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207312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0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红(2005)、如果爱(2005)等传统影片也曾 有过缩编手机版向受众直投的尝试。在可预见的时间 段内,以手机电影为代表的多媒体增值业务有望从当 前的长尾时期进入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 (三)其他新媒体电影尝试 网络电影和手机电影是两种已被普遍认同的新媒 体电影范畴。除此之外,还包括植入楼宇、社区的分 众电影,与交通工具捆绑的机航、船运、车载式电 影,以及融入当今最尖端科技的“纸张电影” 等。 三、新媒体电影对传统电影的影响与改变 (一)新媒体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时空观念 美国信息传播学家和电影学家弗兰克毕佛曾 说:“电影的空间是与电影独特的时间紧密地交织在 一起的。” 在作品内部,镜头、场景、

2、段落与蒙太奇、 长镜头等手法的综合使作品可以超越现实世界进行时 空跨度的重组此时空维度清晰地延伸观众的视听 器官,使影片所讲述的事件、情感都能被明确感知。 这也是电影被马歇尔麦克卢汉归为具有高清晰度、 低参与度的热媒介的主要原因。文本外部,电影院构 建了电影的物理时空,即放映时间和放映空问。固定 的银幕比例,仪式性的观影氛围可能导致同一场次影 片中部分观众的表现、反应,如共鸣、激动、失控等, 带来“第三者效果”的放大。但在新媒体电影的传播 模式上,传统的时空观念被改变。首先,由固定银幕 和封闭场所组成的物理空间被彻底颠覆,观众可以选 择任意的放映终端和环境;其次,由于观众对电影的 操控性增大:

3、暂停、回放、跳跃甚至利用软件进行改 编,使得“电影时空”被弱化。如此一来,被麦克卢汉 定性为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传统电影的媒介属性也 发生了改变:相比于印刷媒介,它仍然具有很高的清 晰度。但银幕“一对多”的传播模式随着影片数据流 在不同网络的传递,形成了“多对多”的交互性传播。 (二)“短小精悍”的制作、发行方式影响传统 电影产业 “短”是指新媒体电影的制作均采用单元式短片 集结的模式:先确定档影片的主命题,再由两部或 两部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的短片对主题进行不同维度 的表现,最后形成统、连贯的艺术效果。一部网络 电影单元一般包含25部短片,每部时长最长不超过 45分钟;手机电影单元的组合数量相

4、对较多,有510 部,但每部时长以10分钟为限。这种单元式结构符合 信息时代效率至上的传播特质,同时也契合以年轻人 为主的新媒体受众多元、创新的生活规律和消费诉求。 “小”是指新媒体电影投资门槛低、投资额度 小。与传统银幕电影动辄“千万”为单位的资金投入 和工序繁杂的技术壁垒相比,新媒体电影几乎不存在 进入障碍。从手机、家用DVI胶片机,任何影像纪录 电影随谈 设备都能成为拍摄工具,任何人也可通过“心灵创 作” 成为导演,技术驱动一方面使“第七艺术”更 普遍、更浅明地进入大众视野,观众过去对银幕电影 的崇拜倾向和敬畏感逐渐淡化,参与性提高;另一方 面则带动了融资、广告、营销、人才培养、艺术批评

5、 等产业链环节的活跃。 “精”是指新媒体电影发行、营销多样化。前述 三十余种新媒体形式都可以作为它的信源、中介和终 端,又兼容院线、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理论上可 以达到“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 的最理想效果。十 年前,美国影片女巫布莱尔首创的网络营销早成 为佳话,近年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意、手段更带给我们 启示:亚马逊IMDB、互联影库、后窗看电影等国内外 镜像网站、论坛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共享的资源 数据库; 黑客帝国变形金刚叶问55等传统 大片通过在网络、手机、分众视屏发布预告片、海 报、优惠券等,达到宣传造势的效果。 “悍”则指新媒体电影方兴未艾的成长态势和市 场潜力对传统电影业带来的巨大

6、冲击。据中国互联网 络信息中心每年1月和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过去四年间我国网民总数已经 从2005年1月的9400万上升N2oo8年12月的298亿。 而在网络使用情况一项中, “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 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35以上 。经过简单计算即可 得出,网络电影的观众总数明显逐年增加;同样的 “创新扩散”趋势出现在手机、IPTV等新媒体领域, 并且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传统电影界所把握、认同。 (三)娱乐功能的放大改变传统审美取向 以工业化为轴心的传统电影业,秉承较严肃的竞 争、技术、商业思想,先天就缺乏娱乐气息。这里的 “娱乐”并非狭义的生产轻松、快乐的功能说,而是

7、 泛指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文化多样化、艺术差异性,包 括小人物叙事、小事件叙事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草根、 恶搞文化对精英、主流意识的颠覆等。在新媒体电影 中,传统银幕呈现的宏大叙事是被摒弃的,取而代之 的是关注个体命运,努力挖掘个性思想的平民视角。 七大艺术中,电影是与科技联系最为紧密的。只 要科技在进步,它的未来也将日新月异。正是因为新 媒体电影的出现,才将电影“请下”了银幕,使电影 回归民间。莎士比亚名作奥赛罗中有一句台词: “这是真的,网中有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而或许 在新媒体电影的视域里,这张网才刚刚铺开。 注释: 1】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互联网正式定为“第四媒 体”。手机也因日

