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08481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9节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1 页 共 8 页第 9 节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聚焦重难点】考点 考查范围 涉及省份 命题预测评价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E 级)诗歌的内容、诗歌的主旨、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作品的情调。全国大纲卷、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卷、重庆卷、四川卷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注重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评价;重点考查诗歌的思想和内容。 【与高考对接】考点一概括内容主旨考点解说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

2、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考题展示考题 1(2012 年天津卷)(重庆卷)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渡江明张 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 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从 诗歌题目“ 渡江”可以看出,作者从渡江这一典型事件写起,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它三联中 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 键词语, 进行总结即可。答案

3、: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方法:1. 关注标题。理解诗歌内容应注意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张耒的初见嵩山中“初”就是关键字眼。6. 掌握古诗题材和主题。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2 页 共 8 页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胜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3. 关注诗歌的意象及对意象的

4、叙述和形容。诗人往往选取与心境相吻合的意象来与自己的情感相呼应,所以由意象而形成的意境恰恰准确的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考点二分析思想情感考点解说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考题展示考题 1(2012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

5、诗简析。(5 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 “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 ”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 让数峰露面,可 谓“千呼万唤 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 2 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 1 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 1 分。意思对

6、即可。)考题 2(2012 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子 规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 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有。(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 分)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我 们 可以抓住“蜀魄”“ 贪夫”“ 远客”“ 锦水”“ 花”“ 梦”“ 月”等这些承载情感的意象,然后分析对这些意象的陈述和形容的相关语句,“子规啼声凄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

7、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3 页 共 8 页切催归” 令 “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 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花瓣飘零,”“异乡之梦,月光如霜”烘托出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和思乡难归的惆怅。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1)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2)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不论倦听还是除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3)锦水春残,花瓣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了思乡难归的惆怅,(4)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8、。(5 分)考题 3(2011 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解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 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词一开篇就推

9、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 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 这其实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 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过片“更深人去寂静” 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

10、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答出心情的,给 2 分;能简析表现的,给 3 分。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方法:1关注诗歌中的抒情字眼。抒情性的字眼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张耒的初见嵩山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4 页 共 8 页中中第二句中“豁” 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

11、悦之情。2.注意辨别诗歌传达的情感类别。如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3.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考点三评价观点态度考点解说诗句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考题展示考题 1(2011 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示秬秸 1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 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 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 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 风

12、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 ,男儿有求安得 闲。注释: 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 200 字)(10 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要 结合文本首先概括出作者的 观点和态度,然后对观点态度展开评价,注意要有自己的感受。诗歌前两句极写环境的艰辛,而卖饼儿依然坚持人未行时就捧盘出户,当寒风吹起,顾不得自己衣单不胜寒,更忧饼冷。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表露观点。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

13、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考题 2(2011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惠崇 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5 页 共 8 页9

14、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 分)解析:本题考查现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干做了一些提示,要求考生根据古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对是做的理解做出自己的分析评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支持或反 对,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陈述分析。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 2 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 3 分。意思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

15、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方法:评价观点态度可以注意以下五个方法: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关乎创作年代,或关乎创作缘由,或关乎创作经过,或关乎创作背景,或奠定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关注古诗词的“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3从涵咏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诗歌意境,由此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4分析关键诗句或关键典故的含蓄义或理解义,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