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0805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女》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静女》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静女》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静女》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静女》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女》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女》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论语 记孔子的话说:“不学 诗 ,无以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 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下列有关

2、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篇,古称“诗三百”。 B、“风、雅、颂”是 诗经 中的三个部分,“赋、比、兴”是 诗经 的三种表现手法,后人把二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 诗经 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 。“风骚”是指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泛指文学。 D、 诗经 又简称 诗 , 尚书 又简称 书 ,“五经”是指 诗 书 礼 乐 春秋 D 诗 书 礼 易 春秋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3、静 女 诗经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检查预习 积累字音 邶 姝 隅 见 踟蹰 娈 炜 说 怿 归荑 t 洵 诵读方法: 四言古诗一句有两个节拍,读时注意诵读节奏,节拍处应注意停顿。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 教学目标 】 1、了解两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2、了解 诗经 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4、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 教学重点 】 介绍有关 诗经 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 教学难点 】 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 课型 】 精读

4、课 【 教学方法 】 诵读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教学过程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基本解读 静女 是一首情歌。通过对一对青年男女在城上的角楼上幽会时活泼欢快的情景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 进入诗歌意境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场景 、 事件 、 心理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邶风 静女 译成一首新诗 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对此诗曾作了极为达情传神的今译,现录如下供你参考: 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幽静的姑娘长

5、得俏,送我一只红管箫。我爱你管箫颜色鲜,我爱你管箫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讨论题 : 1、“静女”到底静不静? 2、“匪女之为美”能改为“匪其为美” 吗? 3、如果你是男主人公,对于“彤管”和“荑草”,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诗中如果安排女子出场,效果好不好?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1、“静女”到底静不静? 1、不静。“爱而不见”见其 调皮 因为这是无题诗的一种形式,它是取诗的第一句中 前两个字命 名的 一是女子躲起来,在男子看来

6、是娴静的;二是这男子已经被 迷 得不知道审美标准了。就用“静”来代替理想的称呼。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2、“匪女之为美”能改为 “匪其为美”吗? 2、如果是第三人称,那说明男子离那草很远,那他对静女的爱也有距离了,如果是用第二人称 ,用 呼告 的手法 ,好象爱人就 在眼前,便于倾诉 。( 如魏巍 我的老师 中突然改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更能表现我对静女的 热爱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3、如果你是男主人公,对于“彤管”和“荑草”,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彤管” ,乐器,买来的,不是很辛苦。荑草是 她

7、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 物微而意深 ,普通的小草也 “ 洵美且异 ” ,在我们看来,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 追求内心世界 的结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4、诗中如果安排女子出场,效果好不好? 4、(主要是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不出来好的,便于想象,什么样的脸蛋,什么的眉毛。尽管往美出想。一出来就没想象余地了。同时,不让男的多等一会,这感情就浅薄了。( 氓 的教训)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2008湖北省 21题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 ,前面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

8、 ,请续写后两个。要求:按照诗意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 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 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 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 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 镜头二: 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的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_ 镜头四: _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2008湖北省 21题 :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 ,前面两个镜头的

9、脚本已写出 ,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按照诗意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 40字。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场景 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 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 : 秋日湖上,波光粼粼。 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 镜头二 : 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的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无端隔水抛莲子,_

10、镜头四: 遥被人知半日羞。 _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续写参考 镜头三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镜头四 :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羞惭了大半天。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第 1 小题参考答案: 说 :通“悦”,喜爱。 女 :通“汝”,你。课文中代指“彤管”。 归 :通“馈”,赠送。 注意 :“说”、“女”、“归”的通假用法。 涕 :眼泪。 注意:“涕”不能理解为“鼻涕”。 贿 :财物。课文中指“嫁妆”。 注意:

11、“贿”不能理解为“贿赂”。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第 2 小题参考答案: 见:图穷而匕首见 (出现) 见(露出)原形 即:若即(靠近)若离 不即(靠近)不离 尔:尔(你)虞我诈 出尔(你)反尔(你) 爽: 屡试不爽(差错) 毫厘不爽(差错)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三幕话剧: 诗经 邶风 静女 资料来源:网络 先秦时,诗、乐、舞不分家。载歌载舞,先秦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千载之下,让我们在时空隧道里乘风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领略 诗经 邶风 静女 中那馨香的约会吧!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物: “我”:男青年 阿康 扮演者: _ “她”:静女 丽丽 扮演者: _ 旁白 : _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64723079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时间:月儿初上 地点:城之角楼 旁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