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911134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小教4班邱美玲(0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目录,1、现代教育技术概念2、学与教的理论3、试听教育理论4、教育传播理论5、退出 07小教4班 邱美玲,一、定义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发布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二、内涵归纳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从三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

2、、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CAW闭路电视教学网络系统、计算机双向传输交互网络系统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2)教育技术又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组织的学习教材,这些学习教材应当满足社会和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还必须符合认知规律,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这是教育技术的软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也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史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3个主要方面

3、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07小教4班邱美玲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的一门学问,旨在阐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过程,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以及人本学习理论等。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的学习新行为的历程,主要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

4、性行为的看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学说有: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华生的剌激反应说以及斯金纳德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等。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 07小教4班 邱美玲,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5、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斯金纳(B.Skinner)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强化”的作用。他认为,要使学习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强化,也就是:第一,通过提供正强化物或移去负强化物就可使相应的行为在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我们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这就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正强化物和减少负强化物。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基

6、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看法。其代表主要有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试误说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注重外部行为的研究。二、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07小

7、教4班 邱美玲,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学说有:克勒(W.K hler)的顿悟说、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目的论、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论、加涅(R.M.Gagne)的学习条件论、海德(F.Heider)和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等。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桑代克 ,桑代克 ( EdwardLeeThorndike , 1874

8、1949 )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书目包括 507 项,其中许多是巨著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教育心理学( 1903 )智力测验( 1926 )成人的学习( 1931 )人类的学习( 1931 )以及与其学生盖茨( A.1 Gates )合著的教育之基本原理( 1932 )。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即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客体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R),即学习才能发生;(2

9、)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过程,即顿悟,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3)学习是信息加工过程。人脑好似电脑。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程序解释和理解人的学习行为;(4)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整体理解有问题,就很难实现学习任务;(5)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智能的培养,注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07小教4班 邱美玲,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

1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简介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茨基(Vogotsgy)等。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含义的解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07小教4班 邱美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