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28433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万水学习材料马万水其人:矿山工人专家 马万水 马万水,年出生,河北深县人,年全国劳模。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 950 年 被 授 予 全 国 劳 动 模 范 称 号 , 第 一 、 二 届 全 国 人 大 代 表 。年马万水在北京隆顺油柴局当学徒,年在北京门头沟煤矿当矿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迅速发展钢铁生产,国家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懂矿山技术的干部和工人到矿上工作,当时在北京门头沟背煤的马万水被选中,成为新中国的煤矿工人。马 万 水 1949 年 来 到 河 北 龙 烟 铁 矿 当 工 人 。 当时年仅 26 岁的马万水进组一个月

2、后,全月掘进效率由 1.7 米提高到了 6 米。1950年 6 月,掘进 5 组以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巷道 23.7 米,创造了全国新纪录,5组被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顽强奋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马万水小组”曾于 1950 年、195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马万水事迹:简要回顾:马万水,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在 1950 年 8 月至 1960年 9 月间的人民日报上,至少 13 次被写进新闻报道的标题中。这是一个矿工的名字。在共和国创立之初百废待兴的年代,他用铁锤和钢钎,十数次改写了矿山掘进纪录;他所探索的一整套矿山快速

3、掘进经验,被推广至全国;他带出了一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团队,今天仍奋战在祖国各地寻访马万水,就是在寻访那个时代。年月,龙烟铁矿掘进五组成立,马万水任组长,并负责采掘工程的技术指导。在他的带领下,全组工人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年月取得月进尺米的好成绩,到月份,又创造了全部手工操作、独头掘进月进米的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全国新纪录。此后,该组被龙烟铁矿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年月,在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中,马万水带领小组在巷道掘进中采用风钻打眼,人工装车运输,月进米,再创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年他用水式风钻取代了干式风钻,年又总结出龟裂爆破法和空心爆破法等先进经验,并在全矿推广。年,马万水和他领导

4、的小组承担了开凿庞家堡矿第一平硐的任务。国内打平硐采用的是先打出小巷道,然后再刷帮成为符合要求的大巷道的两次掘进法。马万水反复推敲,提出了平巷掘进一次推进法,大大提高了平硐掘进速度。此外,他还研究爆破效果,摸索治理各种岩石的做法,利用岩石的节理、层理和裂隙,创造出“中间楔形掏槽法”等多种不同的“掏槽法” 。就这样,马万水带领组员们于年攀月进米高峰;年两次摘取月进米和米的桂冠;年又一连登了次高峰从此,马万水带领掘进队成为全国黑色冶金矿山乃至全国冶金战线学习的榜样。早在年,马万水就脱产当了干部,年成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但他常说:“工人,艰苦朴素就是本色。 ”年,平硐开凿,当时正因腿痛住院

5、治疗的马万水,听到这一消息立刻跑回工地,和工友们研究过断层的方案。在他的指挥下,工友们抢险支架,快速充填,各工种密切配合、紧张战斗,一鼓作气闯过了大断层。正是靠着这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年月,马万水小组再次创造了独头巷道月掘进米的全国新纪录。冶金部在庞家堡铁矿召开全国矿山建设现场会,号召把马万水小组快速掘进红旗插遍全国矿山,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再立新功。年月,马万水被授予工人工程师职称,同年被有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联合国的有关机构也曾对他创造的先进掘进技术进行专门讨论研究。马万水由于常年劳累过度,年月,被确诊为骨癌晚期,于当年月日逝世,年仅岁。他那种“永远争先进、攀

6、高峰”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马万水去世后,马万水小组扩建为马万水工程队,他们继承和发扬马万水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连续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重点画面回忆:激情成就梦想,他树起一面高扬的旗帜“煤黑子”翻身得解放,他以抑制不住的激情,投身到煤矿建设中,废墟上,他树起一面高扬的旗帜。1949 年秋天,刚刚解放的庞家堡矿,巷道倒塌,野草遍地,满目疮痍。几经敌人破坏的矿山,别说机器设备,就连一件象样的工具也没有。马万水就领着大伙,在废墟中找来几根生了锈的钢钎和锤头,砍了几根树杆当锤把,开始了翻身后的第一班生产。他以自己在煤矿练就的一气打 450 锤不换手的本领,亲自给工友们把钎传技

7、。由于没有通风设备,放炮后巷道里的炮烟久久不能排完。为争取时间多进米,马万水就带领大伙儿脱下衣服一块儿往外扇炮烟,待炮烟刚离掌子面不到几米,他们就返回开始下一茬的打眼。随着巷道的延伸,他们又遇上了淋头水,淅淅沥沥的水,淋透了工友们的棉衣,浸透了工友们的鞋袜。马万水看着心疼,跑到伙房借来三条麻袋。当土“雨衣” ,又从山上拨来一捆蒿草,让大伙垫在鞋里,便又有了“土胶鞋” ,他自己则什么也不顾,穿着湿透的棉衣,干在淋头水最大的地方。后来,1950 年 3 月,五组受到集体奖励,马万水也被评为龙烟钢铁总厂一等功臣,到 1950 年 6 月,五组以手工月进 23.7 米的成绩,创造了第一次全国黑色金属矿

8、山掘进纪录。坚韧不拔,他在没人走的地方他走出了一条路1954 年,马万水和他领导的小组承担了开凿庞家堡矿第一平硐的任务。当时,国内打平峒采用的是先打出小巷道,然后再刷帮成为符合要求的大巷道的两次掘进法。马万水反复推敲,提出了平巷掘进一次推进法,大大提高了平峒掘进速度。除此,他还研究爆破效果,摸索治理各种岩石的作法,利用岩石的节理、层理和裂隙,创造出“中间楔形掏槽法” 、 “旁楔形掏槽法 99、66 稀眼深孔作业法”等十多种不同的“掏槽法”就这样,在前人没有留下足迹的地方,马万水走出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带领组员们于 1951 年创出了月进 5l 米全国掘进新纪录:55 年攀月进 128.5米

