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167903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读杜威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百年前,一个叫杜威的教育家通过自己的实验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的探讨。他的理论与实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并对从这以后全世界的基础教育产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一百年后,我们再来阅读他的实验报告与学术专著,仍感到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鲜活的生命力。 杜威在实验中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是分三个阶段来加以设计的:48 岁为第一阶段,8、9 11、12 岁为第二阶段,1215 岁为第三阶段。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可分为小学(6 12 岁)和初中( 1215 岁)两个阶段。如果对应起来看,杜威对第一阶段的研究可为我国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设计提供借鉴,第二

2、阶段可为我国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程设计参考,第三阶段则可对应于我国初中阶段的课程。 下面,我们就分三个阶段分别来再读杜威,并探讨他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一阶段小学一二年级 1第一阶段儿童的特点 杜威认为,第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经验具有直接性,较少间接经验;二是经验具有整体综合性,而不是逻辑分类,成为结构或体系的;三是儿童具有一些天生的需要,这是决定儿童行为与活动的动力。以下分述之。 第一,48 岁的儿童生活在个人接触显得十分狭隘的世界里,除非这种生活密切地和明显地涉及到他自己或者他的家庭和朋友的幸福,其他各种事物很难进入到他的经验里。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

3、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事物不是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是以形象、生动、具体、个别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经验中。 因此,一开始就用定义、规则、普遍的原则、分类以及类似的东西,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从逻辑上讲,这种方法的错误是由于在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思考时,没有首先让学生熟知定义和概括所需要的种种个别事实。 第二,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他敏捷地和欣然地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正如他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一样,但是他不意识到转变和中断,既没有意识到什么割裂,更没有意识到什么区分。儿童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的生活所带来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兴趣的统一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它具有儿童自己的生活

4、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儿童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把事物归了类,并不是儿童经验的事物;在儿童的经验里,事物并不是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感情上的生动的联系和活动的连结,把儿童亲身的各种经验综合在一起。一句话,已经归了类的各门科目,是许多年代的科学的产物,而不是儿童经验的产物。 第三,对儿童来说,他们天生地具有四种本能的需要,即:交谈或交流的需要、探究或发现的需要、制作或建造的需要、艺术表现的需要。这四种本能的欲望或冲动,是儿童行动的自然泉源。儿童的生长依靠运用这些泉源。 因此,如果学校的课程照搬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一上来就用一大堆远离儿童生活经验和本能需要的抽象概念和原理

5、堵塞在儿童前进的道路上,那么,“儿童接近书本时就没有理智上的渴求”,学生的学习必定是枯燥空洞的机械训练和形式分析,成为一件压抑而不是利用儿童本能兴趣的苦役,而它本来是可以利用这些本能兴趣的。“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如果不适合学生自身经验中已经激发起来的兴趣,或者不能引出具有某种意义的问题,则在理智的发展上,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种教材无法深入思维的过程,因而是无用的;这种教材像大量的废料和碎片一样,堆积在脑中,一旦出现问题,它就成了妨害有效思维的障碍物。”当然,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迁就学生的兴趣,“ 如果你放任这种兴趣,让儿童漫无目的地去做,那就没有生长,而生长不是出于偶然。” 如果学校的课程能够

6、利用这些本能的兴趣,“让儿童先表现他的冲动,然后通过批评、提问和建议引导他认识他已经做了的事,他需要做什么,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要成功地完成他所感兴趣的事,解决他自我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掌握一定的工具、方法和知识是必要的,从而将其一步一步逐渐引导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来,那么,学生将会深切地认识到所学东西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学生的学习将会是自然的、有动力的、牢固的和有效的。 2传统的错误 但是,传统上,我们的课程却往往是首先把学科内容分析为种种的逻辑成份;然后对每一种成份下一个定义;最后,把所有的因素按照逻辑公式或普遍原则,安排成若干组或若干类。这样,学生逐条地学习各种定义,逐步地增

7、加这些定义的内容,造成逻辑的体系。例如地理,在教材开始时,首先要说明地理的意义,由此将地理同其它学科区别开来。然后,从比较简单到比较复杂的单元,提出科学的、有系统的发展所依据的各种抽象名词 极地、赤道、黄道、地带, 一个一个地加以说明并做出定义;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提出更具体的事实 大陆、岛屿、海岸、海角、岬角、地峡、半岛、海洋、湖泊、海滨、内海、海湾,如此等等。 人们往往认为使用这些手段,就能把数学、地理、文法、物理、生物或者不论什么学科中的材料加以细心地复制,把它们的相似的性质输入到学生的头脑里边;而且,由于接触现成的逻辑定义、概念和分类,学生本身也就逐步地受到感染,从没有逻辑性进而也就有

8、了逻辑性。 然而,关于逻辑定义、划分、分级、分等,以及逻辑体系等等,想当然地认为能做到的事,在实际上都不能兑现。这种号称“逻辑的”方法造成了不良后果,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反动。三种典型的弊端因而产生: 第一,这种从外部提供的课程与儿童已经看到的、感受到的和爱好的事物缺乏任何有机的联系,学生对所学习的东西只有一点点理解,使成为单纯形式的和符号的、僵死的和贫乏的东西,单纯依靠纯粹的记忆和机械的陈规旧套; 第二,动机的缺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有着漫不经心和因循拖延的习惯; 第三,即使是用逻辑的形式整理好的最科学的课程,如果以外加的和现成的形式提供出来,在它呈现到儿童面前时,也失去了这种优点(你把

