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0522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李广射虎一课的教学及感想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 郭学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莫不如此。所谓“入乎其内”,就是教师认知、进入教材,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仔细揣摩、认真分析,形成认知框架。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教师要跳出教材,将教材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进而在脑海里拓展出一个广阔充裕的空间。这样教师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做到游刃有余。课堂教学能否驾驭自如,是对教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如果不

2、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一:入乎其内解读文本李广射虎一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塞下曲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这是教学参考书中的一段教材说明。我在备课时,除了教参之外,涉略了更多与文本相关的信息。首先了解到: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闪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

3、于戏剧性的神奇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石矣。”卢纶根据史记中这段短短的介绍,写下了著名的塞下曲一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清人吴乔曾形象地以米喻“意”,说文则炊米为饭,诗则酿米成酒(围炉诗话)其言甚妙。在史记中才只是一段普普通通插叙的文字,一经诗人提炼加工,便升华出如此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诗人用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了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也许是源于对李广祖孙三代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自身挥之不去的悲悯清洁,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颇为褒扬,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结发与匈奴

4、大小七十余战”,“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广不为人后,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这在王立群的说史记中,有一段专门的叙述,那就是李广难封。这些情节,不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但是,作为教师,对李广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和认识。很多学生读过水浒传,里面有一个长于射箭的好汉花荣,人称“小李广”,可见李广成了箭法高超的代名词。自古以来,赞扬李广的诗文并不少见。唐代诗人王昌龄、高适都曾写过赞颂他的诗。吃透了这些,李广的形象逐渐变得丰满而清晰。有一句话让人受益:“要把文本玩得像做烧饼师傅手上的面团。”(杨九俊)二:出乎其外运用文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如何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

5、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备课时,我努力把薄薄的文本读厚;教学时,我又努力化繁为简,整合有意义的文本信息,拎出一条主线,使课堂教学清晰、明朗。在揭示课题,检查预习之后,略读第 2 自然段,初步了解李广。然后重点学习课文 3、4 两个自然段。首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谈一谈各自的感受。接着:就是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重点渗透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比如: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朦胧”“影影绰绰”“蒙蒙”、“警惕”“搜寻”;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疾风”;用看图的方法理解“拈弓搭箭”。最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李广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表

6、达出来。从“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体会出李广的胆量过人,机警勇敢;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体会出李广的箭法娴熟,反应敏捷;从“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本领高超。最后结合 3、4 自然段,让学生尝试着理解塞下曲,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课上到这儿,我话锋一转:同学们,如果李广射中的不是块巨石,而是一只老虎,结果会怎样?如果李广射中的不是一

7、只老虎,而是敌军的兵马,那又是怎样的情形?紧接着,我播放了一段影片汉武大帝之李广,片中正是李广射击敌军兵马时的情形,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分钟,确有着很强的震撼力。学生看完之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呀!李广果真是神勇无比,令匈奴闻风丧胆!难怪诗人王昌龄会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吗度阴山。难怪唐代的另一位诗人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写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时教师适时补充道:自汉文帝至汉武帝,李广与匈奴战斗长达 47 年,将近半个世纪,他的一生始终与匈奴战争为为伴,他的荣辱也与匈奴战争息息相关。当然,在汉匈作战史上,除了李广,还有卫青、霍去病等许多英雄。让我们记住这些抗击匈奴的英雄,让我们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课上到这儿,戛然而止,学生却是意犹未尽。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厚的教学内容、丰沛的教学情感、丰富的文本解读、适度的旁逸斜出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平实,却又充满张力。或许,这就是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