8、益普及(信息接触人群远远超过大众传播规定的 500027)而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第五媒体”,可参见陆彩荣从 通话工具向第五种媒体演变55,光明日报55 2003年1O月31日。 【2Cyberpunk,由表示“控制论(cybemetics)”的Cyber与表示 (下转88页) L_q1lII 【l1外文艺 翟 丽江秋夜 四川蒋晓灵 暮色淡淡地散下来。出旅舍,天就轻轻地洒起了 细雨,早春一般润而不湿,犹如清新的雾气弥漫在初 秋的夜空。五彩石铺就的街面虽然粗糙凹凸,但不积 尘洼,不生杂草,经雨水润泽后熠熠生辉,让人幻想 踏着彩云,如行在天。此际,步态闲雅的人们不正如 仙人一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地

9、去游一个天上的街 市么。 远远的街灯明了,艨胧而昏黄,仿佛转眼间回到 了古旧的夜都市,让人感觉虚幻而缥缈。街市上陈列 的物品,果然是世上少有的奇珍啊!首饰、衣物、挂 件,全跟艺术有关,跟特色鲜明的古老文化积淀有 关,需要你缓下步子,慢慢的,用心来品味。没有劝 买,没有鼓惑性的推销,没有一点儿世俗的纷扰,爱 与不爱,一切随缘。 天上的街市,神仙的日子,处处洋溢着自由、多 元、落落大方的气度。 四方街热烈浪漫的际会,颇富吸引力。欢快悠扬 的葫芦丝在夜空飘荡,散发着木柴香味的篝火噼里啪 啦燃起来。奔放的拍子合着服饰各异的人踏歌起舞, “蹦蹦哒,蹦蹦哒”跳舞的圈子愈围愈大,没有 差别,没有距离,有的是

10、释放,是畅快的欢笑。气氛 欢腾而激荡,多么快乐的晚会。垂在四野的星星羡慕 得不能合眼,大树上的小鸟也停止了歌唱,屏住呼吸 渴望加入进来,羞羞答答的月姑娘,被情歌里的热辣 窘得一方罗帕遮了脸,露出半边脸儿从云袂间偷看。 不远处,大风车依然辘辘地转,吟唱着诗意而古 老的行板。大石桥边,垂柳的浓荫下,张着三两个橘 红的灯笼,放几个矮凳,饮食男女比比皆是。主人忙 着呈上各色小吃:咸鸭蛋、鸡豌豆粉、过桥米线、洱 丝面食客们轻拈细吮,细嚼慢咽,优雅恬淡,没 有红尘酒肆的喧嚣,笑影也在灯光下的树荫里变得神 秘斑驳起来,仿佛人间烟火已袅袅逸散,俨然仙家之 宴呀。 从玉龙雪山消融的圣洁之水,温柔而多情地傍街 流

11、淌。这水清冷有声,洁净无比,穿街过巷,入院过 墙,该称它是溪水、河水还是江水?哦,什么都不 是,它就是天山圣水,浇灌生活,荡涤灵魂,滋养生 灵的神性之水呵。水面色彩斑斓,有岸上绿柳墨色的 剪影,如柔软的布练静静地铺展拉长;有灯光从树与 人的间隙里投下来的影子,如油画颜料在水里融化, 融化,因偶有鱼儿摆尾游来嬉戏、争食,于是颜料被 搅浑了,水面的色彩变得有如梦幻一般,光怪陆离。 裸足的少女曳着长裙从石阶款款涉到水边,虔诚地伸 出纤纤玉手,默默许下心愿。放下河灯,然后凝视它 载着几多诚挚的期许,缓缓悠悠地漂远,漂远 月色朦胧,有情侣坐在石拱桥上,或桥耳朵边, 软软细语。一弯新月,几点星辰,两岸灯火

12、,几缕清 风,共同编织着情人的梦。甚而还有人坐在栗木桥 上,手摇扇,晃荡着双腿,似在哼唱纳西古乐? 落座在古槐树下,人家碎青石块砌成的花木小 院,我们几个人,异乡短暂的留客,听潺潺水声,看 隔世仙景,渐渐地也与周遭浓浓的气氛融合了。相 望,举盏,劝饮,趣谈,清风送爽,笙乐飘飘,尘仙 莫辨。 这“高原姑苏”,人间奇特的画境仙界,街巷分 明是凡尘的街巷,而粉壁黑檐,雕梁画栋,奇花异 卉,又恍若天上的殿宇呵。游人不觉累,更无半点 乏。脚步放慢了,话语轻柔了,心境是那么的恬适安 然。异乡人来了不想走,与雪山相伴,与圣水相偎, 与美丽和热忱共呼吸,与时尚和古典,传统和泊来相 生相长,不时与浪漫不期而遇。

13、这里原本是心灵的栖 所,神的天堂啊。 丽江秋夜,迷离瑰丽绝版珍藏的梦境。诗人徐志 摩早有同样的感叹,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挥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上接49页) 摇滚乐流派的Punk组合而成,是一个充满技术崇拜倾向、认为技 术统治文化的群体。 【3】3纸上也能看电影?传统液晶屏幕面临挑战,南方都 市报2003年9月24日。 【4】I美】弗兰克毕佛:电影艺术词典,童锦荣、黄庆译,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日日 【5】“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 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瞄】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 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 年版,第49页。 【6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注解。 【7】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m叩:wwwcnnic-Det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