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206316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卷第4期 2010年8月 广东医学院学报 J0I RNAL oF GUANGD0NG MEDICAL C0LLEGE 、b128 NO4 Aug2010 479 ClinAutonRcs,1996,6:125126 【4】刘岩,苗玉杰,刘燕娟58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 报,2006,13(8):36-37 【5】丁艳,吴皓抗精神病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 康医学,2007,19(12):1110 6刘学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6O例观察及护理 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121 【7】Allcock L M,Ullyart It,Ken

2、ny RAFrequency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n a commtmity based cohort of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04。75:14701471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 古灼和 (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广东茂名525000)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40例有产后抑郁倾向的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 照组,每组7O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检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孕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孕妇的具体问题

3、提供个性化 心理护理。分别于心理护理前、心理护理后8周及产后l周、产后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其临床效 果。结果心理护理前两组H 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后,两组孕妇于护理后 8N及产后l周、6周的HAMD总分均比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尸 l7分【 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O例。观察组 初产妇42例,经产妇28例,年龄(25545)岁,自然分娩 45例,剖宫产25例;对照组初产妇40例,经产妇3O例,年龄 (24552)岁,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3O例。两组孕妇的年 龄、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

4、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开始都进行常规孕检及健康指导。观察组除用 常规孕检以外,每周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社区护士进行 1次心理护理治疗,并对孕妇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再采用整 体护理的理念及方式,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心 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注重家庭气氛,怀孕除了生理 收稿日期:201003-16;修订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古灼和(1972一),女,主管护师。 改变以外,还容易激活其他人格问题。从决定要孕育新生命 的那一刻起,夫妻双方及家人就要关注孕妇的情绪状态,为 其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产生愉 悦的情

5、绪体验。指导家庭其他成员也要关注自身的情绪状 态,避免自己的恶劣情绪在家庭蔓延,浸染孕妇的情绪。同 时丈夫的爱护和谅解尤为重要,指导丈夫做到:开导妻子, 及时疏通妻子心中的郁闷,丰富妻子的业余生活;生活上照 顾好妻子,管好孕妇的饮食,陪妻子散步及阅读有关胎教和 早教的书籍、欣赏音乐等;节制房事;督导妻子定期做产前 检查,参加孕期健康知识讲座;并积极参与胎教,每天定时 与宝宝沟通等。 122指导孕妇保持良好情绪(1)指导孕妇适当调整生活、 工作和休息,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孕妇可正常上班,从事 一般的家务劳动,不要过分依赖。(2)按时接受产前检查,通 过与医务人员交流,了解自身和胎儿的情况,有利于

6、调整焦 虑情绪。(3)指导进行胎教,建立与胎儿的亲密关系,通过语 言胎教、爱力胎儿抚触、音乐胎教等与胎儿交流,有利于对 孩子的认同与接受,并且也有助于孩子出生后的亲子互动。 (4)让自己美丽和快乐。指导孕妇选择合适的衣服、打扮自 己,指导孕妇做产前保健操。(5)指导孕妇做好物质上的准 备,如婴儿用品、母亲用品。(6)常散步。(7)鼓励孕妇之间的 交流,为她们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 123孕期健康教育(1)每周集中观察组孕妇开展一期孕期 健康知识讲座,要求孕妇携同丈夫前来参加。(2)孕2833周 的孕期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有:孕期营养、穿着与孕期保健 操;爱力自然分娩呼吸减痛法;胎儿的发育与胎教;孕期

7、一 些常见症状及疾病的预防。从孕28周起指导丈夫或家属陪同 480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8卷 孕妇,每周训练1次爱力自然分娩呼吸减痛法,以帮助消除对 分娩的紧张及焦虑情绪。(3)孕32周后的课程有:分娩先兆、 人院须知、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婴儿的照顾(喂养、洗澡、口 腔臀部脐部护理、包裹等);产褥期护理、营养膳食搭配;婴 儿保健要点与早期教育(婴儿游泳、抚触等)。(4)让孕妇在怀 孕期间掌握相关知识,以更好配合产程、更快进入母亲的角 色、提前掌握育婴技巧,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124产时心理补偿性护理待产期间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 措施,指导产妇适当的活动,利用宫缩间歇完成进食、排便 等日常

8、生活护理,必要时给予协助,有效的指导和非语言性 交流而产生的心理支持均有利于减轻产妇心理压力,使其处 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分娩方式及产时并发症给产妇 带来的心理负担。同时指导产妇运用爱力自然分娩呼吸减痛 法,能有效减轻分娩产生的疼痛,促进产程。 125产后心理疏导产后为高危时期。产妇经过阵痛和分 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需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产妇的休 养,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探视,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尤其是 敏感问题,如婴儿的性别、孩子将加重经济负担、产后体形 的恢复等应尽量避免。及时向其传授育婴知识,指导如何进 行母乳喂养、母婴互动情感交流,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 换,并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护理

9、新生儿。对出院产妇建立系 统化的家庭访视制度,开展产妇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及产褥期 调护,月子里上门随访2次,指导产妇做好婴儿的早期教育, 定好每天的早期教育课程表,做好婴儿成长日记,及时发现 婴儿的进步,产妇会有充实感和成就感。并提供咨询电话, 供24 h随时咨询。叮嘱产后42 d回院复查。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采用HAMD(17)对孕28周的孕妇进行筛查,评分 1 7分者入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8周后及产后1、6周采用 HAMD分别测评两组评分,分值升高表示抑郁程度增加,分 值降低表示抑郁程度降低。统计学处理采用f或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两组在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前与心理护理后HAM

10、D 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心理护理前两组HAMD的总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后, 两组间HAMD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妊娠和分娩是一次强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也是一次生 理、心理应激过程,妇女妊娠尤其是分娩后角色改变,易引起 产妇产后出现情绪不稳定、失落感等表现。产后抑郁症发病 率国外报道为42左右,国内报道有为5106不等3-410 本组140例孕妇于干预前HAMD评分都在17分以上,说明产 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存在,这些抑郁焦虑心理可使 产妇在产后出现情绪低沉、孤独、悲观、焦虑烦躁等,

11、最严重 者出现自杀倾向;同时还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 纳差、心悸、出汗、耳鸣、头晕等,还常有早醒或入睡困难等, 上述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在围产期加强社区保健 工作,建立孕期心理档案,对孕产妇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 预,做好围产期保健知识及产后抑郁症预防知识的宣教,使 她们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有效地降低产 后抑郁症的发生。其次,家属也要对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照 顾,当产妇表现烦躁、忧虑、易发脾气时,要给予安慰劝导。 最后,一旦产妇出现上面所述的各种表现时,应嘱患者及早 去医院求医,不可隐瞒病情,以免延误治疗。我院加强孕妇 系统管理,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主动服务及

12、个性 化服务,如每周开展一期孕期健康知识讲座,安排助产士与 孕妇接触交流,参观产房和产休区,帮助孕妇消除陌生恐惧 感;完善院前、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服务,各级医护人员分 工协调,做好患者在诊治过程的医疗、护理、心理、生活等 方面的工作;产后进行回访,28d内上门随访34次,尤其是 产后的第1周的上门随访工作,因产后1周内是产后抑郁症的 高发期5】。通过一系列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后,孕妇的HAMD 评分明显降低,有效控制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从而促进了 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推进,基层卫生 服务网络的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及完善,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将会更大程度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2006:156 【2】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 扳)【M】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 【3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等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4】李荣萍,张冀莉,曹洁,等532例产后抑郁症调查及随访【J】中国妇 幼保健,2008,23(5):628629 【5】李福娟,禹梅菊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 杂志,2003,9(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