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680059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十四章 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十四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十二章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宏观经济的持续和稳定的增长是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然而,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都面临着增长缓慢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等问题。十三章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建立的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十四章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家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而设计和提出的各种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纯理论分析,而是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解决宏观经济的问题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本章重点:(1)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

2、2)失业的种类与原因,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定律(3)经济周期含义与类型、主要理论(4)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 (5)财政政策(6)货币政策习题1、 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奥肯定律、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工资粘性、价格粘性、菲利普斯曲线、滞胀、经济周期、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增长2、单项选择题(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2)某人因为纺织行世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B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3)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3、 A )。 A摩擦性事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4)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非自愿失业(5)下面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C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6)年通货膨胀率在 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 A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奔腾的通货膨胀 C超级通货膨胀 D以上都不对(7)根据古典理论,通货膨胀主要是( C )。A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B经济周期的结果C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

4、结果 D工会过高的工资要求和管理价格的结果(8)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是( B )。A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B实现充分就业后,物价水平的上升 C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 20000 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 19800 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 200 亿元的投资后,将发生( D )。A需求不足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10)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A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失业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C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没有替代关系 D曲线离原

5、点越来越远(1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D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C失业率的下降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12)下列各项中,( D )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A人才的合理自由流动 B规模经济C生产技术的提高 D教育事业的发展(13)我们通常用( D )来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B名义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实际消费额 D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4)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C )。A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B农产品的生产C资本品的生产 D没有一定的规律(15)导致经济波动的投资主要是( D )。A存货投资 B重置投资C意愿投资 D固定资产投

6、资(16)如果一段时间内国民收入保持稳定,那么总投资将( D )。A保持稳定 B减少 C增加 D不能确定(17)如果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增加,则净投资肯定( C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C大于零 D小于零(18)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D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改变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19)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 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20)当法定准备率为 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 3000 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 。A200

7、00 货币单位 B80000 货币单位 C15000 货币单位 D60000 货币单位(21)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 A )的财政政策。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22)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C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2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C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活动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活动D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 (24)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8、(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付 D增加转移支付。3、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T” ,错误的在括号里写上“F” )(1)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 T )。(2)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 T )(3)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扩张的财政政策。( F )(4)用来说明失业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菲利普斯定律。 ( F ) (5)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T )(6)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波动。( T )(7)GDP 被普遍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GDP 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T

9、)(8)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T )(9)财政收入政策包括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和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F )4、问答题(1)怎样从需求、供给和结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教材 P227-229(2)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教材 P224-226(1)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现实的通货膨胀都是非均衡的,对不同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影响也不同,有多、有少,有快、有慢,会出现一部分人得到好处,而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害。因此,产生了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即对收入和财富起着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说,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表

10、现在:会使货币收入和财富从固定收入者手中转移到非固定收入者手中,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同时,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而对股票持有者比较有利。经济资源配置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动,最终会使原来的资源配置状况和方式发生变动。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相对价格关系发生变化,会使有些部门资源配置有改善并趋于合理,但更多的是,不仅没有改善资源配置,反而使资源配置更不合理,从而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不稳定。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往往会使许多资源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更有利可图的非生产领域,使社会生产下降,社会经济遭受损失。产量效应。产量效应或

11、产出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领域的生产和就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一般认为,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上涨率高于工资增长率,生产者可以从中获取较多的利润,产量和就业会增加,出现产量正效应。产生产量正效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要存在闲置未用的经济资源,二是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必须是没有被预期的,三是必须在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非效率”效应。通货膨胀的“非效率”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会降低经济效率。 一是正常的经济秩序、活动原则和经济核算遭到破坏而失去有效性。二是影响社会储蓄,三是削弱和破坏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功能,四是阻碍技术革新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外贸易

12、和国际收支效应。某国出现通货膨胀时,随着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货币在不断贬值,会使得原来的汇率不能维持,不得不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值。这样,通货膨胀引起汇率变化,必然影响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产生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2)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除了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外,对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也会带来严重影响。通货膨胀会严重危害与污染社会心理。生活在通货膨胀里的公众在心理上滋生不安全的恐惧感,不安心工作,对社会和政府蕴藏着不满的情绪。在通货膨胀环境里,公众会形成一种心理错觉,认为由于通货膨胀而多获得的各种收入是理所当然的,在通货膨胀中得到好处的人也埋怨价格太

13、高,遭受损失的人倍加痛苦,从而引起各阶层都对社会现实不满。通货膨胀使有一些部门生产下降,失业增加,进而使犯罪增加,社会不安定。特别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利益再分配可以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冲突和对立,生产和就业会出现停滞和混乱局面,造成社会不安和动乱,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3)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结合实际谈谈答: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原因和影响等方面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在反通货膨胀方面,各方的观点基本统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紧缩性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首先,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

14、财政政策就是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的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税收能够压缩社会总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可以减少需求。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时出现了财政盈余,此时应该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备用。其次,可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第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商业银行用支票来支付所购买的债券,中央银行根据支票向商业银行提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会降低债券的价格,实际上就是提高了贷款利率。第二是提高贴现率。提高贴现率是指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时,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同时也会引起商业银行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第三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储备金不足,因而不得不收回部分贷款,被收回的贷款用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