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07555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学习3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学习 3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小学科学的质量【主题内涵】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为实施科学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科学教育的效果。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一节中强调:科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教师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大部分由原来的自然老师转过来,他们缺少大学理科的背景,缺少对科学理论系统的深入理解,本身的科学素养还需要提高,这往往会在课堂中体现出科学知识的

2、缺乏和科学理性思维的缺陷,导致出现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老面孔,影响科学教学的质量。改革开放之后,多元思想并存,迷信活动禁而未绝,大有死灰复燃之态势,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许多人造成思想上的迷茫,这跟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不高有着极大的关系。科学教师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力量,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如果科学教师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这将大大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可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十分迫切。发挥科学教师的作用,深入浅出的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把科学思想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合格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其中,教师本身的学识、水平十分关键,不然会误人子弟

3、,贻害无穷。【案例描述和评析】一、物体的浮力有多少师:怎么知道钩码在水中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生:把物体放到水中好像重量会变轻,说明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生:在空气中称出钩码的重量,再把它放入水中,称出重量,比一下就知道了。师:办法很好,我们来试试看。学生实验师:通过测量,钩码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了吗?生:受到了,浮力是 6 克。师:那么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呢?学生继续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 难,因为学生用弹簧秤测不出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有的小组就写上了零,有的小组写上了 2 克,答案各种各样。师: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生:2 克生:没有生:好像 3 克生:测不

4、出来师:怎么会测不出来呢?再试一次。学生在做一次,基本上把木块在水中的浮力统一到 2 克。师:木块受到的浮力应该是多少?生:2 克在这里,教师的科学知识影响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浮在水里的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木块的重量相同。这是初中科学教材上的内容,老师居然把这样的知识忘记了!而且,当学生出现测不出木块的浮力时,教师还不尊重学生的实际结果,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差错。其实是教师自己不懂的这部分的科学知识,又不知道用弹簧秤测不出浮着物体的浮力的,教师把错误的结果和错误的过程交给了学生,还让学生用实验说了一次谎话!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迫切的任务。二、“让我

5、们来做一个魔术”在科学课上,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 兴趣, 时常会把所谓 的“ 小魔术”搬进课堂。比如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拓展课上,教 师让学生做一个“ 瓶子吃鸡蛋”的实验,在导入时的教学环节如下:师:同学们,瓶子能吃鸡蛋吗?生(齐声):不可能!师:我知道你们肯定不信,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小魔术,就叫“ 瓶子吃鸡蛋”!从实施科学新课程以来,科学课上“科学味”不足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科学教师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科学是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依据,是可证实的和又可证伪的。而“魔术”是什么?魔术只是个快乐的“骗局”,是个请君入瓮的“圈套”。无论是小型的跳跃

6、的纸球,还是大型的让人群从空中消失,无一例外全是假的。在科学课上,教师把实验当作“魔术”,其根本原因是对科学本质的不理解,如果揭示魔术背后的真相,这倒是可以接受的。张红霞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第一因素是对科学性质的理解,其次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也许懂得事实性的科学知识就足够了;而对于教师来讲,不懂得科学的性质,不懂得科学与其它学科、与魔术,甚至与科学幻想的差别,就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三、从一次到十次或更多中国孩子与美国在探究时不同,往往在次数上可以看出来,在做“ 蜜蜂传播花粉”的实验时 ,要拿一个蜜蜂,用它的腿去碰花,看能不能粘上花

7、粉,中国的学生都只做一次,看一下,腿上有了,就记录了下来。而美国的孩子在探究时,往往可能做十次、二十次或几十次又如抛币实验,大人们都知道抛币后国徽一面朝上的概率是 50%,但同样的实验让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做,中国的孩子一般只做两次,最多也不过几十次,但外国的孩子可以多次重复,可以做几百次,几千次,甚至上万次。这种现象,很多中国人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可笑或浪费时间。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孩子缺少了一份较真、一份执着、一份坚韧。听听这两个事例仿佛离科学教学很远,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并不少见。如为了赶教学时间,让学生限时完成实验,或开展小组竞赛看哪组先完成,提高所谓的“课堂效率”。虽然这些知识对于大人来说

8、是“已知”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未必是“已知”的,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恰恰是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培养和科学精神熏陶的极佳时机,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我们所说的过程重于结论,这过程便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这折射出教师科学素养的匮乏。要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让活动价值最大化,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先决条件。教师在关注静态知识的同时,必须丰富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认识。四、做个问不倒的老师!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觉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的教学了,加强学习已是大 势所趋, 为此有教师提出 “做个问不倒老师” ,肯定能适应课改需求,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9、就不在话下了。的确,小学科学虽然内容并不深奥,但也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原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实需要更新和完善,对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科学教师,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有着丰富科学知识的教师一定能培养出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吗?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如果教师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一定的方法,单一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科学素养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知识不是科学素养的“唯一”,在实施教学时,要变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科学素养教育,变以课堂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转变

