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20118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 回?分析 2015年 9月2016 年 9月在我院治疗的 56例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治疗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临床效果理想,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皮炎湿疹;皮肤病;中医治疗 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是

2、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发病原因多而复杂,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临床患者主要表现为瘙痒难忍,临床难以根治,其复发率较高。同时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常规给予西药治疗,多采用杀菌止痒治疗,但是只能实现治标不治本的目的。本文作者结合 2015年 9月2016 年 9月在我院治疗的 56例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提供了新的方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2015年 9月2016 年 9月在我院治疗的 56例皮炎湿疹类(湿疹样)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

3、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8例患者。对照组 28例患者中男性 16例,女性 12例;年龄 2865 岁,平均年龄(35.575.12)岁;其中皮肤瘙痒 6例,日光皮炎 2例,3 例慢性单纯苔藓,10 例慢性湿疹,7例急性湿疹。观察组 28例患者中男性 15例,女性 13例;年龄2458 岁,平均年龄(34.114.56)岁;其中皮肤瘙痒 7例,日光皮炎 3例,2 例慢性单纯苔藓,9 例慢性湿疹,7 例急性湿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临床表现 临床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丘疹、红肿等症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4、对照组患者采用 0.03% 他克莫司软膏涂抹患处,并患处完全覆盖,2 次/d,连续治疗 14 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方剂组成:黄芩、黄柏、黄连各 9 g、白芷 15 g、三七 18 g、苦参 12 g、白鲜皮 20 g、苍耳子 10 g。脾气虚弱者可加人参、白术各 10 g,气滞血瘀可加红花、桃仁各 5 g。1 剂/d,清水煎服,早晚 2次分服,100ml/次,连续治疗 14 d。 1.3.3 注意事项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禁食刺激性、过敏性食物。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疗效 治愈:临床患者瘙痒、皮损等症状完全消失,并无性皮疹出现;显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且

5、皮损面积减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且皮损面积有增加的趋势2。 1.4.2 症状评分 瘙痒、皮损、红疹 4项症状,分别分为无、轻、中、重 4个级别,分别计分为 0、2、4、6 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 SPSS 2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2 检验,P0.05) 。 3 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粉尘、细菌等严重污染空气,从而使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发生率增加4。临床常规对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采用西药药膏涂抹治疗,可在短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西药

6、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不能作为该病的长远治疗方法5。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治疗疾病的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瘙痒难忍,皮肤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根治。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病多为禀赋不耐,加之饮食失调,湿热内蕴,或外感风、湿、热邪相搏于皮肤所致,进而损伤肌肤导致皮炎湿疹的发生。因此,中药以黄芪益气固表、补益中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排脓;三七活血止痛;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功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效果良好。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