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937558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马晓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后进生”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学生被称之为“后进生”呢?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学习上进步较慢,考试分数偏低或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个体。这些“后进生”的形成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而且越来越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果一所学校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一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要做好,而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那么,追根溯源“后进生”的形成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一、 学生自身原因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事物

2、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研究“后进生”的自身原因是非常必要的。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 。认为智力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就强,接受新知识就较快,学习发展的潜力也就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进生”的形成是和自身的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的,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这也是造成“后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二、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可能会成就一个优秀的人才,相反,一个不好的家庭环

3、境可能会耽误孩子的一生。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所以很多孩子的家庭情况都比较特殊。有部分学生是来自单亲家庭的,父母的离异给他们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让他们心里产生极度的自卑,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还有些学生父母进城务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这些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导致孩子形成自私、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想法得不到实现就任性胡闹,导致成绩下降。还有部分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他们的言行举止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他们生活情趣低下,只顾自己享乐,这样的做法,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从而让

4、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三、 学校因素学校是一块教书育人的净土,然而在这块净土上却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例如:个别老师只关注“优等生” ,从而忽略了这个更需要关注的群体“后进生” ,使他们受到冷落,得不到老师的赏识,这让他们更加缺少了积极上进的动力。还有的老师缺少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合理指导,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可见,教育教学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沦为“后进生” 。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传播途径的越来越多,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

5、和不良文化越来越多的被孩子们所接受。学校周边的“网吧” 、 “游戏厅”的存在对孩子们也是一种诱惑。 “拜金主义” 、 “享乐主义”的抬头,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后进生”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他们也有想变“好”的愿望,他们同样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些“后进生”进行转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对这一群体开展有利的转化工作呢?一、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科罗廖夫说过:“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 能性几乎增加一倍”,我们应该让这些孩子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适时的进行鼓励,培养孩子的学

6、习兴趣。理想是学生的翅膀,是驶向成功彼岸的风帆,现在很多学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在学习中漫无目的,导致学习兴趣地下,成绩一落千丈。如果每个孩子都有像周恩来的那种“为中华之倔而读书”的宏伟壮志,我想,学生的学习会不再那么辛苦,老师的转化工作也就轻松了。二、用爱温暖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家庭或社会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使他们感到温暖,我们只要用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我们应该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思想,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在学习中不断得到

7、突破。三、家校互动,共同关注家校联动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只有对孩子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些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之间两头瞒,导致他身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时间久了,便也就形成了习惯。所以,增强家校互动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四、运用期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经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他们随机的在各个班里抽取了少数学生,然后告诉教师说,这些孩子是班里最有潜力的孩子,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8 个月后发现,这些孩子果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真的比其他的孩子发展的要快,并且性格上也变得活泼、开朗,求知

8、欲也极其旺盛,而且和老师的感情也非常的深厚。原来,这一项心理测验的名单完全是随机的,他通过自己“权威的谎言”暗示教师,使教师对名单上的孩子充满了信心,调动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 。由此可见教师的期望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我们要对他们充满希望,要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要改变“朽木不可雕也”的观念,要始终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要树立后进生也是人才的观念。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我们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让后进生也感受到同样的温暖和鼓励,也只有这样,后进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从而产生良性循环,进而完成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虽说转化工作路漫漫而修远,但我会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给予他们爱心,对他们的教育有恒心和耐心,充分点燃他们心灵中小小的火花,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就必定会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2013 年 1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