9、他需思考的一切都替他做完了,你还要他去思考什么呢?他所能做的一切就只有记住教科书中预先排定的这些学科内容了);儿童的推理能力、抽象的和归纳的才能没有充分的发展,并且厌恶智力的运用。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就是因为:严格的逻辑形式实际上体现了专家、内行者所取得的结论。传统的教材上的定义、划分、分类等是把专家们取得的各种结论加以浓缩提炼而成的,这是把内行专家的终点当成初学者的起点,是极不合理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它忽视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 3新的理念 因此,课程必须利用学习者本能的各种需要或兴趣,以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经验准备作为起点(对于年幼的学习者来说,课

10、程“应当尽可能地以学生直接的亲身经验,作为统觉的基础” ),把新的种种事物和事件同较早的种种经验理智地联系起来。 学生应该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但不是作为与学生的本能需要或兴趣不相干、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分离的东西,孤立开来作为外部强加的东西来学习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被感觉到需要” 、作为学生的行动之必需来加以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加以学习的。 实际上,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社会生活经验和学生兴致勃勃地从事的各种活动,与要求学习的学科知识,两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真实的、自然的联系 一方面,各个学科知识广泛、普遍地应用和渗透于日常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学生交谈、探究、建造、艺术表现的

11、本能需要为各种知识的应用(语言的运用、数学的运用、自然社会知识的运用、艺术的运用等等)提供了大量真实自然的机会。但是,学生自己是认识不到这种联系的。而学校课程要做的事就是要阐明这种联系,解除对这种联系的限制不是靠引进按学科逻辑体系展开的一系列专门学科,而是通过使这些真实的、自然的、普通的联系纽带富有生气来将二者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联系,启发学生认识到,比如地理知识,不过是他们每天看到、感受到和接触到的事实的更正式、更正确、更明确的说明。没有充分利用儿童本能的需要或兴趣这些天然的资源却去压制、压抑它,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校外经验中固有的种种可能性,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儿童的活动或作业所具有

12、的种种教育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科知识具有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并成为必需的工具;也没有充分利用作为人类文明结晶的文化知识去拓宽和发展儿童的需要或兴趣,去改组和改造儿童的经验,从而促进他的生长、增强他的能力;不是努力地去揭示、阐明和利用学科知识与儿童的本能需要或兴趣、与儿童的已有经验、与儿童的活动之间存在的大量真实、自然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却强制儿童按学科的逻辑体系一上来就进行概括的、抽象的知识学习,结果使学科知识成为远离儿童的本能需要或兴趣、脱离儿童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与儿童的自我活动不相干的空洞无用的无意义音节,同时使儿童的需要或兴趣漫无目的地四处乱撞,使儿

13、童的经验和活动停留在粗糙肤浅的水平上。这就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儿童在校时的生命的浪费和以后由于在校时不恰当的和反常的准备工作所造成的浪费。”一切浪费都是缺乏组织、彼此隔离的结果;组织不过就是使事物互相联系起来,使它们运转得容易、灵活、充分。“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总之,课程应该利用儿童的需要或兴趣,从现有经验的范围内,选择那些有希望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的事物或活动,这些新问题能激起新的观察和新的判断方式,从而扩大未来的

14、经验的范围。这种经验和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又为所有的未来的学习提供了起点。下一步是将已经经验到的那些东西累进地发展为更充实、更丰富并且也是更有组织的形式,即逐步地接近于提供给有技能的、成熟的人的那种教材形式,从而逐渐地把学习者引向具有科学逻辑体系的经验。 因此,进入儿童的现在经验里的事实和真理,和包含在各门学科里的事实和真理,是一个学习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课程教材编制者应认真研究“介于儿童的现有经验和这些科目的更为丰富而成熟的东西之间的各个步骤。 从儿童的现在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为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 课程的组织就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这些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5、,以此为依据来设计课程的组织。 4新的设计 杜威认为第一阶段(48 岁)应通过活动或作业(occupations)来组织课程,儿童通过活动或作业学习,即“做中学” 。在这个时期,学校生活和家庭邻闾的生活的联系特别密切。儿童主要从事直接的、社会的、外向的活动,忙于做事和说话,所学的是怎样做,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因此,相对地很少进行理智的阐述,有意识的思考或掌握专门的方法。但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儿童能够担负的责任不断增加,各种明显的问题逐渐出现,使掌握特殊的方法成为必要。于是进入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如果我们采用与儿童获得最初经验尽可能相类似的方法来扩大儿童的经验,很显

16、然,我们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儿童没有进学校以前所学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与他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的。”因此,在第一阶段,目的不是要学生系统地掌握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远离的学科知识,从而使学校成为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隔离的场所;与此相反,第一阶段的目的是在“在学校重演他的校外经验的典型方面,使它扩大、丰富并逐渐系统化”,从而使学校与儿童所熟悉的家庭和社区(邻里)能够逐渐地、连续地联系起来。“它不过是将大多数家庭中有各种理由能够做到而只是偶然做了又做得很少的事情系统地、大量地、明智地、适当地去做”,“以继续家庭里开始的自然进程” 。但又不同于儿童所处的家庭和社区:儿童在这里与更多的成人和儿童接触,因而才能有最自由最丰富的生活;此外,家庭中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不是为儿童的生长而经过专门选择的,儿童从中能获得的东西是偶然的。因此才需要学校。 课程也不是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展开的;与此相反,是通过活动或作业来组织课程的,课程所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系列的活动或作业。这些活动或作业是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