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04179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质量为生命, 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以质量为生命,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摘 要: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 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学校应处理好规模发展与质量发展的关系,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做精中医、做强药学、做大学校,并实施“631” 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和现代的质 量观,推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关键词:高等中医药教育 规模发展 质量发展20 世纪末期以来,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这期 间,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总体规模比过去翻了几倍,从过去的千人院校发展到万人大学已经不在少数;学科专业从过去的单一性向相关学科专业及多学科交叉渗透发展;学校类

2、型从过去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和综合性发展定位;办学规格从学院向争办大学的方向攀升等,形成了追求高、全、大的趋势。从宏 观上看,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形势喜人,学校总体办学资源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与结构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领域不断拓宽,但也同时存在某些专业规模偏大,办学条件不适应等问题;从微观上看,教育内部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相关专业 及多学科发展方兴未艾,但同时也存在着学校内涵不适应,机制不健全,定位不明确等问题,致使在有些方面水平低,质量令人担忧等。在进入 “十一五”的重要时期,科学地审视与确定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适时把握 发展的主体,正确地处理规模发展与质

3、量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每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重点与关键。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精中医、做强药学、做大学校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对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定位。高等学校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一个核心,三个基本要素。一个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而言,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J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又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

4、的观念与价值所在。三个基本要素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一方面是对人的培养的全面性,学校要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学校适应社会的全面性,即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全面适应社会的需求。协调发展,就是学校要在规模、结构、 质量、效益等方面协调进步,表现在学校与社会,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学校的社会责任与学术责任的统一协调性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正确处理近期发展与未来发展,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近期价值与远期价值的关系。通过现实价值以追求理想价值,立足近期价值放眼远期价值。当两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时,不应只顾现实而放弃理想,或只追求近期而采取有害

5、远期的价值行为。由此,高等学校发展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科学发展,才能进行教育观念、思想、目 标、制度、模式的全面 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普遍设置的中医学类专业,社会适应性因不断地扩大规模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从 80 年代末期平均一次就业率的 81.5%下降到现在 65%,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中药学类专业虽然整体就业形势比中医类专业为好,但也存在基础条件不足,人才培养方向单一,许多优势领域还没有开拓等问题。尤其近几年,很多综合性大

6、学和医学院校开设中药学(药学)类专业,竞争十分激烈,大有夺走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的趋势。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过去的办学中,学校发展“ 小而全”,教育的内部 结构和外部结构发育不完善,特别是面对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资源不足,内涵不适应,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定位与发展思路需要依据社会现实进行科学的梳理等等。由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在“ 十一五”的重要发展期间,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我校通过“十一五 ”发展定位 论证,在学校 “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提出“做J3精中医、做强药学、做大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基本 发展举措。做精中医,就是坚持中医类专业在中医药院校中的主体性地位,把中

7、医类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精髓和核心专业,使中医类专业真正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要坚持中医类专业是精英教育的思想,把发展中医从数量发展转移到质量发展上来,紧紧抓住提高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为重点,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医精品人才。为此,必须整合近五十年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推进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内涵的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树立精品意识,在内涵建设上以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为目标,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

8、等示范性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名医、名师,为做精中医奠定基础。同时,要在总体上减少中医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中医人才培养层次上压缩中医本科招生规模,扩大长学制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留学生教育,以中医精品人才占领市场,以高质量、高素质中医人才求得社会信誉,求得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做强药学,就是根据市场对药学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比较优势与可能,进一步调整、扩充药学类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结构和内涵建设结构,不仅要打开中药学专业体系,而且要扩大与中药学专业相关的(包括药学)学科专业,发挥比较优势、抢占市场、先胜一筹。要不断加大对药学教育的投入,在基础设施、教师队伍配备、实验教学改革

9、和实验设备水平上赶超一流,保障药学教育的比较优势地位,努力推进药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我国中药(药学)事业随着 WTO 的引入,社会市场呈现多元化的需求结构体系,药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在人才培养层次, 类型结构,提高质量上等加快改革和发展,主动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做大学校,就是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的思想的具体实践。要通过增加新学科专业、做大办学规模等,增强学校对社会的全面适应性和办J4学活力,在实现学校从单科性学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的同时,实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的多样性优秀人才的办学目的。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中医药科技工作等,做大学校的学术发展力量和科

10、学研究成果,在夯实学校的内涵基础,坚实发展根基的同时,实现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提高学校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要通过中医药院校的大进步、大发展,做大中医药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贡献。二、实施“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发展观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在“十一五” 期间实现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和从单科性学校向多科性学校的重要转变,使学校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自 2004 年底,我校开始实施了“631”教学改革行 动计划,即 实施“ 六项工程” (学科建设工程、课程改革工程、师资队伍建设的 1211 工程

11、、大医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工程、教学管理改革工程);加强三项建设(专业建设、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以及搞好一项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一)实施“六项工程”一是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我校力争在“ 十一五”期间再建成 2-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研究方向是前提, 队伍是基础,经费是保障。首先要花大精力,提炼中医药学科的研究方向,打破学科界限,充分预见学科发展趋势,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育学科的新增长点创新中医药课程体系;其次要汇集学科队伍

12、、组建大团队、构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采取“ 学科带头人创新 团队”的新模式,积极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创新;其三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职责,强化学科带头人的责任,实行双后备带头人制;其四要构筑学科基地,改善技术装备,汇 聚一流的仪器、设备、信息和工作空间,建设一流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共合作,促 进学科交叉渗透、 协调发 展。J5二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实施课程改革工程。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精品课程,不仅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更能促进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目前我校已有了一批国家、省、校级精品 课程,今后还将

13、对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力争在“十一 五”期间建成 60 门较高水平的校级精品课程,10 门省级和 5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三是以人才强校战略为重点,实施 1211 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胆创 新人才工作思路。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构建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使其成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力量。特别是对一些急需扶持的学科和必须加强的学科,更要不惜重金,招揽

14、优秀人才。要培养或引进 1 名院士,培养出 2 名国家教学名师,10 名校级名师,100 名教学优质教师。在近年至少要投入500 万用于教师队伍建设,保证这一工程的落实。四是以德育为首位,实施大医工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求我们在办学立足点上必须树立现代的人才质量观。要从培养优秀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坚持德育教育首位,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 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 优秀人才的主线,切实做好“ 邓小平理 论” 和江泽 民“三个代表”“ 三进” 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15、想。要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素质教育意识,全方位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在全面营造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熏陶。要用中医药学术新进展和现代新技术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中医药特色和时代特征。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专业素 质和身心素质建设,为实施大J6医工程打下基础。五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一环。要进一步完善“院系合一”和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职能、职责与

16、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有序的管理运行体系。要按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原则,有计划的完善实验教学功能,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改善实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投资效益。要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改革专业教学计划,课 程内容和结构,完善综合性、 设计 性实验,推进实验室开放。突出中医特色,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 临床的教学思想,实行实践教学导师制,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同时巩固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力争在“ 十一五” 期再增加 5-8 所直属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六是以全面加强教学管理为重点,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实施评教、评学、评管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程。学校各级党政一把手,各院部一把手都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不 仅要监控学校,还要监控本部门。要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加强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