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199578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紧跟党支部学习计划和学习安排,结合自学以及在工作中实践、反思科学发展观理论,收获很多,下面将我的学习情况作以总结,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一、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胡锦涛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

2、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

3、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三、结合实际工作,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毕业生就业首先,我们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中去看待,工作总结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利于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达到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其次,促进毕业生就业要重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道理,温家宝总理把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策略,同样,毕业生就业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带动的必然结果。从整体来说,经济的发展带动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目前全球金融危

4、机形势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发展促进就业,用产业优化升级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再次,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切实促进就业。大学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针对毕业生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脱节的问题,急需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我们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见习活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和岗位的匹配度为尺度,让人在适宜的岗位上更加协调的发展;开展见习活动,就是以人为本,优化能力结构,弥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让人更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还要充分关注到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开展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对零就业家庭、城

5、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以及在校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连生源采取一对一帮扶,收集爱心岗位,加强培训,使他们尽快就业。第 四,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统筹协调,开展好工作。一是城市就业与面向基层就业统筹兼顾,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的三支一扶工作。二是就业与创业统筹兼顾。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率在20%-30%,而我国仅为 1%-2%,因此必须落实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使他们通过创业实现并带动就业。三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统筹兼顾,积极为毕业生搭建招聘平台,既有春、夏、秋三季大型招聘会及每周常规招聘会,又有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绿色通道。四、展开自查、查缺补漏,用科学发展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对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有了更深的领会,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做法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并决心将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式学习下去,在思想上消化,在实践中践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