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8950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选修【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一、基础知识1.【题目】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箴( 信札( 涨水( 尸骸( B. 猛鸷( 似的( 佛像( 豁达大度(. 擘画() 调度( 淬火( 大模大样(. 规矩( 镌雕( 肖像( 漫无涯涘(答案】C【解析】A 项, “涨”应读“;B 项, “佛”应读“;D 项, “矩”应读“。【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竹篁 簸荡 沾鱼B棒忤 枇杷 细蔑C粗粝 擘画 萎悴D涯涘 糅到 信札【答案】C【解析】A 沾鲇;B 忤杵;D 糅揉。【考点】2、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3.【题目】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心思做坏事)B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临帖(照着字帖练习写字)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勾留(逗留)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D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手谕(指上级或尊长亲笔写的指示)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答案】A【解析】A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考点

3、】4、正确使用词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4 【题目】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是成都望江公园一副对联的上联,由于该联气势宏大,浑然天成,诗情画意,以致无人对出下联。B谢才萍是重庆涉黑团伙中的翘楚,她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开设赌场,非法拘禁,欺行霸市,无恶不作。C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 44 个汉字字形的微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舆论哗然,各方声音不绝如缕。D 华西都市报向社会征集 15 周年庆主题口号, “一城一世界,一报一华西”最终当选是众望所归。【答案】D【解析】A 项, “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可改为“

4、以至” ;B 项, “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C 项应为“不绝于耳”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5.【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机的油耗不仅大大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收难的问题,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出了深受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雅典奥运会异彩纷呈,新人辈出,许多运动员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前所未有的新记录。仅可以给患不治之症的人移植胎儿细胞,不久的将来,胚胎移植还能创造奇迹医治帕金森综合征、中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答案】D【解析】A 项“不仅”应置于“油耗”之前,再删去“的” ;B 项“克服”与“问题”搭配

5、不当;C 项“前所未有”与“新记录”重复。【考点】5、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中档题【题型】单选题6.【题目】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诗人。B昨天,我到农贸集市买了许多肉、蛋、鱼足够一个星期吃的了。C公园里的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D穿长袍的问:“这一位是?”【答案】B【解析】A 不够三项,不能用省略号;C 去掉“等” ;D 问号应放在省略号后。【考点】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棱角先生”张奚若聂晶文化名人中,张奚若是有名的“棱角先生” 。早年与张奚若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金岳霖先生,在晚年的回忆录

6、中说道:“张奚若这个人,王蒂瀓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 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彤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 ”金先生的这番话,贴切地概括了自己“最老的朋友”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万岁那是皇上才提的”张奚若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1924 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政治系主任。他是位很有个性的学者,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秉持独立的人格。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张奚若,其“海归”作风实为教授中典型。曾是张奚若学生的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这样写到:“有人流传大学里的政治系是升官

7、系 ,经济系是发财系 。于是,身为政治学系主任的张奚若执意把政治系定为政治学系,以避嫌。 ”名字一改,报考政治学系的人便多了起来。张奚若在学校的迎新会上,毫不留情地给新生泼了凉水:“如果你们来政治学系目的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国民政府不大喜欢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如果你来此的目的是想当一个学者,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4 年时问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你在此读 4 年书,可以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和读书方法,毕业后你可以独立继续钻研。 “张先生不仅对新生严厉,就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也照样不留情面:“毕业后希望你们能继续研究政治学。为了生活自然要找工作,那么可以教教书。最不希望你们去做官。 ”张奚若先生的话

8、,严厉是够严厉,但也是对学生们最恳切的忠告。当然,张奚若并不只是严师。何兆武先生这样回忆道:“张先生有时候发的牢骚挺有意思。 ”让何兆武先生印象最深的是张奚若先生的那句感慨:“现在已经是民国了为什么还老喊万岁?那是皇上才提的。 ”“蒋介石应该下野”无论是做学者,还是当政治家,张奚若都是一身正气,直言不讳。他的出现,让政府、让国人多了一面镜子。在一次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四校联合举办的时事讲演会上,张奚若担任主讲。面对六七千名听众,他对国民党展开了猛烈抨击。张奚若说:“在报纸上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名词 ,假如共产党可以叫做的话,我想国民党就可以叫白匪 。其实白字还太好了,太干净了,他们简直就是黑

