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集》温阳本考实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014445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山集》温阳本考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鹤山集》温阳本考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鹤山集》温阳本考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鹤山集》温阳本考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鹤山集》温阳本考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鹤山集》温阳本考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山集》温阳本考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鹤山集温阳本考实鹤山集又称鹤山文集 鹤山全集 鹤山大全集 鹤山先生文集 鹤山先生大全集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1178-1237) ,字华父,号鹤山,世称鹤山先生,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宁宗庆元五年(1199 年)进士,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历官至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佥枢密院事,封临邛郡开国侯。嘉熙元年(1237 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 宋史卷四百三十七有传。魏了翁著述甚丰,有鹤山集 九经要义周易集义等传世。 鹤山集有一百零九卷本、一百一十卷本,是魏了翁的诗文总集,收录其诗

2、词歌赋、墓志碑铭、书札奏议等作品,代表了他的诗文创作成就。由于该书集中体现了魏了翁的思想及学术成就,并且提供了南宋中后期的许多珍贵史料,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宋代以来鹤山集屡经刊刻,流传较广。笔者现依据相关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鹤山集宋代早期刊本“温阳本”成书地点进行考实,冀望对鹤山集的流传、刊刻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魏了翁的著作,生前偶有流传,在其去世十二年后,其子魏近思、魏克愚搜集亡佚,刊刻了他的文集。吴渊所作鹤山集序称:“公薨背十二年,而二子日近思、克愚,萃遗稿刻梓焉淳?v 己酉夏,宛陵吴渊序。 ”(?z宋楼藏书志卷八十八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此与“四库全书”本所载有异文。 “

3、萃遗稿刻梓焉” , ?z 宋楼藏书志本作“?B 遗稿刻梓” ,据“四库全书”本改) 该序落款称“淳祜己酉” ,乃淳祜九年(1249 年) 。这篇“序”文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讯息:魏了翁逝后 12 年即淳祜九年,他的两个儿子近思、克愚,将其遗稿编辑完成,当年夏天,吴渊应邀为这本书作序。由此看来,淳祜九年本应是首刻。 据“四部丛刊”本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吴潜后序,魏了翁身后十五年,其二子搜其所作, “将锓梓行于世” ,其时当为淳祜十二年(1252 年) 。 按诸史料,鹤山二子刊刻其文集之举,共两次,俱在淳祜年间,一为淳祜九年,二为淳祜十二年。在开庆本卷末所附跋语中,提到了两种早期刊本: 暇日索先生文集,

4、长翁以姑苏所刊本垂教余自顾此行所得良不浅也。惟字画尚舛讹,费点勘。拟命工刊正刊正之局方开,嘉定法椽赵与棒以得于先生次翁温本相过,字画精,纸圣善,意无以出其右。寻熟读,则斗误犹姑苏本类成一编。比姑苏、温阳二本加详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末附) 其中提到两种版本“姑苏本” “温阳本” 。考鹤山行迹,卒于姑苏(今江苏苏州) ,葬于姑苏高景山金盆坞。姑苏有理宗赐鹤山宅第,后魏氏子孙一支世居于此。近思、克愚或尝于姑苏刊刻乃父文集,即姑苏本。据全蜀艺文志鹤山六世孙魏文彝师友鹤山雅言序载,淳祜十二年刻本当为鹤山仲子克愚知徽州时所刊,有吴潜后序。据开庆本鹤山集佚名序?Q,此刻本“字画精,纸墨善” ,然而“舛误

5、犹姑苏本” 。此本或依姑苏本刊刻。据此可推知,编成于淳祜九年有吴渊序者当为姑苏本。 至于温阳本,文献记载中有三种说法: 1.建阳本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十六云,鹤山二子所编鹤山集淳祜中刊之, “有姑苏本,有建阳本” 。按鹤山集开庆本佚名公后序“建阳”作“温阳” ,关于“建阳”,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宋辽金”分册, “建阳”在福建路,而魏了翁二子终生似无建阳之行。另魏克愚淳祜十二年知徽州时,有大规模刊刻其父遗作于紫阳书院的举动。对于建造紫阳书院的目的,是因为朱熹曾家于建阳,在其寓所建紫阳书院,而此紫阳书院是为了不忘朱熹之教而建。据此推测,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作者邵懿辰或以建阳紫阳书院为徽

