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883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公社】!764723079文化经典阅读模拟试题厦门六中 杨书松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选自论语颜渊)【注】 偃:仆倒,倒下。(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孔子用“正”字铨释“政”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

2、责他“杀无道”以“就有道”,必将导致“民免而无耻”。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2)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3 分)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 各言 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 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 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选自 论语 公冶长)【注】 盍(何不。伐:夸耀,自夸。 施:表

3、白。(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孔子引导弟子颜渊、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显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怀抱。B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语文公社】!764723079C在师生对话中,三人志愿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讲话鲁莽,只讲朋友义气,境界最为低下。D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志向更加高尚。(2)在这场师生对话中,颜渊的志向反映了怎样的品格?(3 分)答: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

4、,回答问题。(6 分)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 里仁)【注】 终食:吃 顿饭的工夫。造次:紧迫,仓促,急迫。(1)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

5、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的最高境界。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3 分)答: 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孟子曰:“无或 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 告子上)

6、【语文公社】!764723079【注】 或:作“惑”字用,不明了,可怪。无或:莫怪。 援:取。为(作“谓” 字用。与(疑问助词。(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国家推行仁政是这样,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心猿意马,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悔弈”两个譬喻,奉

7、劝君王对贤士的雅言应专心听取,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2)这段论述中,孟子对于为学提出了什么主张?(3 分)答: 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齐人伐燕。或问曰:“ 劝齐伐燕,有诸?”曰:“ 未也。沈同 问 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 为天吏 ,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 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 。彼如曰:孰可以 杀之? 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 今以燕伐燕,何为劝 之哉?”(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注释】 沈同: 齐国大臣。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

8、的一项是( )(3 分)A齐国讨伐燕国,是战国中期的一项重大事件。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民众因此遭受苦难,所以是可以讨伐的。B孟子指出,讨伐燕国者必须施行优于燕国的政治措施,否则,伐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C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齐人身为天吏,替天行道,可以讨伐燕国。但如果让燕国人讨伐燕国人,则不值得鼓励。D孟子认为,礼乐征伐这样的大事,不是谁都有权力去做的,因此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样暴虐的同为诸侯国的齐国去讨伐燕国。(2)孟子是认为燕国可以讨伐,杀人犯可以杀掉么?为什么?(3 分)【语文公社】!764723079答: 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景春曰

9、:“公孙衍、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 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 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 诚:真是。 熄:同“息”。他 们不活动,则天下平息无事。冠:男子承认后戴的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开始戴上承认的帽子;命之:主持典礼,给予训词。女:同“汝”。淫:乱;移:变;屈:挫抑。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

10、威武不能挫其志。(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B孟子认为,公孙衍等人只会迎合国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D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3 分)答:

11、参考答案:1(1)B(孔子反对“杀无道” 以 “就有道”,而没有 谴责季康子之意。)(2)孔子回答季康子为政,强调为 政必先正己,以身作 则;为 政以德,切不可依恃刑杀。2(1)C(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谊,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2)颜渊富于德性修养,乐意发挥 自己的才干, 为大众服务 ,而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具有肯奉献而又 谦虚的美德。【语文公社】!7647230793(1)D(“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 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 丧”错。孔子是说,君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泰然处之;在失意时,也不颓丧、怨叹。 顺利时要依靠仁而成功,失意时要依靠仁而安定,而不为

12、环境所左右。)(2)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 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 获取, 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 贵。4(1)B(孟子的“一暴十寒” 是 说君王整天被群小包围,被谗言所蛊惑;每隔十天、半个月才好不容易偶尔会见智者,这 是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2)孟子主张为学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而不能一暴十寒。5(1)C(孟子认为,只有天吏可以讨伐暴虐的燕国,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样暴虐的齐国去讨伐燕国。)(2)不是。孟子认为要讨伐不义 的诸侯,必 须是“为天吏”,要杀掉杀人犯,必须是执法部门的人。孟子在这里提出的 实际上是一个法治问题。6(1)C(“在行冠礼时,不怕威 胁,

13、不受利诱”错。原文是说:丈夫(古代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要对他有所教导。)(2)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个人的志向和操守,即一是要有 “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是要有为坚持这种志向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 节操守。论语语段练习双十中学 马刚耀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惟我与 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 ,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注释】舍之则藏:舍弃就藏匿,意即隐退。舍,舍弃,不用。 行三军:指挥军队。行,率领,指挥。三军

14、,古代大国有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这里指全军。 谁与:和谁一起。与,一起,共同,动词。 暴虎冯(: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徙步过河。冯,通“凭”。(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语文公社】!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C. “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的。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勇”的理解。(3 分)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樊迟问知 ,子曰:“ 务 民之义 ,敬鬼神而 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注释】知(同“智”。务:从事,致力于。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B孔子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表明孔子还是肯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承认了鬼神的作用。C.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