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595745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农村中小学小点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 杨绍芝摘要: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来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关键词:布局 调整 优化资源 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党和政府长期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是指农村中小学在哪里办学的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直接关系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所在,而且也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的基础与前提。为此,牟定现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薄弱学校的建设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稳步开展,有序推进”的原则,采

2、取多项政策与配套措施,着力结局在布局调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扎实推进中小学布局与调整,取得了初步成功。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与调整,改善了一些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合并后的中小学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办学相对集中,教学水平相对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宏观管理,实现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积极、稳妥、与2时俱进地做好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本人对全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作了一些思考。1、牟定县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现状牟定县的中小学校点布局受长期以来“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乡”的影响。布点不够合理,教学点分散。很多村小都是原生产队的公

3、房,或群众投工投劳修建的平房。有的自然村一所小学只有一个班,而且是一至四年级复试,特别是国家在 70 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后,学生生源在逐年减少,加上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把子女带往城镇就学,有的自然村一至六年级学生达不到 20 人,教育资源浪费,而且不少学校校舍已成了危房,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制约着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予以布局“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委会办完小,自然村办小学”的格局受到了城镇化和农村学龄人口减少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自然村撤校并点,或在中心乡镇重点加强初中建设,在县城重点发展高中教育,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好小学,即按人口规模和转

4、移趋势规划学校已成为必然。牟定县从“九五”时期开始实施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到目前为止。全县有普通高级中学 1 所,44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780 人;职业高级中学一所,28 个教学班,1586 名在校生;3初级中学 9 所, 150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7435 人;小学 84所,521 教学班,在校学生 13337 名, (其中县直属小学 2 所,完小 78 个,教学点 4 个) ;幼儿园 12 所,在校幼儿生 2056 人,全县有专职教师5 人,其中小学专职教师 925 人学历合格率为;初中专任教师 489 人,学历合格率为;。高中专任教师 196 人,学历合格率为;学前教育专任教

5、师 80 人,学历合格率为。二、牟定县中小学校点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牟定县中小学中小学加快了布局调整步伐,实现了一个乡镇只办一所初级中学,一个村委会只办一所完全小学,有的乡镇还实行了两个村委会合办一所完小,学生全部寄宿。这些做法,较好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和充分利用,使义务教育迈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布局调整的弊端逐渐显现了出来。1、不恰当的“校点合并”带来了家长和学生的苦恼。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造成农村小学校点减少,有些村落离校点较远,子女就学给家长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担忧。许多偏远山区一二年级的学生要翻山越岭去读书,难

6、以承受山高箐深4路程遥远长途跋涉之苦,漫长的行路又很难让孩子的父母放心。如凤屯镇的新房村委会,最远的孩子到新房村上学要走二十几公里。虽然各完小都实行了“寄宿制” 。但学生寄宿后,家长长期必须定期交纳一定的费用或米、蔬菜、木柴等,虽然数额不多,但是对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压力显而易见。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路途遥远受累,让孩子搭车上学需交付交通费,寄宿校内需要交伙食费,这些费用的支出,加中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有的家长对七八岁的孩子离家独立生活不放心,其父母又外出打工,许多白发老人责无旁贷地扮演了“陪读”角色,由此衍生了新的“陪读”现象,带来了家长和学生的苦恼,进一步加强了农民负担。2、中小学布局现状与

7、教育均衡发展的矛盾突出一是由于撤并速度过快,其它保障条件跟不上。有的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活动空间狭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的还难以做到一人一床。学生两人一床,三人一床寄宿的情况仍然存在。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由于没有工勤人员编制,学校食堂几乎无专职炊事员编制,学校请小工煮饭只能用办公经费支出其工资,有的学校甚至用学生寄宿制补助经费支付,既缩减了学生基本的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增加了学校办学负担,又难以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难以保证伙食质量和保障饮食卫生5安全。二是城区初中、小学办学现状与县城的快速发展、人口加速聚集的发展之势不相适应。三是城区周边学生择校,大量涌入县直属学校,加剧了城区中小学的压力。

8、3、师资力量调配不尽合理。山区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足,环境艰苦,生活不方便,教师留不住,有的小学校一名教师担负着多个年级、多个科目的教学任务,造成了边远地区的学生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城、坝区部分学校教师有超编现象、山区学校教师扬中不足现象、如安乐乡有 67 个教学班,但目前只有97 位教职工,教师白天搞教学,晚上当宿管员、保育员,工作繁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城镇学校班额陡增,班级人数增多,也给教师及管理者带来沉重负担。4、部分群众有厌气。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是好事,集中办学有利于产生规模效益,有利于提高质量,但一些乡镇,不合理的布局调整所带来的农村学生求学困难与广大农民对子

