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2088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摘要:在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广告是桥梁和纽带,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广告翻译的效果直接影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对比传统等效翻译理论,运用目的论分析英语广告特征,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三者的关系,以目的论为原则,从文化差异出发,结合修辞手段,寻求最佳广告翻译法。 关键词:广告;目的论;修辞;翻译策略 广告是一种实用文体,它的目的是宣传产品的特色,吸引顾客的眼球,刺激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AIDA 原则指导广告制作:Attention(吸引顾客) ,Interest(引起兴趣) ,Desire(激发购买欲望) ,A

2、ction(顾客购买) 。1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深入人心,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少让人捧腹大笑的错译、误译。译者为了寻求语言的等效翻译,忽视了广告的特性和文化差异。作者通过对比等效翻译理论与翻译目的论,分析广告文体特点,寻求有效翻译策略,达到广告的宣传效果。 1.等效翻译原则与翻译目的论 二十世纪中期,奈达(Nida)的等效翻译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等效翻译是以源语为中心,强调译语和源语的语义、风格、文化和读者反应对等的原则。这四个对等中,语义对等是核心。等效翻译在广告翻译中有局限性:无法体现广告译文在译语中的预期效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费米尔(Ha

3、ns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Nord)基于人类行为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y) 。他们指出翻译活动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费米尔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是一种意图性和目的性的行为。决定翻译过程的不是原文本身或原文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也不是作者赋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由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决定的。2诺德(ChristianNord)提出目的论三原则即目的性原则(Skoposrule) ,连贯性原则(Coherent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rule) 。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而连贯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性原则。3 三大原则中,

4、目的性原则是第一位。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选择翻译方法,考虑环境,灵活处理,必要时可放弃忠实原则甚至连贯性原则以达到目的性原则。 目的论以译语为中心,提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对比传统的等效翻译理论,译者可以摆脱“对等原则”的束缚,重视译文的功能,根据交际环境和译者的预期,选择翻译法,将翻译与文化差异相结合达到译文的效果。目的论更适合指导广告英语的翻译,它给了译者更大自由发挥空间,更进一步增强了广告的呼唤功能。 2.广告文体分析 2.1 词汇特点 在商业运作中,广告运用了更多的形容词描述产品,以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中文广告常用成语或四字词组,如“一鸣惊人” 、“回味无穷” 、 “色彩艳丽”等。而英文

5、广告多用极度形容词,如extraordinary,luxury,superior 等。此外,英文广告词汇最突出特点是造词。美国的婴儿用品品牌倍儿乐 playtex,它结合了 excellent 与 play 两个单词;加拿大的风行快递 WindExExpress,就是 wind 和 excellent 的组合;Superslims香烟,super+slim,更受女士青睐。造词常用极度形容词的前缀与等级形容词相结合,凸显了产品的优点,体现出推陈出新的效果, 2.2 句式特点 广告语短小精悍,才能让人过目不忘,因而句式以简单句、祈使句和省略句为多。为了增强语气,也多使用并列句和反问句。如汰渍的广告

6、语是 2 个简单句的并列:“TidesIn.DirtsOut.”;耐克(Nike)的广告语就是采用了祈使句“Justdoit!” 拉戈(Lager)啤酒的广告语自问自答“WhichlagercanclaimtobetrulyGerman?”“Thiscan.” ,引起人们品尝的兴趣。 2.3 修辞特点 修辞是广告中常见的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双关、头韵、尾韵、排比、对偶、仿拟等。例如:中文公益广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就采用了对偶、押韵、对比的修辞手段;索尼的广告语:”Hi-fi,Hi-fun,Hi-fashion,onlyforSony.”采

7、用的是头韵、尾韵、排比。丰田汽车的广告语:”Wherethereisaway,thereisaToyota.采用仿拟的修辞手段模拟名言名句:“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有志者事竟成) 。许多广告语甚至融合了多种修辞于一体,达到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受众对广告的认同度。 当然,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广告语在词汇、句型和修辞方面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译者可以运用翻译目的论,从目标读者的心理反应出发,通过保留、删除、或修改源语言广告,在译语中体现适合目标读者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段,从而达到“语变意不变”的效果。 3.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运用翻译目的论,译

8、者在翻译广告语时应当避免文化差异的影响,理解源语文化,尊重目的语文化,缩近文化的差异,学会取舍。作者列举几种广告翻译的策略: 3.1 采用直译法还原广告完整性 如果译语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段与源语言广告相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译法,即按照广告原文的语言特点,句式结构和修辞风格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模拟原句,重塑源语言风格和效果。直译法的亮点在于寻求两种语言的语义和风格的一致,特别是修辞手段。Ricoh 理光复印机的广告语是“Welead,othercopy.”可以直译为, “我们领先,别人效仿。 ”飞利浦的广告语是”Letsmakethingsbetter”翻译为“让我们做得更好。 ”李

9、宁运动品牌的广告语是“一切皆有可能”被译为“Anythingispossible.”这样的直译法最大限度还原广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引入意译法避免文化差异 有些广告即使采用直译法,也无法再现原广告的寓意和修辞特征。译者应该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把握原广告的意思的基础进行翻译,不必强求两种语言的格式和修辞等效。译者可删减原文中的修辞或改变句式的顺序和结构,以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戴比斯钻石广告“Adiamondisforever.”翻译成”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七喜的广告“FreshupwithSevenUp”可直译为“提神醒脑,喝七喜” ,也可意译为“喝七喜,有惊喜

10、。 ”顾维勇在实用文体翻译中另译为“饮七喜,提精神。”再如“Startwiththefinish”被译为“完成末道漆,功效始发挥。 ”5 3.3 运用套译法融入目的语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可套用目的语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或谚语,融入目的语文化,贴近目标读者的生活,使译文更具文化认同感。中国有句谚语“有志者事竟成” ,而英语中也有对应名言“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丰田汽车的广告语采用仿拟的修辞:”Wherethereisaway,thereisa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4.结语 目的论降低源语言的地位,重视目的语的作用和文化认

11、同感,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的特征,更容易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在广告翻译中,最难的部分在于对于修辞的翻译,译者应当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根据语言环境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盛美金.从文化视角看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J.考试周刊,2007(23). 2Nord,Christi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P.33 3Baker,Mona.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5.P.2. 4符晓晓.目的论视角下广告英语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2(09). 5顾维勇.实用文体翻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P48,P58. 作者简介:卢丹晖(1980) ,女,福建漳州人,讲师,在职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