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32812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震住宅的明天在哪里这些年来,建筑房屋抗震性能差是导致震灾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对抗震住宅的设计与需求也由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痛定思痛加强建筑抗震性能 2012 年 9 月 7 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 5.7 级地震。2011 年 3 月 10 日,云南盈江发生 5.8 级地震。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8.0 级地震 这些年来,建筑房屋抗震性能差是导致震灾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抗震性在地震灾害中得到了检验。在汶川地震中,以九州体育馆为代表的钢结构建筑成了灾民的避难所,钢结构以其特有的安全性保护

2、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近几年,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部分国内钢结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负责人、专家学者和行业研究人员赴欧美国家、韩国、日本开展钢结构住宅技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大家对上述国家政府和企业重视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和推广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日本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有其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尤其在上世纪,日本政府在每一次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都会修订法规,补充条款,提高建筑抗震标准。建筑商都会根据建筑受损程度,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新技术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建筑的结构体系。日本重视对造成地震灾后伤害案例的研究,其技术成果会得到国家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3、并进行推广和运用。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生命第一是建筑的准则。研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钢结构产品,走中国钢结构住宅独创的技术创新之路,制定抗震和验收新的标准,体现科技节能、科技创造生活新追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建筑用钢着手也许能找到出路 国外建筑用钢量占钢产量的 10%30%,以中国年产 74L 吨钢计算,10%就是 7000 万吨。但是,目前我国每年建筑用钢量才 3000 多万吨(不含钢筋) 。而美国、日本这些钢结构建筑普及的国家,用钢量已经达到了钢产量的 30%。这些钢结构建筑较普及的国家与我国的差距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大量使用建筑结构用钢不重视,更没有鼓励政策。如果把钢结构

4、放到一个产业链中间,我们会发现,它的上游是钢厂、下游是开发商和老百姓,钢结构处在最为关键的中间环节,而恰恰国家对这个关键的环节长期以来直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导致钢结构企业至今没有形成规模。 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2011 年排名行业前列的钢结构企业年产钢结构加工量 79 万吨,进入行业前 30 名的钢结构企业年产钢结构加工量 14 万吨50 万吨,这在整个建筑业用钢的统计里显得微不足道。 2012 年 4 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出台了绿色建筑补贴政策,钢结构建筑位列其中,这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福音。目前我国保障房建设量十分巨大,就算以每平方米用钢 30 公斤50 公斤计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5、如果用在商品房领域,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技术的日益成熟,钢结构住宅大规模推广势在必行,钢铁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钢铁是工业的血液,钢结构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虽然当下中国钢铁严重过剩,但是从长远看钢产量还是短缺。我国的优质铁矿石资源相对匮乏,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从未来国家储蓄发展的角度考虑,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应该是种很好的途径。 节能减排大有潜力 目前,我国住宅施工多采取现场生产的方式,将建筑材料、设备运送建筑工地,进行现场作业,施工工序几十年不变。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差异,这种生产方式易出现现场材料浪费、管理粗放、水电浪费严重、垃圾排放处理不善等问题。 据中国

6、钢结构协会对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调查,有 50%以上的住宅开发项目工期得不到保证,不能按合同工期交工;有 30%以上的项目造价突破合同造价,工期和成本的需要导致开发商投资成本增加,最终这部分增加的造价必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同时,由于现场控制、检验环节弱化,为劣质材料进入工地、现场的偷工减料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然而,当我们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时,钢结构并没有因为其所具有的低碳环保特性为社会所青睐。中国钢结构建筑的比例远远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这恰恰意味着中国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但提到绿色建筑,人们并不会直接联想到钢结构,这说明老百姓对钢

7、结构知之甚少。普及钢结构知识,让老百姓接受钢结构住宅,需要钢结构大步走进寻静百姓家。 现阶段,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及各省市钢结构学会(协会)应协助各级政府,围绕钢结构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从事钢结构设计,制造、施工的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围绕杭萧钢构、宝钢钢构、北京赛博思、昆钢钢构、莱钢建设、马钢钢构等一批代表我国钢结构住宅先进水平的骨干企业,和武汉世纪家园、杭萧钢构职工公寓、云南校安钢结构等一批优质工程,开展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大力宣传和推广对钢结构重大科技成果、新材料、新技术及新颖结构的应用,最终推动我国建筑领域实现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持续发展。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砖混结构由

8、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 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廷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