6、州紫阳书院,故称“建阳本” 。总之,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之“建阳”恐为“温阳”之误。2.温溪本 钱大昕开庆本跋语作“温溪” ,然南宋亦无“温溪” ,只有“安溪” 。因土话中“安”和“温”相近,又加之靠近温州,恐为“温州”之误。 3.温阳本 由上文可知,编成于淳祜九年有吴渊序者当为姑苏本,则吴潜序刻于淳祜十二年者当为温阳本。 对于魏克愚在淳祜十二年刻书一事,方志有以下记载。弘治徽州府志载: 魏克愚,字明已,了翁之子。淳祜壬子以军器监丞出知徽州尝刻了翁所著大易要义 集义 ,置于紫阳书院。 嘉靖徽州府志载: 魏克愚,字明已,了翁之子。淳祜壬子以军器监丞出知徽州。乾隆江南通志载: 魏克愚,字明已,临邛

7、人,了翁之子。淳裙壬子知徽州。 另经义考中周易集义跋曰: 魏文靖公鹤山先生了翁仲子太府卿静斋先生克愚明已,壬子岁以军器监丞出知徽州,刊要 集义置于紫阳书院。至丙子岁书院以兵兴废,书版尽毁。 据此推知,魏克愚在淳祜十二年知徽州时,曾在紫阳书院有大规模刻书行为。那为何没有刊刻鹤山集的记载呢? 经查阅史料,在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一魏文彝师友鹤山雅言序中发现相关记载: 伏惟先高祖秦文靖公(魏了翁死后赐秦国公,所以称为秦文靖公)有九经要义 鹤山大全文集 易集义三书,昔刊之于徽之学官,已行于世。其他如周礼折衷 经史砸抄观物经世说,与夫门人所记师友雅言等编,尚藏于家。近吴郡金伯祥父及文彝所藏雅言 ,命子谬缮录锓

8、刻诸梓以广其传至正二十四年龙集甲辰夏五月甲子朔六世孙文彝白拜谨识。 魏文彝,元朝人,为魏了翁六世孙,该序虽作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 ,距魏克愚刻书之时已有百余年,然从其家当时还保留有魏了翁的遗稿来看,所讲应当可靠。从序文可知魏克愚于紫阳书院刊刻过鹤山集 。 今人祝尚书先生宋人别集叙录亦认为鹤山集为魏克愚知徽州时刊刻。那为何会有“温阳本”这一版本而不是“徽州本”呢? 鹤山集属鸿篇巨制,而魏克愚淳祜十二年知徽州,故推测其一年内并未完成全部刊刻。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记载:“魏克愚,淳祜十二年三月到官,宝?v 二年知温州。 ”同书卷五载:“宝?v 甲寅,郡守临邛魏克愚相继为之。” 宋史记载: 宜中

9、为人多术数,少为县学生,其父为吏收赃当黥,宜中上书温守魏克愚,请贷之。 元史亦有魏克愚自徽州任满后,于宝祜年间来守温州的记载。由此可知,宝祜二年(1254 年)年初,魏克愚仍在徽州知府任上,同年调知温州。从淳祜十二年三月起,至宝?v 二年,有约三年的时间。再结合吴潜序,推测鹤山集温阳本开刻于淳?v 十二年,完成时间当于其知温州时。故“温阳本”实乃“温州本” ,温阳或指温州之北。既然鹤山集确曾于淳祜十二年魏克愚知徽州时在紫阳书院刊刻,那为何只在魏文彝的师友鹤山雅言序中记载,别处并无刊刻地点记载呢? 桐江集记载: 昔在淳?v 六撰之丙午岁,余时午二十,上饶韩公补为新安郡,于城南门之外肇建紫阳书院故天下称为紫阳夫子,此紫阳书院之所以建也。后三十年乙亥、丙子之间戍将李铨以北兵将至,诡曰守城乏材而毁之。祭器书版荡为乌有。 这段话是说紫阳书院始建于淳祜六年(1246 年) ,三十年后的乙亥、丙子年间,即南宋恭宗德?v 元年、二年(1275 年、1276 年) ,由于战争被毁,文物、书版荡然无存。由此推测, 鹤山集原刻板或毁于此时,故后世鲜知其始刻于紫阳书院。 综上分析,魏了翁鹤山集温阳本于其次子魏克愚知温州时刊刻完成,实乃“温州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