10、,变教师为中心为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张红霞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教师科学素养的培训就要关注以下几点:1、以科学性质的培训为中心。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理解的核心,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也许懂得科学知识就够了,而对于教师来讲,如果不懂得科学的性质、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别,分不清各种科学哲学流派的确切含义及其对科学教育、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国家的贡献、局限甚至危害就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这样的教

11、师不仅难以真正做到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寓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寓于科学史和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中去,而且可能将伪科学引入课堂。2、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与科学理性的关系。这里要避免两种极端,一是那种忽视学生学习特点的传统做法,如简单追求答案的正确性并限定完成时间,甚至过多使用竞赛的办法;另一种是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科学的方法意识和规则意识。科学探究不同于其它探究,它一方面强调“自主”,另一方面同样强调规范的方法。科学这门学问的积累性、逻辑性和经验性特点,决定了科学学习要比其它学科的学习需要注入更多的理性思维。 【问题讨论】1、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淀粉的踪迹一课,他让学生用碘酒去检测,

12、哪些食物里含有淀粉,哪些食物里不含淀粉。学生通过实验之后,回报:米饭、面包、马铃薯等实物上含有淀粉;鲫鱼、肉、树叶等没有淀粉,老师给与肯定。课后,听课的一位老师提出了问题:我们知道植物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怎么可以说树叶上没有淀粉呢?请讨论怎样解决这个提问?2、假如在科学课堂上学生提出飞碟问题,你认为怎么办? 3、除了教师的科学素养影响科学教学的质量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科学教学的质量?【资料链接】1、基础科学教师需要知道多少科学知识?对于基础科学的教师们来说,对以下三个领域进行研究似乎是一个好方法: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包括研究细胞、植物、动物、生命循

13、环、 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物理科学包括的 课题 与物质、能量和化学有关。地球空间科学所包括的主题则与地理、岩石、矿物、土壤、海洋、天气和其他与地球和宇宙的形成有关的力。当然了,科学也有一些基础的、基本的、指导性的理 论需要教师和其他人了解和熟悉。但他们不需要掌握大批的有关科学的事实、概念、理 论、原理和法则,而是应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学生如何去学习科学。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解决有一个解决方法。不要去学大量的科学信息,而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做科学。他 们必须学会怎样去观察、创造、想出新 观点、综合、分析和评价,必须能创立自己的要领性东西,自己探索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教师们不需要用大量的将要学

14、习的事实、原理和观点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在错误 意识的影响下,认为这些都是为了明天(或今天)的自下而上所必须的。孩子们所必需学会的是如何做科学。2、怎样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一)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又到山花烂漫时,主要讲的是这次科学课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我是赶上了上次课改的机遇,这个机遇造就了我、章鼎儿等一批科学老师。那么这次科学课改革,是 给我们在座的老师的一次机遇,你们要抓住这次机遇好好发展自己,为我国的科学基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所以我的下一个话题是做一名学者型的科学教师。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这次科学改革,来得迅猛,比以前几次都来得迅猛。原因是从党中央那儿抓起,

15、党中央专门开过一次教育会议,然后教育部自上而下的贯彻。就我 们这个学科来讲,始 终在改革的前列,我们在前 20 年自然课被国家领导说是走到所有学科前列的,因为那时候的语文、数学好像还不像自然改得那么大。我们已经重视让学生去动手,重 视实验教学,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研究,也就是说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自然课在上一轮课程改革里是走在前列的。这一轮“ 课改”来了,语、数的改革很大,而科学课怎么办,我们还能不能走在最前列, 给 我的一些信息,也研究了国外的一些资料,相比之下我们的科学课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地区还很落后,我们对一些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合格率很低,就是说我们的教师队伍不

16、容乐观。而语、数队伍是不错的,因为大家都重 视考试科目,就把比较好的教师搁在那里。而我们的科学课在很多地方是“搭配 ”课,是“剩闲” 课。另外好多是语、数课时不够,是配的课。有的地方是没有一个专职的,都是兼职的。所以科学课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队伍素质不高。我们拿国外的比比,发现差距还是很大。我们把国外一些先进的东西编到教材里,台 阶就大了,所以很多老 师就不适应了,就是专职老师有的一下子也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有两种,一种是教材本身编得不好造成的,教材还不成熟, 许多好的想法都放进去了,老 师就应付不来,这么多的活动,我们应付不来;有的要求过高,跟国外比我们差距太大,一下子挪过来生搬硬套又不行,这里还有跟我们国家情况相适应的一个问题。昨天我跟一个徐州的老师聊天,他说“我把你那些内容砍了,因为我弄不完”。太好了!我就希望是这样的老师,敢给我的教材开刀,哪点不合适我就不要这一块,我保留 这一块,我给挖深点,这是好老师!如果每个老师都像这样的老师,那我的教材就不愁了,为什么呢,教材很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