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30029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英语二轮微专题强化训练:书面表达(1)提纲式作文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英语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七 书面表达 第一部分 1 提纲式作文 考 向 分 析 考 题 引 路 强 化 训 练 2 3 1 易 错 防 范 4 考 向 分 析 年份 试题 话题 命题形式 命题趋势 2015 卷 书信 约稿 提纲式 话题:与考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连,包括学校生活、生态健康、人物介绍、申请求职、社会热点、人生感悟等等,重在考查考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体裁:应用文 (其中以书信为主 )是最典型的考查方式之一。 卷 电子 邮件 邀请外教过重 阳节 提纲式 2014 卷 记叙文 十年后的我 提纲式 2013 卷 书信 请朋友帮忙接 机 提纲式 卷 书信 请朋

2、友代卖自己做的中国结 提纲式 考 题 引 路 (2015课标全国 )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英文报 “ 外国文化 ” 栏目拟刊登介绍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的短文。请给美国朋友彼得写信约稿,要点如下: 1栏目介绍; 2稿件内容; 3稿件长度:约 400词; 4交稿日期: 6月 28日前。 注意: 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Id to to an s _ 立意与点拨: 项目 内容 确定体裁 应用文:约稿信 确定结构 写信目的 栏目介绍稿件要求 表达期望 确定要点 写作要点包括: “ 外国文化 ” 栏目内容介绍;有关稿件事宜:稿件内容、稿件长度、交稿日期。在

3、布局谋篇中,首先要点明写信的目的,然后提出需求,最后表达期望。可以采用下列结构: Id to . .; It .; To . . In . I am . 确定时态 一般现在时为主,兼有将来时 确定人称 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为主 答案: Id to to an s in is us It by of in of we so as its 00 be we 8? Im to (2014天津 ) 假设你是晨光中学高二 (1)班的班长李津, 得知美国学生 为交换生, 下学期将到你班学习。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 给他写封邮件: (1)表示欢迎; (2)介绍与本地生活相关的信息 (如气候、 饮食等 ); (

4、3)介绍本班情况; (4)希望 以增进中美学生间的了解和友谊。 注意: (1)请勿提及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信息; (2)可适当加入细节, 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词数不少于 100; 开头已给出, 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 交换生 Im _ 立意与点拨: 项目 内容 “ 三定 ” 体裁:应用文 (电子邮件 ) 时态:一般现在时 人称:第一人称 确定结构 三段成文:表示欢迎 介绍本地的生活,介绍本班情况,以及希望 表达自己的期待。第二段是作文的重点内容,需要多用一些笔墨。 确定要点 自我介绍、表示欢迎 (I .; I am .; .); 介绍本地生活情况 (Its a me to ., .

5、.); 介绍本班情况 (ll to .); 希望 I do .)。 答案: Im I am to as an to to I to to is It is in in s a of to is a we in so t to In a to to to us us to 化 训 练 易 错 防 范 未能有效整合信息,忽视上下文连接 假设你是晨光中学学生会主席李华。你校将于 6月 26日接待来自美国某中学的学生访问团。你受学校委托,负责安排其在津的一日活动。请根据以下提示,用英语给该团的领队 绍活动计划并简要说明理由,最后征求对方意见。 上午与我校学生座谈 (话题如校园生活、文化差异等 ); 中

6、午与我校学生共同进餐 (午餐包括饺子、面条等 ); 下午与我校学生游览海河。 注意: 1词数不少于 100; 2可适当加入细节,以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 海河 r. I i of _ 错因分析: 该写作要求中列举的内容要点多而且散。考生若不能有效整合信息,划分文章结构,并合理地进行发挥和想象,写出的文章就缺乏逻辑性,平铺直叙。因此考生在构思过程中应进行适当发挥。此外,需要用适当的过渡性词语进行衔接。这样才会使文章结构紧凑,语言连贯,富于逻辑性。 答案: r. I i of am to to 6.I am to we be a in At to in dumpl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