的安慰和鼓励;抽血后一动不动,他可能在想,自己还能活多久,自己如果死了,妹妹怎么办等。“郑重其事 ”形容说话、做事态度非常认真。从贝贝这认真的态度

12、中,可以看出此时在贝贝的心中想着的还是相依为命的妹妹,希望妹妹可以健康成长,并且愿意与输血后的妹妹平分生命,可见其爱意之深。19倾 斜 的 伞1 略2“伞”是本的行线索 ,先写外公为“我”倾斜伞遮雨 ,再写“ 我”为外公倾斜伞遮雨,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倾斜的伞” 进行叙述的 ;另外,“ 倾斜的伞”暗含了的主题 祖孙间的挚爱亲情。无论是在描写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还是在叙述晚辈对长辈的关爱,甚至于主题的升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都是通过“倾斜的伞” 体现的。所以的题目叫 “倾斜的伞”。这里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包含着晚辈对长辈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对他人的真诚关爱。3 交代了人与物一如从前,但人

13、物的角色转换了。略20*一颗小豌豆(1)喜欢小豌豆,因为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是给人家做好事就高兴,后他真的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帮助了别人。(2) 找出中其他四颗豌豆说的话读一读,弄清他们的想法。根据其中一颗豌豆的想法展开想象,构思一个故事,故事的重点应放在豌豆滚落出豆荚以后。可以以前面的原为开头,接着“不一会儿,小房子打开了,五颗豌豆滴溜溜滚了出”之后续编。在续编时要注意:以原为基础。续写前要读懂原内容,在理解原内容、清楚了解豌豆的真实想法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要合理,要与原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例:不一会儿,小房子打开了,五颗豌豆滴溜溜滚了出,最大的那颗豌豆甭提多高兴了,它蹦着、跳着、喊着“我要

14、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让谁也追不上,那里有无边的绿草,那里有温暖的阳光。 ”它愉快地跑着,这时,有一辆汽车疾驰而,车胎上沾满了泥巴。小豌豆想:要到很远的地方,坐车比自己行走能更快些,于是它跳上了轮胎,就这样,车轮飞速地旋转,它也跟着旋转后,它晕了,自言自语:“唉!原到远方去这样辛苦”说着它一跳 ,就滚到路边的泥土里 ,柔软的泥土像温暖的棉被,于是,它就躺在泥土里睡着了。21群众也在淋雨1 略2 周总理谢绝了工作人员为自己撑伞的请求,和群众一起淋雨。飞机起飞后,他下令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为群众烧姜汤,暖暖身子。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总理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伟大情怀。3强调“负过伤”, 说明总理右臂行动

15、不便,而恰恰总理“抬起”的正是这“负过伤的右臂 ”,表现了总理对客人的礼遇与尊重。“轻轻地 ”强调总理动作轻 ,对于工作人员的关心 ,周总理礼貌地谢绝。从对待工作人员的态度上,表现了总理的礼貌待人。略22珍贵的教科书1 略2 首先,当时条艰苦,缺少学习用具;其次,印教科书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从印用纸里节省出的;另外,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的。书之不易,所以就显得很珍贵了。3“渴望 ”的意思是 “迫切地希望”。句中指 “我们”想得到教科书的愿望十分急切。句意:“我们” 迫切地希望得到一本印好的教科书,这从“我们”急需的角度点明教科书是珍贵的。“节省”的意思是“使不能被耗费掉的,不能被耗费

16、掉或少耗费掉的。”句意:说明在纸张缺乏的情况下,节省了党中央的用纸,才把书印了出。这可见党中央把小学生用的本看得同中央一样重要。反映了党对“我们”学习的重视 ,从侧面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完整无缺 ”的意思是 “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和残缺。 ”在句中指教科书没有缺少和破损。句意:指导员在身负重伤倒下的一刹那,想到的是教科书,他把教科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说明了教科书之珍贵。“激励”的意思是“激发鼓励”。句意:说明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教科书的英雄行为所产生的巨大激励作用。略23“神童 ”的秘诀1 陈毅之所以被称为“神童”, 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 ,总是名列前茅。“秘诀”是既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更重要的是具有勤奋学习的精神。2 总要把新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打圈圈,是懂得的;打半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