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333154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调研报告的格式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民办高校还有很多优势。那么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应该凭借这些优势鼓起勇气,从自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正视扩招,准确定位。2、练好内功,从容面对。3、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4、精心规划职业生涯,正确面对现实生活定期召开各种类型校园招聘洽谈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择业信息。校园招聘会是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组织校园招聘会,充分发挥就业辅导员在校园招聘会中的作用,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班级的做好与相应行业、相应企业、相应岗位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与服务,真正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效益。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开展各种职业

2、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培训、素质拓展训练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参谋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人事顾问服务;为学生多渠道、多元化主体就业提供方便。在毕业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渠道的分流:对于有条件继读深造的同学鼓励其晋升本科提高学历或赴国外留学;对于有望通过努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培养其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准备就业;对于学习较吃力无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加强其技能的培养争取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先就业然后边工作边加强继续进修,同时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方便;帮助毕业生办理人事档案代理、落户等手续;做好历届毕业生重新就业的后续及跟踪服务,加强毕业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

3、统工程,民办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及就业市场的情况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针对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努力开拓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以上是我本人在今年寒假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我衷心地期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中来,共同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热切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哈佛,中国的斯坦福的出现将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第3 篇:农村外出务工经济调查报告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

4、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此,县委办调研室会同县农委等部门的同志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并形成报告。一、特色劳务经济发展情况作为龙江重要的国家一类对俄陆路口岸,*县辖 6镇 102个村,农业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 万人,富余劳动力3.5 万人;耕地面积73.3 万亩,人均7.26 亩。近年来,通过境内外互动,转移、中转、吸纳并举,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xx年共转移3.38 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 98%,其中,就地转移46万人,向境外及国内大中城市转移 9200 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 73%和 27%。具体呈现以下趋向和特点。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转变。充分发挥口岸

5、中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先后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 16 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1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 1万多元。积极推进跨国投资,目前边贸企业已在境外创办各类实体 52 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资额达97 亿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装璜建筑等领域,承载农村劳动力近千人。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俄远东地区创办 13 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20xx多人,收入近20xx万元。20xx 年,

6、向俄、韩、日等地转移县内劳动力4300人,占转移总数的13%。2、转移渠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做精做强县域经济,广辟转移渠道。围绕壮大口岸进出口加工业,深入实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计投资1.26 亿元,兴建对俄进出口加工、绥阳进口锯材加工及华宇工业园区,已承载企业 37 户,26 户建成投(201X年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产,华海木业、宁城渔业、顺风松仁加工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投产,安置农民进城务工 1700 多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培养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45户,安置农村劳动力 2400 余人;绥阳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 28 户、黑木耳加工企业15家,安置农村劳动力 1000

7、多人。加速发育农村第三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经商、务工,*镇依托城郊优势,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农民 40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50%以上;绥阳镇投资 1800 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3、转移方式由输出向吸纳转变。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发展袋栽木耳4 亿袋,耳农7000余户,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18.5万亩,年产鲜品 17 万吨,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和沿边较大的出口果菜生产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

8、菜、特色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纳力。据不完全统计,4 大农业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2 万余人,吸纳穆棱、林口等周边县民工1000多人。绥阳镇绥西村 218户农民,今年发展袋栽木耳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 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 80 多万元。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中俄*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20xx余人。走出国门创建吸纳基地,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 300多个,面积达到4.5 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

9、外地民工达2500多人,来源多为吉林、山东及本省齐齐哈尔、龙江、海伦、巴彦、兰溪、绥化、呼兰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 12万元;吉信工贸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鞋业合作,投资3000万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 11 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4 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400 人,月收入均在20xx元以上。4、转移农民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转变。着眼提升转移农民素质,以县农广校为中心,利用县职教中心、劳动培训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农机驾校的师资和设施,对农村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打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协调县内26户企业与各镇签订550 余份用工协议,举办黑木耳栽培、木工、电工

10、、土木工程、俄语等专业培训班 53 期,受培训人员1.17 万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 76%。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知识、境外风俗、礼仪常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为打造外向型劳动力品牌奠定了基础。一批转移出去的高素质农民逐步从操作层步入管理层,由受雇于人变为雇人务工的经理人。俄十月区 200多个中国劳务点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为*本地农民,建成俄罗斯最具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全部直销俄市场,投入产出比 12,每人年净收入50万元。大肚川镇胜利村农民赵彦铭投入 100万元,在十月区、西伯利亚承包菜田500 亩,雇佣国内民工 50 余人,年收入超过 100万元。5、组织形式由无序

