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747776 上传时间:2017-12-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7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祜族服饰文化赏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拉祜族服饰文化简介一、拉祜族简介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与彝族、纳西族等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系。根据本民族长篇纪实性迁徙史诗根古叙述,该族先民于战国秦汉时期告别了繁衍生息的青藏高原,与彝族等的先民组成了“乌蛮”集团。期间,常因贡税军事反抗盟主族,而后举族迁徙。同时,部落首领为扩张也推动战争,失败后,则举族迁离。自唐起,该族一直迁徙,清代仍有局部迁徙。明清时一部分迁到了澜沧江两岸及元江沿岸。迁徙中,走得最远的,到达了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地。一九八七年,生活在金平县的苦聪人也划归了该族。“拉祜”一词是拉祜族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 “拉”为虎, “祜”意思为将肉烤香。因此

2、,在历史上该族曾是一个狩猎民族。清朝康熙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1662 1953 年 ) ,汉文中一直称拉祜族为“倮黑”或“倮黑族” ,被一些学者认为带有歧视性,1953 年 4 月,始用取自本民族意愿的名称拉祜族。拉祜人的主要居住区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山系南段,属亚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二、服饰特点1、全民性。 即服饰不因等级的不同而有区别,从上层人士到普通百姓,他们的服饰都是统一的。2、主服尚黑,饰料多彩。 不论男服女服,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部分地区也以黑或蓝为主色。女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

3、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青年小伙子多在对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们则在衣衫下衬上一件白汗衫,下摆露在统裙上面。他们认为,白色与黑色相配,象喜鹊一样漂亮。衣服本色尚黑,而装饰色彩,如红、黄、白、浅蓝、嫩绿等较为鲜艳的颜色却是拉祜族最心爱的。他们常用五彩斑斓的色线色布组成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精心镶在长袍襟边、袖口、裤子脚边、护腿套等地方,色彩丰富而不繁杂,使得衣裤衫袍呈现出高贵典雅之美。3、男简女繁。 男子服装较为单一,款式和制作也较为简单。女子无论长装短装,衣边及领、胸处,均有精致的彩色图案绣缀,更镶嵌有银泡、银吊等诸多银饰,系彩色腰带,外出或劳作均挎背包。4、

4、 上衣衩高, 长袍及脚。 拉祜族人的日常服装为男子穿浅色右衽交领长袍和长裤, 佩刀,系腰带,脚穿布鞋,头戴包头,长袍两侧有较高的开衩,领口衣襟等处用深色布条镶边,包头用白红黑等各色布条交织缠成。拉祜族妇女穿的大体两种:一种是右开襟,两边开齐腰高的岔口,衣长齐脚面的长衫。下穿黑色统裙,或黑色长裤。另一种是开襟很大,几乎像对襟,衣边缀有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只齐腰部的短衫。短衫里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统裙上面。5、喜爱光头。 过去,拉祜族男女均喜欢剃光头,但未婚女子不剃。婚后妇女要在头顶留一绺头发,叫“魂毛” ,以示男女之别。有的婚后剃光或剃掉一圈 , 也表示对爱情的专一、对丈夫的忠贞不渝

5、。同时,这种独特的发式也向世人传递着一个信息:女子已经成人,能够自食其力。现在多数青年女子已蓄发梳辫,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又是妇女美的标志,因此,许多成年妇女要将头发剃光,裹黑布包头或大毛巾。6、服装装饰性强。 女装尤其注重于彩色图案的精致装饰,且多用银泡等银饰。包边镶绣是拉祜族服装的鲜明特色。男装领口衣襟等处,常用深色布条镶边饰边。女装衣边、领、胸等处,多用彩饰、银饰(见下图右一) 。女装在缝制长袍或上衣时,先用红、黄、蓝、白、绿、黑等色布按一定比例组成各种图案,再用银泡组成相互交错的三角形图案,然后有规则地镶嵌在长袍的高领、胸围和袖口,长袍开口边

6、沿或用波浪形彩线缝合,或用三角形、长方形图案彩布拼合,拼合口用密针缝合,胸围部分再镶上银吊,有的还在衣襟上镶贝壳或植物种子作为装饰。缝制统裙的关键,更在于裙上彩带图案的绣织。因此,拉祜族女子从小就要学习掌握绣彩带的技术,而拉祜人也将刺绣技术的高低当作衡量女子是否成熟与能干的标准之一。不论是何支系,不论长袍、短衫、长裤、统裙亦或腰带、帽边,拉祜族妇女对服饰都做了精美镶绣,缀以色彩斑斓的图案,庄重富丽,精致多彩。7、多佩带背袋。 拉祜族人不论男女,均有背挎长方形的背袋的喜好。背袋不仅有盛放物品的功用还有展示手工技巧,美化服饰的的双重作用。背袋用自织的青布或各色彩线做成,袋口镶嵌数层各色花布叠拼而成