9、女教育的强烈愿望之间产生了矛盾,经济生活负担的加重,令部分地区的农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怀疑,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撤并自己家门口的学校,自己家门口的学校实现了一无两6有,危房改造,为什么还要花钱让孩子去那么远的学校读书?牟定大蒙恩村委会有 6 个自然村,353 户人家有 1407 人,有小学生 33 人,目前整个村委会的小学生已全部到新桥中心小学就读,离新桥村大约 15 公里,学生就学不方便,部分干部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应,要求保留本村委会的小学建制。5、存在安全隐患。校点的布局调整,打破了一村一校或一个村委会一所完小的格局,使得许多农村学生上学路更远,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学生的人身安全

10、无法保障。校点布局调整,集中办学点的班额增大,住宿的学生人数增多,活动场所狭小,宿舍拥挤,而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并未增多,在这种状况下,学校的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安全隐患也同时加大。(二)原因分析牟定县中小学校点调整之所以存在以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对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简单化。国部委明确要求,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再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 。然而,有的地方在没有做好群众思想改造工作的前提下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布局调整工作的简单化,形式化与7一刀切。在大规模

11、撤并学校的同时,对学生上学各方面的问题,政府没有把校车系统建立起来,只是采取了建寄宿制学校的办法,且寄宿制人员的编制、卫生、安全等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小学低年级学生部喜欢注销。目前,行政村基本上是一村一所完小,有的是两个行政村一所完小。每个乡镇或两个乡镇一所初中,大部分农村学生可以就近入学。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必造成学生与学校距离较远。这与以前就近上学,在村上学,吃住在家相比,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家庭教育支出,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适龄儿童辍学。布局调整后,有些原本可以就近入学的学生现在要到较远的学校就读。学生路途和在校期间的安全问题,成立许多家长的心病。低龄学生过早脱离家庭,造成亲情缺

12、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由此引发了一些学生家长对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抵触情绪,影响着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二)学校建设缺乏科学规划。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搞好学校的建设规划是前提。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牟定县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缺少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的先进理念,建设改造中小学校时没有参照国家规定的优化布局准则来实施。实施中小学 D 级危房改造时未能与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机结合,学校建设时没有按布局调整进行超前8谋划与规划,校舍面积普遍偏小,食堂、宿舍、运动场等辅助设施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三)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落后。实施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从长远看确实有利于教育

13、教学质量的提高,党被撤并学校所在地的干部在思想上一时无法接受。许多村组干部存在着“学校办了多年,不能在自己手中被撤”的传统观念,担心学校撤并后会给当地群众子女就学带来诸多不便,无法向村里群众交代。有些村名想不通,提出撤校就是倒退,现在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读点小学还要到十多公里以外去上学,这不是倒退是什么?调查表明,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均出现过部分村干部、家长反对拆除当地中小学,有的村民还到过县乡上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建校又撤校,群众不理解,村组干部难接受。其原因是村级小学乃至一部分完小都是由农民自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建起来的。特别是 20 世纪 90年代牟定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4、时,村级小学大都是由当地村干部带领村民多方筹资建起来的,他们为建校饱受艰辛,甚至由于负债而经常被建筑方责骂。学校的建成是他(她)们的工作成效,是树立在众多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他们为提前实施“普九”而感到骄傲,为建起所小学而感到光荣。现在将学校停办或撤并,不管天大的理由,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何况学9校撤并后,给上学的学生及家长带来诸多不便和不必要的教育支出。三、搞好校点布局调整的建议针对全县校点分散,校舍拥挤,师资薄弱,质量不高的客观实际,要坚持“需增则增,宜并则并”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适度集中、兼顾特殊”的原则,着力采取以下措施:(1)要科学理解中央调整政策,加强结构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

15、布局调整,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撤并” “减缩” ,它是以保证农民子女接受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为出发点,如果急功近利,势必会伤害群众意愿和切身利益。所以要科学全面地深刻理解调整政策,深刻地领会政策的?深层次所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真正地认识到调整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优化和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保障跟多农村学生能够接受到优质资源教育,让教育资源集约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坚持调整目标。坚持科学规划,超前谋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方便办学,适度超前,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利用 5 年的时间,加强牟定一中和职业中学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牟定在不远的将来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

16、为适应“农转城” 、 “城镇化” 、 “工业化”进程,10在牟定县城应新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在这些基础上,保留并拆建坝区原乡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对山区乡镇的初级中学在不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下,加强其教学配套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水平。在校点布局调整中,不能搞一刀切。对群众抵触情绪较大的;对造成学生失学,影响入学率、巩固率的;对寄宿制学校食宿、安全条件不能保证的;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无法解决交通工具的学校及校点应缓撤缓并。要积极副词发展民办幼儿园,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投入,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二是要破除“家门口”办学的框框,综合考虑现有学校布局及各乡镇、行政村现在的学生人数,未来 10 年。20 年的学生人数,科学确定最适应的调整布局方案和学校建设方案。有计划地“撤” 、 “建” 、 “并” 。三是要消除“分散办学”的不良一是,调出结构布局?布局结构调整,调处教育?育,逐步打破过去的“大而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