11、向有序转变。成立劳动力转移领导机构,确定镇村专人管理,对农村劳动力全部登记造册。加强埠外劳务市场对接,组织参加海林劳动力转移洽谈会,召开有60余个企业、800个民工参加的劳务供求洽淡会,安排劳动力 600余人,占总数75%。三岔口镇泡子沿村组织村民与俄十月区星火公司签定 300公顷土地承包合同,两批派出驾驶员、农业指导员98人,月工资 13001500元;分别与华宇集团、宁城渔业、绿林牧野养貂公司及建筑企业多方联系,转移劳动力600 余人,占全村劳动力6 成以上,人均月工资1000元2200元,仅此一项年可增纯收入100 万元,人均增收430 元。高安村发挥亲缘优势,主攻对韩劳务输出,村委会为

12、出国农民统一办理各种手续,全村 500名劳动力已赴韩 350多人,年纯收入高达 400多万元。制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方案及考核办法,放宽户籍管理,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办理城镇户口;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小额贷款,三岔口镇 20xx 年落实农贷资金20xx万元,其中劳务输出专项资金达320 万元,占总额 16%。二、主要成效及影响1、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20xx 年,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56 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7%,占全年人均纯收入 30%以上,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些镇村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活一方的可喜局

13、面。三岔口镇4 个朝鲜族村60%的劳动力长期在俄、韩、日从事跨国劳务,今年该镇又通过边贸公司向俄输出劳动力500 余人,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依托能人带动向韩国输出劳动力 400多人、向日本输出100 多人,人均年收入达515万元。高安村农民权仁培在俄罗斯承包了120 亩菜田和 5000 平方米棚室,带动本村 80 余名农民到境外出劳务,年收入达130 万元;当地农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务农村民留下的200亩土地,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年收入近 10 万元,实现了境外土地开发和村域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今年该村人均收入高达2 万多元,成为依靠境外输出致富的新亮点。2、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

14、动力转移带动全县4.3万亩耕地流转,有效盘活了农村人力资源,推动了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地产优势农产品的专业、规模、区域化生产。将已转移农民弃耕的土地及山场、水面、滩涂,及时进行转、卖、租,一批专业村、种养大户脱颖而出,带动发展黑木耳、烤烟、果菜、优质米、特色养殖等生产基地 30.5 万亩,其中绿色食品13.5 万亩;木耳专业村发展到98个,占行政村总数96%,辐射农户1.5万户,吸纳农民富余劳动力2 万余人,其中绥阳镇绥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镇石门子村黑木耳示范区摆放规模分别达到1200、1500、1600万袋,纯收入实现1162、1329和 2080 万元。三岔口镇幸福村农民王会仁,通过合

15、理流转土地,从 45 户外出农户手中承包了 330亩土地种植圆葱,总产达1300 吨,纯收入超过50万元。3、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依托的小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镇有了稳定职业,并购房落户,去年以来已有 1900 名农民变市民,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入城安家置业。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乡,纷纷返乡回城投资创业,又反哺了打工经济发展。进城、返乡农民共同构成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主体,助推了城镇第三产业及公益事业发展。三岔口镇农民金圣范赴韩务工多年,回乡后投资20多万元建起一流的韩式餐馆,雇工 20多人,带动全镇发展餐饮服务业 170余家。绥阳镇红旗村农民董玉

16、臣通过打工完成原始积累,现投资100 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厂,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6人、下岗职工15人,吸纳周边县民工 31 人。*镇大城子村民毕希铭打工致富后不忘乡亲,多方筹措资金48万元修建长 642米的便民路,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三、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旧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农民不会转移、不懂转移和不想转移现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内黑木耳等特色、高效产业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农民产生小富即安、看家守业等狭隘思想,不考虑潜在的发展,不愿离土创业,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甚至回流,给资源合理利用、调精做强产业增添了压力。二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脑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农民还占少数,近 90%的农村劳动力均为初中以下文化,接受过技术培训的也较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只能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更难向新兴产业转移,制约了就业结构调整,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