7、的几何图案,有的还用银泡或绒丝线制作,色彩鲜艳,美观大方。袋绳用色线织成,两端留有线穗。糯福、东回一带拉祜族的背袋又是用红、白、黑等多色线织成,并缀有贝壳和数个线穗和绒球(见下图右二) 。背袋既是他们的生产生活用品,也是男女共同喜爱的服饰之一。无论走到哪里,拉祜人都挎一个背袋,装上生产、生活必需品。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8、多用银饰品。 传统认为,包黑布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 (大银牌)是拉祜族妇女的鲜明特征,然而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银饰品更成为拉祜族妇女非常看重的服饰点缀。所以,现在有人认为嵌缀银泡是拉祜族服装的主要特征。这些饰品主要有,银泡、银

8、吊子、银钮扣、银手镯、银项圈、银耳环等。依拉祜族习俗,佩戴银饰越齐全的越显华贵和富有。因此,除妇女外,男子也有戴银质手镯、项圈的。每逢喜庆日子,拉祜女性,特别是青年妇女,都要身着用银制品装饰的盛装,带上耳坠、耳环,脖系项圈,头缠包头聚集在一起。这时,到处是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的景象。银饰品也是拉祜青年男女互赠的信物。9、多用黑布包头,男性也戴黑帽。 拉祜族妇女,多用长三四米的黑布包头,包头两端缀以彩色线穗,包头布垂及腰际,有的则是包大毛巾。有时,姑娘们还在黑布包头上加一块折叠的白底印花毛巾。拉祜族男性,除用黑布长巾裹头外,也戴瓜形小帽。小帽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蓝黑布拼制而成,下边镶一条较宽的,经过

9、彩饰的蓝布边,顶端不缀或缀有一束约 1 5 厘米长的彩穗或红蓝色布条垂下。有些地区穿长衫的拉祜族男子,头帕会裹成双尖菱形,外出时带尖顶竹笠上罩毛布,可代伞挡雨。10、女子多束腰,多脚统(腿套) 。 澜沧茨竹河、双江勐库、沧源、耿马等地,穿长衣、长裤的拉祜族妇女普遍束腰带;腰带多用红、绿、黄色布制作。穿长裤的妇女,冬季多数小腿都套腿套。脚统(或腿套)用青蓝布制成,长约一尺,上面装饰有用色线绣上的精致几何图案花。11、也穿邻族服装。 由于交往和同化,同汉族、傣族等簇接触比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欢穿汉式、傣式服装。邻近其他民族的,也常有穿其他民族服装的情况。12、不太注重鞋的穿着。 拉祜族男女平

10、时多赤足,也穿胶鞋或简做的布鞋。鞋上花饰少或无。三、拉祜族常见服装式样1、妇女的两种服装一种代表性的拉祜族妇女服饰是,右襟双侧开岔长衫,双侧齐腰开岔,衣长及脚背。长衫岔口及衣边、袖口,镶缀红、白等各色几何图纹的花边,沿衣领及襟边嵌数十枚银泡,或佩带大银牌。有的穿统裙,有的穿黑色长裤。另一种是对襟服饰。衣边缀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只齐腰。短衫里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统裙上。为对比鲜明,姑娘们的汗衫通常为白色(见下图左一、左二) 。穿着这两种服饰的妇女,都头包四米长的黑色包头,在包头两端缀以线穗,有的则是包大毛巾。穿长裤的妇女,冬季多数小腿套腿套,腿套两端绣有色线花纹。2、男子的两种服装男

11、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基本为两种。其一是穿无领右襟上衣和宽管长裤,裹黑头巾。其二是穿黑或蓝色对襟短衫,用银泡或银币、铜币做纽扣,缠黑、蓝色包头或戴瓜形小帽。青年小伙子多在对襟短衫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见下图中) 。3、男子的佩饰除了背袋外,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拉祜族男性还选择佩带烟盒、烟锅、葫芦、火枪、长刀等物品。右襟高开衩长衫 齐腰短衣统裙 短衫瓜帽红顶背袋 背袋四、影响拉祜族服饰文化形成的八个要素1、古氐羌服饰的影响尚黑,着及脚长袍、肥大长裤为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衣着遗风。如前文“拉祜族简介”所述,唐以前拉祜族与彝等族的先民组成“乌蛮”集团,唐人樊绰蛮书卷四记载说“乌蛮” “丈夫妇人以黑

