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054098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周兴元博士,我院创建于1923年,具有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形成了包括校本部、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在内的“一主两翼”的校园格局。 设有风景园林、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生物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等8个系59个专业。 在校生13000多人,已成为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简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 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基地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基地 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

2、校园(2013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次) 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 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国家重点专业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十大科技标兵1人江苏省“333”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和培养对象5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5人,90多年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 提出了

3、“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践行思路。,成果简介,农作物种类多,生产季节性强,实践教学与生产节律难以同步,现行生产经营方式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受到严重制约。 学院创新机制打造三大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破解了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学结合岗位哪里来、如何做等传统难题。 该成果获2011年江苏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创新机制,打造工学结合三大平台 (1)校政合作,创建万亩连片的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 (2)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组建江苏农林职教集团平台,引入资金2.56亿元。 (3)产教结合,开辟服务三农的产业推广平台。,

4、2.依托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校内平台,实行项目教学、工学交替;依托集团平台,开展综合实训、创业孵化;凭借产业平台,推进产教结合、学研结合、创新实践、成果转化。 (2)建立“三依托三结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平台,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培养生产经营能力;依托集团平台,与挂职锻炼相结合,培养研发能力;依托产业平台,与科技帮扶相结合,培养服务三农能力。 (3)拓展人才培养新路径。践行“师生到田头、课堂移村口、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理念,将人才培养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形成了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

5、学结合岗位哪里来? (1)创建江苏农博园和茶博园两个校内实训平台。现代化的两个园区核心区4379亩、辐射区10000亩,满足了全部涉农专业的实训需求,同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典型。 (2)组建江苏农林职教集团平台。引入企业管理机制,组建了包含44家农业龙头企业和29所职业院校的职教集团。以集团为核心,建设了642家现代农业企业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需求。 (3)建立产业推广平台。按照江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发的草坪草、彩叶苗木、茶叶、有机大米、蔬菜等五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技能检验、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2.工学结合如何做? (1)实施“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

6、养模式。依托三大平台,各专业建立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将原来的6学期改为8学段,实施“233”培养模式。 (2)优化项目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建立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确立了126个课程项目,优化了项目教学内容和方法。 (3)融创业教育于第一课堂。依托三大平台,确立了56个创业项目,建成了28个微小经济实体,师生共同承包经营,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4)深化产学研融合。师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成果转化,在服务三农中培养人才。,成果的创新点,1.创新农科人才培养实训平台的建设机制 校政合作,率先在全国建成科教园区式的校

7、内实训基地。学院赢得了地方政府无偿划拨2653亩土地共建科技示范园区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成为集实训、科研、成果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校企合作,率先在全国组建了农林职教集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引入资金2.56亿元、合作开发课程项目126个、开办了“光明乳业”和“红太阳”等订单培养班。 产教结合,率先在业内将产、研融入育人平台。“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建设了草坪草、彩叶苗木、茶叶、有机大米、蔬菜等五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了7个涉农国家重点专业的建设发展。,2.创新农科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将课程体系

8、设计与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对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农科各专业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将创业能力培养与工学结合过程融合。确立创业项目, 以校内、校外实训平台为载体,课题化管理为手段,创建了创业教育新模式。 将职业能力提升与服务“三农”结合。践行“师生到田头、课堂移村口、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深化产学研融合,培养了教师“双师”素质,检验和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农业职教特色。,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1.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该成果支撑了国家示范校建设,打造了1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了1名国家级和4名省级教学名师。5届12000多名涉农

9、专业学生从中受益。据就业蓝皮书,我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居同类院校前列。列入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04个,获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4项。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近3年企业满意度均在91%以上。2009年泗洪县拿出10个事业编制定向到我院选聘人才。2013年开始为太仓市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次年与省监狱管理局等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2.服务三农效益显著 培训农民、农技人员12万多人次(新疆、西藏等地1100多人),推广草坪草、彩叶苗木36万亩,被省政府确立为宁镇丘陵地区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年推广农作物良种500万亩,致富了6万多农户。 3.辐射引领成效明显 该成果被同类院校广泛采用,两个园区的建设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被多所学校借鉴,458所高职院校来院学习。 主持的国家园林专业教学资源库浏览量31万人次,在2012年示范校建设成果展示会上评为“最具推荐价值奖”。 承办中法农民教育论坛、全国农职教育改革等高层次论坛9次。被定为全国职教会议观摩现场。在省部级有关会议发言21次。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360多篇次。 承担教育部滇西扶贫攻坚项目,与云南省普洱市合作培养人才。为全国农职教研究基地组长单位、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举办师资培训29期1986人次。,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