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854529 上传时间:2018-01-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系科技界与受众的纽带。大众传媒通过 信息这个载体实现了知识的大量复制和 广泛、快速传播促进了科技知识的交流、 普及和共享。媒体通过与科技界的沟通和 合作。对已有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进行 “二度创作”将其传播、普及到广大受众。 转化为国民素质和现实生产力。在科学与 受众、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媒体的 责任不仅是缩短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知 识落差,将科学知识、精神、思想和方法传 播给广大受众:媒体还有责任将科技界的 需求、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反馈给政府,将 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 伍正兴王章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传媒技术的 迅猛发展科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作用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主导作用日益 突出

2、现代传媒的功能逐渐多元化和专业 化,在科技传播和普及中所发挥的作用也 越来越大。大众传媒是面向公众传播和普 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 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的重要工具、方 式和渠道。认真总结和分析大众传媒传播 与普及科技的基本特点,是我们把握科技 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化解科技传播存在的 困境、做好传媒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中介性 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是由“信息的产 生一加工处理一传输一接收一利用”等环 节组成的,其主要传播方式是大众媒介。作 为政府面向社会传播科技的载体和媒介, 公众对科学的疑问、见解反馈给科技界。 以求得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科学家的正确 解答。-j-l,y,说,大众传

3、媒本身并不产生新 知识,但它却是新知识传播的桥梁,是沟 通科学家与公众关系的中介。 二、公益性 科普法明确规定:“科普是公益事 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科技 传播与普及工作也是一项促进公众理解 科学、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公益 事业和“民生工程”。旨在生产或提供具有 公共利益或效用的科普“公共产品”与“准 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众需要及其对 社会公共利益的追求具有明显的公益 性。这里,虽然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 具有公益性,强调的是它不能以追求利润 安徽科技 If ANHUI SCIENCETECHNOLOGY 最大化为其最终目标而是以提高国

4、民科 学文化素质为宗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不允许大众传媒机构不营利。目前,我国 大众传媒整体上已处于市场经济的竞争 环境中。因此。其科技传播工作也常带有 一定的文化产业属性。适当地引入市场化 运作方式,如发展科普出版产业,也是促 进大众传媒做好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的 有效途径。 三、导向性 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以其信息 的广泛性、包容性、权威性和极强的渗透 性营造出的科技信息环境和舆论氛围,会 极大地影响当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 面。不断地引导和改变着公众的价值观 念、认知方式和行为意向,使人们逐渐树 立起科学意识,用科学的知识、精神、思想 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指导其行动,同 时也促使人们对

5、科学在现代经济发展和 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作出新的认识和 判断,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科学、学-j和 运用科学、尊重科学工作者及其创新成果 的健康文化风气。因此大众传媒对民众 的心理、信念和态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 用。 四、高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迅猛发 展,媒介形式不断组合和创新,媒介功能 日益强大,信息传播效能不断提高。在这 方面,电视、互联网的作用尤为突出。 在中国。电视台数量(2OO0多个)和观 众的数量(12亿多)都居世界第一,电视是 目前普及面最广、受众数最多的信息传播 媒体。电视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于一 体,具有生动直观、现场感强、传播迅捷、 覆盖面广、普及率高等特点是我国

6、公众 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2007年第七次 ANHUSCIENCETECHNOLOGY il 安徽科技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902的公众的 科技信息来源于电视。 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时代,互联网 这各新的传播媒介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 的互联网从1998年开始进入公众传播领 域到2002年底用户就突破5900万;截 至2010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 4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互联网的 飞速发展引发了传播领域的一场深刻革 命,并在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独领风骚。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具有信息丰 富、检索方便、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 是一个容量巨大、获取高效、全球联通的 “开放

7、书架”和科普资料库。 五、时代性 大众传媒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必须 与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的发展相适 应,使其科技传播的功能、观念、内容、形 式、手段、方法等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首先体现在科普观念的时代性。如传播对 象已经扩大到全体公众包括广大科技工 作者;传播方式已经从单项传播转为双向 互动。其次是传播内容的时代性。大众传 媒必须根据科技发展的状况和公众的时 代需求,及时向公众普及些新的科技知 识,传播科学思想、精神和方法,并在不同 的时期体现不同的传播重点。第三是传播 手段的时代性。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每 一次进步都会引发传播手段的根本性变 革

8、。使传播手段从图书、报刊、广播等传统 传播媒体逐步发展为“报刊图书一广播一 影视一互联网”共同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 六、大众性 首先,作为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主体, 大众传媒是一个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 群体,除了科技记者、科技编辑等专职科 技传媒人员外,还要依靠创作人员、技术 人员、科技顾问、新闻通讯社、资助者等来 帮助采集、制作和发送科技信息。其次,大 众性体现在传播受体的群众性。媒体科技 传播是一项面向全体公众的社会教育活 动,通过媒体这个桥梁和中介,能将大量 科技信息实时、快捷地传播到某个地区、 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广大受众 由于传播受 体是全体公众,所以媒体科技传播的内容 要贴近大众的需求并需

9、要公众的积极参 与。第三,体现在传播方式的经常性。提高 国民的科学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众传媒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开展经 常性、群众性的科技传播与普及活动,将 科学技术传播到生产、生活和休闲的每个 角落。 七、通俗性 科学技术属于精英文化范畴要向公 众传播和普及,就离不开通俗性。所谓通 俗性,是指大众传媒对科技信息和学术成 果进行“二次加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或直观形象的画 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深奥的 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传播和介绍给广 大公众,为他们所理解、掌握和接受。在诸 多媒体中,电视是人们获得科技信息的主 要渠道这是因为电视与文字的抽象性不

10、 同它能以生动的图像和具体的形象而体 现出明显的直观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 实感。互联网则使科技信息可以用多种媒 体方式传达。从而增强了科技信息传播的 人性化和易接受性。 八、互动性 现代传媒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 的距离他们之间已由传统媒介的单向传 输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例如,互联 网为受众提供了Flash动画技术、便捷的 检索方法和超链接的浏览方式,增强了网 络科技传播的互动性与传播媒体的多样 性,为公众营造了一个亲自参与、双向互 动的虚拟环境。由此可见,现代媒体不再 是仅仅提供形式单一、容量有限的信息, 而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技信息供公众 选择;内容上也由传统媒体的“大量生产” 模式

11、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的“自主选择”模 式,从而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 求。例如,网络科普资源的开放性及互动 性,使受众可以不受年龄、职业、财力和身 体等条件的影响以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 地上网学习并参与到科普知识的传播中 去。同时,网络提供了BBS、QQ、MSN(微软 网络服务)等信息交互平台和Baidu、 Google等文字信息搜寻平台以及BLOG(博 客)、wiK(维基百科)等网上共享空间,使 现代网络更具备了科技传播的交互与开 发功能。另外,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 与其它媒体的结合,使受众在科技传播的 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公众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兴趣、偏好和自己所能运用 的方式对科技知识和信息做出取舍和选 择,同时在参与科技传播实践的时间和空 间上也有更多的自主性。 九、娱乐性 娱乐性是大众传媒的一大特点,大众 传媒能使人和集体得到娱乐和享受,并培 养社会成员的鉴赏能力。大众传媒在进行 科技传播中的不少内容是为了满足人们 的精神生活需要,它通过用语言、非语言 和形象来传播戏剧、舞蹈、音乐、文学、体 育、游戏等艺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或 愉悦功能。科技新闻、科普图书、科教影 视、科普游戏、科学动漫、科普网站等,同 样都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孙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