9、高峰;57 年两次摘取月进 150.1 米和 170.1 米的桂冠;58 年又一连登了四次高峰艰苦朴素、 “永远争先进、攀高峰”等优秀品质影响深远马万水常说:“工人,艰苦朴素就是本色。 ” 早在 1952 年,马万水就脱产当了干部,54 年已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 年底,已是采矿部副主任的马万水在活地上亲自开钻打眼。困了歪在机房打个盹,饿了啃几口凉干粮,就连爱人生小孩,他都顾不得上井去看看。1957 年,850 平峒开凿,当时正因腿痛住院治疗的马万水,听到这一消息立刻跑回工地,来到断层区细心观察,和工友们研究过断层的方案。在他的指挥下,工友们抢险支架,快速充填,各工种密切配合

10、、紧张战斗,一鼓作气闯过了大断层。1961 年 8 月 12 日,年仅 38 岁马万水病逝,癌症夺走了这位工人阶级优秀分子的生命,但是他那种“永远争先进、攀高峰”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五十年来,已由当初 18 人的马万水小组发展到现在 2000 多人,产值几亿元的马万水公司,这支队伍从塞外燕山到西北戈壁,从祁连山脉到长白山下,从中原大地到雪域高原,转战南北,足迹踏遍祖国四方,在老组长精神鼓舞下,他们不仅以独头月进 1403.6 米的成绩,攀登了全国黑色金属矿山平巷掘进第二十次高峰,并且由单纯的矿山井巷掘进转入铁路、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的施工,成为了一支有着高科技含量的综合型大型施工企业

11、。马万水贡献:1、1950 年 9 月,马万水小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集体,马万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国庆观礼。毛主席、周恩来和他亲切握手,祝贺马万水小组取得的好成绩,并勉励他和小组全体同志当好国家主人,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听了毛主席的话,马万水倍受鼓舞,决心再创新成绩,作出新贡献。从此,马万水带领小组克服了种种困难,几乎年年攀高峰。2、1951 年 6 月,在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中,马万水带领小组在巷道掘进中采用风钻打眼,人工装车运输,月进 51 米,再创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3、1952 年他用水式风钻取代了干式风钻。4、1953 年又总结出龟裂爆破法和空心爆破法等先

12、进经验,并在全矿推广。5、1954 年,他们开凿 1080 平峒时,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 ;开凿 1850 平峒时,遇到了“流沙大断层” ,他们又创造了“打撞楔法” 、 “深坑作业法”等。6、1958 年曾先后 4 次刷新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高峰。7、1960 年 1 月,马万水小组再次创造了独头巷道月掘进 435.91 米的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冶金部在庞家堡铁矿召开全国矿山建设现场会,号召把马万水小组快速掘进红旗插遍全国矿山,实现矿山建设的高速度,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再立新功。8、1960 年 4 月,马万水被授予工人工程师职称,同年被有

13、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联合国的有关机构也曾对他创造的先进掘进技术进行专门讨论研究。在以后的十几年中, “马万水小组”顽强奋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 “马万水小组”在不断创新中壮大。小组刚成立时只有 18人,后来增加到了 100 多人,先后进行了数百项工艺技术革新,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最高纪录。9、1965 年马万水小组扩建为马万水工程队。1972 年邯邢钢铁基地大上时,成建制调入邯郸华北冶金建设公司,10、1999 年被扩建为马万水分公司。他们继承和发扬马万水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连续 20 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被冶金部命名为 “开发矿业的

14、英雄掘进队” 。11、2008 年,马万水分公司完成施工产值 1.1 亿元。 12、最早重视职业病,大力推广掘进新工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凿岩机具的不断改进,矿山又陆续增添了风动支架、电动装岩机、风动装岩机与合金钢钻头等新式机具。为了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在地下矿山普遍推广湿式凿岩、机械通风等新方法。但开始也经历了一番周折。尤其是推广湿式凿岩时,由于工人们习惯于打干眼,搞湿式凿岩,稍不留神泥水就喷到脸上、衣服上;掌子面被凿岩机喷出的雾汽笼罩着,工作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有的人嫌麻烦,仍然偷着打干眼。 马万水看到后,又气又急。他一方面反复给工友做思想工作:“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不能为了方便不要命

15、!”一方面又整天盯在现场,手把手地教工友们如何掌握湿式打眼的技术。这样,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马万水荣誉:1950 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0 年、1959 年“马万水小组”两次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1960 年被有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他和他的战友们几十年来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攀登新高峰,在 1960 年被有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马万水作为一个普通工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带领全组工人先后 12 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的最高纪录,将挖矿的掘进功效提高了 43 倍,吸引了联合国有关机构对他的先进技术进行专门研讨。马万水为

16、中国第一代全国劳模,他的塑像现矗立在邯郸光明北大街中国华冶公司大门的南侧。马万水精神激励着华冶员工再创辉煌。2005 年,大型党史人物栏目永远的丰碑介绍了马万水的事迹。2009 年 9 月 16 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马万水同志半身铜像落成揭幕。座落在北京易庄高开区的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办公楼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红旗招展,鲜花林立,礼炮、军乐齐鸣,办公楼大厅中央摆放用红绸布覆盖的刚刚落成的马万水的半身铜像,大厅中央的墙壁上镶刻着原中顾委委员薄一波的题词“发扬马万水精神,新时期再立新功” 。2009 年当选为 100 位感动中国人物。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双百”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