9、匪!”他还给国民党政府下了“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定论。因此,中国要有光明的前途,只能是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个人独裁。他说:“为了国家着想,也为蒋介石本人着想,蒋应该下野。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 ”在听众的一阵哄笑声中,他才正式开讲。讲演中,他说:“现在中国害的政治病是政权为一些毫无知识的、非常愚蠢的、极端贪污的、极端反动的和非常专制的政治集团所垄断。这个集团就是中国国民党。 ”1937 年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国事谈话会时,聘请张奚若参会,蒋介石对张奥若可谓是“国士”之礼遇了。但不久之后,张奚若却与蒋介石发生了冲突。一次在例行的国民参政会上,张奚若以参政员身份发

10、言,言词激烈地抨击了蒋介石的独裁和国民党的腐败。蒋介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于是打断他的发言,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一怒之下,张奚若拂袖而去。等到下一次参政会再开会时,政府给他寄来开会的通知和路费,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议,路费退回。 ”这与民国另一大知识分子傅新年在国民党大会上痛骂宋子文的“壮举”可以媲美,宋子文只是国民党的一个要人,而张奚若顶撞的可是最高元首。张先生不畏强势的正派作凤,由此可见一斑。新中国“国号”的缔造者1949 年 6 月 15 日,张奚若以民主教授的身份出席了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与会者对于新中国的“国号”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有人说用“中华人民民主

11、共和国”好,也有人提议用“中华人民民国” 。就在各方争论未果时,张奚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还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好。他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重复写上民主二字。 ”代表们就张奚若的提议又展开了讨论,几个回合下来,大家都认为张奚若的提法好,一致同意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因。于是,张先生便成了新中国“国号”的缔造者。张奚若的好友徐志摩曾称他为“一位有名的炮手” ,在徐志摩眼里“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着苍苔的(岩石) 。他的身体是硬的;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意志,不用说,更是硬的”如今,张先生早已远去,他留

12、给后人的,除了为数不多的文字外,还有不尽的怀念。像张奚若先生这样有学问又有独立人格的人,现在我们已很难遇到。 “棱角先生”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也留在我们的期盼里。(节选自教育2009 年 06 期)7.【题目】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文章中称张奚若为“棱角先生” ,忠于事实,是对其中肯的评价,亦褒亦贬。B金岳霖在回忆录中说:“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 ”这是对张奚若的贴切而全面的概括。C张奚若一身正气,直言不讳,敢于对国民党猛烈抨击,主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D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张奚若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妥协,最终成为新中国“国号

13、”的缔造者。E在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棱角先生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也留在我们的期盼里” ,表达了对张奚若的赞颂,同时希望这个社会能出现更多像张奚若这样的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案】析】A“亦褒亦贬”与原意不符,无贬义。B 概括的并不全面。D “力排众议”和“不妥协”不准确。【考点】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难度】中档题【题型】多选题8.【题目】简要概述张奚若有哪些“棱角”?【答案】他是位很有个性的学者,敢于坚持自己主张,秉持独立的人格。在政治上他一身正气,直言不讳。他的出现,让政府、让国人多了一面镜子。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意志也是硬的。【解析】可根据文中提示性的语句,从人格、政治态度、品性、意志

14、等方面概括其具有个性的特点。如“敢于坚持自己主张,秉持独立的人格”就体现了他的人格“棱角” ,以此类推即可。【考点】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9.【题目】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本文材料运用的特点。【答案】从选取角度看:选取能表现其“棱角”的材料,突出其品质。从组材角度看: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从材料特点看:多处引用他人的回忆性质的文字或熟悉他的人的话。【解析】在选材上,围绕“棱角”从人格、政治、品性等方面选材;由“1924 年”到“1949 年” “如今”可知,按时间顺序组材;由金岳霖先生的回忆可知,多处引用他人的组材特点。故可从选材、组材、材料特点角度概括。【考点】析文体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10.【题目】你如何看待张奚若的“棱角”?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棱角先生”是张奚若独立人格、独立个性的准确概括。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张奚若,其“海归”作风实为教授中典型。给学生严厉但最恳切的忠告。敢于顶撞最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张先生不畏强势的正派作风,令人钦佩。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名和利而舍弃了独立的人格,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有个性、有棱角的人存在,这样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有希望。【解析】可结合着具体内容,从对张奚若的棱角评价和从现实的角度感悟两个方面来谈。在评价张奚若的棱角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