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翻译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43808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翻译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上好翻译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上好翻译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上好翻译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翻译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翻译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如何上好英语翻译课摘要: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是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不断获得新知识。这种途径更为直观,更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信息时代主动参与学习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流。针对这样的时代特点,教师如何把翻译课上好, 使学生在科学性、趣味性中掌握翻译技巧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科学性;趣味性;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法探讨2000 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四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我系根据大纲的精神,在英语专业四年级时开设

2、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 ,并确定了培养目标和方向:“翻译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问题的翻译方法 ,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 250-300 字。 ”这是一个很高的培养目标,因为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他们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使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地位正在逐渐减弱。教师仅靠传播知识已满足不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有些学生对书本知识感到厌倦,对获取实践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理论的实践者,同时还要提高

3、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翻译教学要跟上这一步伐,就必须更新观念,进行改革,应该既重视传统教学经验, 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本功基础的同时,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和技巧 ,又要在翻译实践中完善和提高,使他们了解到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英语语言更加全球化。因特网上正在形成一种相当新的语言形式,电子邮件就是一种新式语言 ,它既不是信件也不是明信片,风格很随便,常常没有完整的句子。例如:MIHO in my humble opinion 依愚之见 AFA IKas far as I know 依我所知 BBLbe back later 一会儿回来RTFMread the flipp inmanual 阅读翻转页手册

4、EMLevil manic laugh 邪恶阴险的狂笑所以笔者认为英语在万维网(world wide web)将依然比其他语言更为进步,它将始终是一种科学与技术的语言。二、从科学性、趣味性浅谈一堂翻译课一般说来,学生们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是比较广泛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选材上就得丰富些,其次让他们了解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 ,在动手翻译前要确定文章属哪种类型的。如文学类、诗歌类、科技类、合同、信函类等翻译手法是不一样的。科技语言的特点是概念明确,逻辑性强,行文严谨,不涉及到时代、情景、风俗、身份、情感等问题。译文的准确性体现在严密的思维,清晰的概念以及演绎的逻辑性。而合同语言则需要译文严谨、准确、

5、概念明确。相形之下,文学语言、诗歌常使用生动的语言、华丽的辞藻,修饰色彩等。与文学语言相比 ,科技语言直译的可能性要大些。无论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确定了译文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堂翻译实践课上,笔者选择了一篇:Is There Life On Earth?(地球上有生命吗?)这是一个极其有趣的题目。地球上有人类生存这是众所周知的 ,很明显地推断出这是一篇科幻文章。该文是美国专栏作家、幽默家、现代政治讽刺之王 Art Bunchwald 所撰写的科幻文章,叙述的是金星科学家首次向地球发射了一枚卫星,之后这枚卫星就不断地传回信号及照片的故事。由于这篇文章比较浅显,对于刚上翻译课的专业学生

6、来说比较合适,但如果真正把它译好也并非易事,必须细心体会,揣摩,消化,还必须要有背景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的不同处理主要应表现在语体、体裁、文辞、句法的选择等方面上,由此他们可以彼此对比不同的译文,探讨译文的不同风格 ,教师再给出标准译文让学生进行对比、揣摩、消化,才能译出较理想的文章来。由于文章篇幅所限 ,现摘抄一些关键句子及译文如下:There was great excitement on the planet of Venus this week. For the first time Venusian scientists managed to land a sa

7、tellite on the planet Earth, and it has been sending back sig2nals as well as photographs ever since. The satellite was directed into an area known as Manhattan(named after the great Venusian A stronomer prof. Manhattan, who first discovered it with his telescope 20,000 light years ago).译: 本周金星上可谓群情

8、激昂,兴奋异常,因为有史以来金星科学家第一次设法成功地往地球发送了一枚卫星。随后这枚卫星就不断地传回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对准了地球上一个名为“曼哈顿” 的一个地区。这是以金星伟大的天文学家曼哈顿教授来命名的,是他首次于 20000 光年前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该地区。 Take a look at this photo, you see this dark cloud hovering over the surface of Earth? We call this the Consolidated Edison Belt. We dont know what it is made of, but

9、 it could give us a lot of trouble and we shall have to make further tests before we send off Venus being there.译:看看这张照片吧。看到悬浮于地球表面的深黑云吗?我们称之为“坚固的爱迪生杂物带”。我们不知道其成分如何, 但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我们需做进一步测试,才能把“金星人”飞碟派到那里去。在学生着手翻译之前,笔者先讲解了几处由于背景不同、文化特点不同而使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第一句话里作者使用的 Venus 在这里是天文学所指的“金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所谓的“金星人”存

10、在,作者却创新出了 Ve2nusian 和 Venus Being(金星人), 另外光年是天文学上距离的计算单位, 作者在这句话中故意误用本词,以求得诙谐幽默的效果,这是典型的美国式幽默的写作风格。在第二句话中,作者使用了一个固定词组Consolidated Edison Belt(坚固的爱迪生杂物带),本词是作者自创出来的又一个新词。环绕地球有一条辐射带,称为“ 范爱伦辐射带”(Van Allen Belt).而作者所使用的 Consolidated Edison 实际上是一家为纽约东部大部分地区供电的公司。它每天要燃烧大量的煤,造成污染, 在天空中形成一条煤灰带。由此可见,作者在整篇文章中

11、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了不少新词,其中大部分是根据已有的新词,加以类推而造出来的。讲解背景知识后 ,就是学生实践过程。众所周知,翻译是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课程 ,一般来说,英语基本功好的学生,翻译课的成绩也好,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完了翻译课英语还是很差。在笔者的翻译课上就出现了几种类型的学生。有些能够把“形似”基础上的“神似”辩证地结合起来,较好的地阐述出了“信、达、雅”之间的关系,并在翻译课之后写出个人对翻译的体会:“翻译是一种再创作,是如何赋予译作以魅力, 一部译作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做到了准确的理解原文,并力求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本色 ,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本民族语言的规律和习惯,恰如其分的

12、遣词造句。 ”而有些同学却不然,在翻译中出现一些问题:其一,添枝加叶,对原文不完全理解甚至有曲解的地方; 其二,对原文不求甚解,文章还未理解透彻,便急于动手翻译,结果只能逐字死译, 有时则是自由乱译;其三,一味追求华丽词句,这样必然忽视“ 信”, 即不忠实于原文; 其四,知识面较窄,对原文涉及的内容似懂非懂;其五,对翻译理论课不重视, 没有意识到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指导,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三、结论讲评就到此为止,但作为翻译课这只是谈到一个侧面 ,还远远不够,作业讲评还要继续,从中抓几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同时指定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 ,深入了解理论知识,如:美国现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著翻译科学探索 、 翻译理论与时间和语言结构与翻译等书。简而言之,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科学性的讲解翻译课,就要理论实践并重,从指定章节的译例中,围绕个别例句, 提出不同看法,与学生们共同讨论评析,并培养学生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终达到讲授此课的目的。【参考文献】1高等教育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2英语学习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1).3钱歌川.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2005,(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