12、缯为衣,其长曳地。 ”意即“乌蛮”男女皆穿黑色的长袍。据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1984) 民族辞典讲, “在彝语支各民族中,近代拉祜纳支系妇女可谓最完整地保留着古代南迁羌人传统的服饰” 。 据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6) 拉祜族简史讲,而古代拉祜纳支系“男女成员都曾经头梳辫子,身穿长袍” 。2 、青藏服饰的影响大襟长袍是传统藏族服装的鲜明特色,拉祜族女装中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的特点,就显示了拉祜服装的源流关系。3、地理因素的影响拉祜人主要居住在今云南省澜沧县区域,地处亚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 18.9 ,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拉祜族先民不墨守氐羌长衣长袍长裤,穿上了短衣。据云南人

13、民出版社 (1986) 拉祜族简史讲,雍正景东府志卷三载云 : “小古宗 ( 今拉祜西 , 女短衣,以带缠腰,下着麻布密褶裙。织麻布 , ”这说明拉祜族服饰已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适时调整服装,长衣短化,逐渐形成了固定模式。4、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拉祜族从传统意义上说是狩猎民族,他们曾长期处于游猎经济,女子除了要承担繁杂的家务外,还要与男人上山狩猎。简洁的发式(剃光头发) ,其实也是游猎生活的遗风遗俗(见下图左二) 。5、宗教的影响、原始宗教信仰。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多神拜物,对拉祜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影响最为广泛,即使在信奉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地区,也仍然流行原始信仰的宗教意识。基于这

14、特信仰,拉祜人在其服饰中,加入了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甲、包头与“厄莎” 。拉祜族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神厄莎创造,连妇女的服装式样都是厄莎所定,织布做衣也是厄莎所教。厄莎是拉祜人的始祖。传说,拉祜族先前没有缠包头的习俗。洪水时代,人类为逃生而钻进大葫芦,水涨葫芦高,厄莎发现后因好奇而将葫芦砍开。这一刀正好砍在一个拉祜族祖先的头上,鲜血泉涌。厄莎见状急忙解下自己的腰带缠绕在他的头上,顿时血止伤愈。自那以后,拉祜族男女都缠包头了(见下图左二) 。乙、饰纹与狗、虎等。基于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衣着、挎包上的山水、动植物和工具等图案,是拉祜族万物有灵观念的残余,拉祜人不仅禁止杀狗,忌食狗肉,狗死后按俗土葬,

15、而且还把狗牙作为服饰的装饰图案。因此,拉祜人的衣襟镶边上、背包袋中多用狗牙图案,或犬齿交错的花纹。狗牙图案应与拉祜族的狗图腾有直接联系(见下图右一) 。拉祜族自谓猎虎人的后代,是“猎虎”的民族。虎就是拉祜族的图腾,因此,虎在拉祜人纹饰中的几何形中随处可见。此外,拉祜人还以水波纹形仿照大自然中的水的自然现象,用曲纹、来表现水的奔腾湍急,利用线的粗细、长短、曲折、横竖、交叉、圆点及彩饰等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以表示自然物象和寓意图腾。、佛教、基督教的影响甲、 “佛爷服”与宗教。佛教、基督教等传入拉祜族地区之后,拉祜族服饰出现了传统服饰和宗教服饰并存的现象。 如澜沧县糯福拉祜西 “佛爷” , 佛教活

16、动时一改传统服装,穿起了白色或黄色长衣长裤,头戴有顶子的黄色圆形帽。当地人把这种服饰称作“佛爷服” 。乙、 “专用服饰”与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澜沧班利拉祜纳妇女,去教堂做礼拜时,她们大都改穿高领、高衩、右斜襟的长袍,下穿镶有美丽花边的裙子,并佩戴有银耳环、银项圈等首饰。临沧地区耿马一带的拉祜族妇女,原先佩戴银耳环、银手镯等,信仰基督教后不再佩戴。6、民族文化的影响、讲究成双成对。拉祜人说,天下万物都成对,太阳和月亮成对,男人和女人成对,水和山成对,纽子和纽口成对,为此,拉祜族衣裳上的花纹多成双成对,具有很深的寓意。、讲究图案寓意及来历。甲、彩虹状图案澜沧县糯福乡的拉祜西认为,主要由赤、黄、绿构成的彩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变的。这位少女为争取自由婚恋变成彩虹。为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婚恋,拉祜西妇女统裙上都绣上彩虹状图案。乙、五色彩带与孔雀的传说拉祜族苦聪支系中,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娜诺的孤儿与一只小孔雀相依为命。一天,小孔雀被老鹰叼走,娜诺见状伤心大哭。这时来了一个猎人。他得知情况后拉弩搭箭,射下老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