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257903 上传时间:2017-0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临床检验基础 第 1 页脱落细胞检查要点 1:单易行,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要点 2: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般有 10 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1)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2)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2、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4)核胞质比由大到小。5)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柱状上皮脱落细胞主要包括涂片纤毛柱状细胞、黏液柱状细胞和储备细胞。)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2)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浆质带”。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3)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含大量黏液,细胞体积较大。脱落上皮细胞的

3、退化变性细胞脱落后,因营养不良就会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简称退变。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两类。要点 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一)上皮细胞的增生、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1)胞核增大,可见核仁。(2)胞质量相对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3)少数染色质形成小结,但仍呈细颗粒状。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临床检验基础 第 2 页(4)核分裂活跃,可出现双核或多核。邻近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叫再生。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另一类型的成熟组织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如子宫颈柱状上

4、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时转变为鳞状上皮细胞,这种过程叫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若鳞化的细胞核增大,形态、大小异常,染色质增粗、深染,表明在化生的同时发生了核异质,称为异型化生或不典型化生。(二)上皮细胞的炎症变性按病程可将炎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胀性退变)、坏死为主。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死外,还有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各种白细胞。生和化生病理性改变为主,可见较多成团的增生上皮细胞,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核增大较明显,核胞质比稍增大。(2)核固缩、深染,核胞质比不大。(3)核形轻度畸形。”,即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有时可见小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也可见到黏液及退化坏死的细

5、胞碎屑。(三)核异质核异质是指上皮细胞的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称炎症核异质。细胞核轻度增大,较正常细胞大 左右,并有轻度至中度畸形,染色质轻度增多,染色稍加深,核胞质比尚在正常范围内。多见于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又称癌前核异质。细胞核体积比正常大 12 倍,染色质增多,呈粗网状,分布不均,偶见染色质结节,核边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核胞质比轻度增大。应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察。(四)异常角化异常角化是指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的成熟程度

6、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又称不成熟角化或角化不良。巴氏染色表现为上皮细胞核尚幼稚,而胞质已出现角蛋白,并染成红色或橘黄色。若出现在中、底层细胞称为早熟角化;若出现在表层角化前细胞,则称为假角化。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癌前表现应给予重视,定期复查。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临床检验基础 第 3 页要点 4:肿瘤脱落细胞形态恶性肿瘤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超正常的增生能力并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一般来说,确定癌细胞主要是根据细胞核的改变。根据癌的细胞学类型可将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一)核增大:胞核显著增大,为同类正常细胞 14 倍,有时可达 10 倍以上。(2)核畸形:各种畸形,如结节状、分叶状、

7、长形、三角形、不规则形,可有凹陷、折叠。某些腺癌细胞畸形不明显。(3)核深染:由于癌细胞 量增加,染色质明显增多、增粗,染色加深,呈蓝紫色似墨滴状。腺癌深染程度不及鳞癌明显。(4)核胞质比失调:由于胞核显著增大,引起核胞质比增大。癌细胞分化越差,核胞质比失调越明显。)胞质量异常:胞质相对减少,分化程度越低,胞质量越少。(2)染色加深:由于胞质内含蛋白质较多,色呈红色,且着色不均。(3)细胞形态畸形: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畸形变化,如纤维形、蝌蚪形、蜘蛛形及其他异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畸形越明显。(4)空泡变异:腺癌细胞较为突出,常可融为一个大空泡,将核挤向一侧,形成戒指样细胞。(5)吞噬异物:癌细

8、胞胞质内常见吞噬的异物,如血细胞、细胞碎片等。偶见胞质内封入另一个癌细胞,称为封入细胞或鸟眼细胞。可见成团脱落的癌细胞。癌细胞团中,细胞大小、形态不等,失去极性,排列紊乱,癌细胞繁殖快,互相挤压,呈堆叠状或镶嵌状。(二)恶性肿瘤细胞涂片中背景成分涂片中常见较多红细胞和坏死组织,如继发感染,还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三)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 癌细胞 核异质细胞核增大 显著增大(15 倍) 轻度增大(1 倍左右)核畸形 显著 轻度至中度染色质结构 明显增多、增粗、深染 轻度增多,轻度加深核胞质比 显著增大 无明显变化(四)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1)高分化鳞癌:癌细

