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81037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普及信息技术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尤其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出现,信息技术的教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这种“营养”上的先天不良导致不足和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本文是本人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参照我校其他学科在“新教育”模式下的成功经验,摸索信息技术在“新教育

2、”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重点介绍自己的实践和体会。【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新教育 任务驱动 探索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以来教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虽然任务驱动教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这种“营养”上的先天不良导致不足和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见了许多的困难,因此不少的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产生怀疑和批评。有些教师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任务驱动对信息技术教学还有用吗?”虽然我们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目前确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先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和分析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与

3、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更新非常快,其变化甚至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无论是软件更新,还是硬件技术的升级都非常快。就软件而言,以美国微软公司控制的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为例,更新速度就更快,当人们正在拼命熟悉DOS 操作系统的指令时,Windows 操作系统就出来了,接着从 Windows 3.X 到Windows 95,从 Windows 98 到 Windows 2000,从 Windows XP 到 Windows Vista 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人们正从刚刚熟悉的 Windows Vista 解脱出来,马上又将出来2Windows 7,人们不禁要困惑自己是不是还跟得上知识的更新。回想

4、起当年读大学时老师苦口婆心传授的知识,现在还有多少能用呢?今天也许我们传授给学生是最流行的知识,明天就如同一堆垃圾一样无用;而硬件,几乎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要更新一次,曾几何时,80x86 的机器一统天下,P, P,P的相继推出,双核、四核 CPU 不断升级,仿佛不经意间就把他们变成“古董”。随着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促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也要随着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迅速更新换代的特点,要求整个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必须跟得上更新换代后的需求。2、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知识性和技能性合二为一,同时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

5、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除了注重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另外,从信息技术学科基础建构而言,数学和物理学科是其基础支撑点,因此对学生在数学和物理学科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些显著特点必然要求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要与传统的其他课程不一样。如果我们从现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不难发现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那就是“任务驱动”,许多教材的编者都声称自己编写原则就“任务驱动”,因此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从一开始就使用了“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如果只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本身存在的很大的问题,如果教师把“任务”当作外在的、孤立的静止物,把学习

6、当作教师通过“任务”来“驱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独立的任务,其结果是让学生缺乏自主和自我定位的时空感,让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完全脱节。部分学生会因为不能完成任务而对信息技术学习丧失信心。结合我校“新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教学改革,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一、,构建信息技术在“新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新教育”中“构建理想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教育实验”是朱永新、李镇西等人发起,是对当今教育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回归教育本真所提出的一项教育改革运动,它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人

7、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目标追求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价值取向:3“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其中提出了新教育中提出的“四大理想”“六大行动”共十大领域,其中六大行动中“构建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结合我校其他学科成功实践经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也采用“导学稿、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导学稿中的“导”是“引导” ,主要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导演稿中的“学”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性和部分提升性的学习任务,实现部分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加强学生之间进行互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8、二、“新教育”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体实施办法:1、“新教育 ”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种实施“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能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表现最多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2

9、、基于“合作学习 ”和“ 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构建适合我校的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其实施过程是: 利用“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根据每个班的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高低,把他们分成每 46 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搭配平均。然后再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如可分为小组 1 名,中心发言人 1 名,资料收集员 1 名,技术指导员 1名等等。(其小组名称、分工名称每个小组自行商议确定) 利用“探究学习”的理论,实行“导学稿”的方式。信息技术学科的“导学4稿” 既是教师的“教案” ,也是学生的“学案” 。 “导学稿”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按照学生

10、学习的全过程来设计,要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研组内进行集体备课时,因注重导学稿编写的四个重要的环节:学生预习自学课小组交流研讨课展示提升课课内反馈课 学生预习自学课:该部分应精心设置信息技术基础性、趣味性知识,让学生熟习的本节课中基础知识。 (0.5 课时) 小组交流研讨课:提出一些“任务”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完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做,调动全组同学的积极性。 (0.5 课时) 展示提升课:在独立学习和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分别在全班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树立每个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同学都有成功感,老师根据课

11、堂推进情况及时给予启发提升。 (0.5 课时) 课内反馈课:结合文本内容,设置课内训练题目,学生在课内完成。 (0.5课时)我们从以上可以看出,一篇完整的导学稿学习过程需要 2 个课时,因此我们编写导学稿时要打破现有的教材编写方式,要根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适当把 2 个课时的内容进行整合一篇导学稿中,从而提高其效率。一般情况下可把“学生预习自学课和小组交流研讨课”纳入第 1 课时,这个课时里面,教师需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和小组内交流完成导学稿的任务。把“展示提升课和课内反馈课”纳入第 2 课时,这个课时里面,教师注重课堂调控和指导,全面解决每位学生的疑难问题。导学稿(实例):5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2

12、009-2010 学年(上)信息技术导学稿八年级信息技术(上)第五、六课课 题:计算机写作与应用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2 课时编制人:袁伟 审核人:XXXX 使用时间:2009 年 10 月学习目标: 1、 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2、 学生分小组整理资料;3、 学生对文章进行排版修饰;4、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操作,将素材编辑成一份小报; 5、 学生在编辑小报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审美理念融入其中。教学重点: 学生综合运用排版技巧编辑电子小报 教学难点: 用菜单和格式栏按钮对段落进行调整和修饰,版面设计。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机、相关素材 学习过程:一、学生预习自学内容:(第一课

13、时,20 分钟)对八年级第五、六课进行预习自学,并归纳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并熟练掌握其中的应用技巧,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可相互讨论,小组内每个成员分工学习,20 分钟后每个小组派发言人总结这两节课的知识。二、小组交流研讨课:(第一课时,20 分钟)任务:关于“国庆 60 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的资料,每个小组任选一种武器进行详细介绍。并制作成电子小报(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操作相结合,配合自己的创意设计,运用素材编辑电子小报,尽量使用本节课学习的一些技巧。三、展示提升课:(第二课时,20 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有特色的作品,通过广播教学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并请各个

14、作品的小组发言人简述自己运用了哪些技术手段。(老师在根据课堂推进情况及时给予启发提升,对版面设计、格式修饰进行适当点评)四、课内反馈课:(第二课时,20 分钟)结合每小组的电子小报,学生对于素材本身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 WPS 作为基础,对 Word的一些操作菜单和按钮能够作很多尝试性应用,如 WPS 中三维图形的绘制,Word 中艺术字、声音的插入调整技巧,特殊符号的使用方法等等。 6三、新教育”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运用“新教育”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后,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学习内容,发挥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性,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

15、基本概念和原理。每一个环节的“要求”由教师精心设计,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任务”,体现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内容应有适当梯度,教学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展部分教学内容,提高难度,倾向实用性。每个小组因分工不同,在上课或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各施其职,同学之间也相互监督,其结果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本身充满了的兴趣,而不是完全沉醉于网络游戏或玩乐之中。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另外,小组成员之间也形成“

16、兵教兵”,大家互相学习,从而使教学不再是教师“强灌式教育方式”,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参加信息技术会考成绩明显上升,及格率从原来的83%到现在的 100%,优秀率从原来的 57%到现在的 83%。学生自己也觉得信息技术学习更轻松、有趣。总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而由于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可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会非常丰富。针对我校基于“新教育”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探索还远远没有停止,特别是在互连网环境下,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和网络黒客,针对这些新情况,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也应该增加新内容。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但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参考文献】: 我 的 教 育 理 想 朱 永 新 合 作 的 教 育 学 阿奠纳什维利、沙塔洛夫 萨 其 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