9、胞分化程度较高,以表层细胞为主。癌细胞的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鳞癌的标志。(2)低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以中、底层细胞为主。据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1)高分化腺癌:胞体较大,可单个脱落也可成排成团脱落,胞质丰富,含有空泡,有时大空泡将核挤于一侧,形成印戒样癌细胞。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临床检验基础 第 4 页(2)低分化腺癌:胞体较小,多成团互相重叠,极性紊乱,易融合成团呈花边样或桑椹样。化程度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称为未分化癌。细胞较小,胞浆量也很少。根据癌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未分化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要点 5:标本采集与涂片制作(一)尿液、浆膜腔积液。通常将标本低

10、速离心或自然沉淀后,取沉淀物推片。方法同血液制片。食管和宫颈黏液及痰液。用竹签将标本顺向涂抹,不宜重复。液基细胞学检查(用特制的刷子将所取到的脱落细胞样本收集到细胞保存液中,通过 统程序化处理制成薄层涂片。优点是: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避免了细胞过度干燥造成的假象;薄片中的不正常细胞容易被观察,易于鉴别。(三)常用染色方法常用的染色有 氏及瑞特点如下。色此法染色效果也好,只是胞质色彩不丰富,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优点是操作简易,试剂易配制。彩丰富鲜艳,胞内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法的缺点是操

11、作程序复杂。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要点 6:显微镜检查报告方式分级法是常用的报告方式,能客观地反映细胞学的变化。目前有三级、四级和五级三种分类方法。(1)三级分类法:级:阴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或一般炎症变性细胞。级:可疑。涂片发现核异质细胞。级:阳性。涂片中找到典型的癌细胞。可根据癌细胞形态,进一步分类。(2)四级分类法:级:阴性。级:核异质。涂片中发现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多由炎症变性所致。级:可疑。涂片中有重度核异质细胞,其形态基本符合癌细胞标准。但由于数量过少,或形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临床检验基础 第 5 页态不典型,不能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性。级:阳性。涂片中可见典型的癌细胞。(3

12、)五级分类法(级):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级:有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迹象。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级: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强烈提示为恶性肿瘤,但仍缺乏特异性癌细胞,级:可见典型癌细胞,并能根据细胞学特点,作出初步分类。要点 7:其脱落细胞中可见底层、中层、表层三层细胞,细胞形态与正常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基本相同。阴道上皮细胞形态变化与卵巢激素关系密切相关。(1)底层细胞: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细胞。阴道涂片一般不见内底层细胞,仅在哺乳期、闭经后,阴道高度萎缩或糜烂、创伤时才见。外底层细胞根据来源不同,分为 3 型:宫颈型外底层细胞;产后型外底层细胞;

13、萎缩型外底层细胞。(2)中层细胞:分为非孕期中层细胞和妊娠期中层细胞。(3)表层细胞:月经周期中阴道上皮变化,主要表现在表层角化前和角化细胞所占比率上的变化。此层最能反映雌激素水平。)子宫颈内膜细胞:根据其形态,分为:1)分泌型柱状细胞:又称黏液细胞,常见于排卵期分泌旺盛时的涂片。2)纤毛柱状细胞:较少见,在绝经后较多见。(2)子宫内膜细胞:可出现于月经周期的开始直到周期的第 1012d。一般而言,除使用子宫内避孕器具外,如在月经周期第 12d 后出现,应认为宫内膜有病变。根据其雌激素水平可分为周期型和萎缩型。输卵管上皮细胞一般不易脱落,即使脱落也与子宫内膜细胞相混而不易辨认。阴道上皮与卵巢功

14、能关系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内有大量角化细胞,核深染致密;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内出现底层细胞,故根据涂片内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功能。利用阴道细胞学检查来反映体内雌激素水平。分为雌激素水平低落和雌激素水平影响两大类。)背景: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有时可见小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也可见到黏液及退化坏死的细胞碎屑。(2)上皮细胞1)上皮细胞变性:涂片见核淡染或呈云雾状或出现核固缩或碎裂。2)上皮细胞增生、化生:上皮细胞增大,形态轻度不规则;胞质致密,可有空泡、核周晕、异染或多彩性,甚至胞质可消失出现裸核;胞核轻度增大,双核、多核;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