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588565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目 录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概论1.1 操作风险的定义.1.2 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1.3 操作风险的种类.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2.2 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3.1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3.2 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3.3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健全.4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建议.4.1 培养员工自觉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4.2 建立长效的防范操作风险机制.4.3 提升国有银行操作风险防范能力.5 结论.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概述1.1 操作风险的定义从商业活动开

2、始时,银行业就意识到了操作风险的存在,即其经营过程中隐藏的不确定性和道德风险。最早官方在 1992 年的 COSO 报告中就正式提出了“操作性风险”的概念,但这一概念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操作风险的界定主要有三类:广义操作风险、狭义操作风险和第三类操作风险。广义操作风险指除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都是操作风险,这样的定义过于宽泛,使得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都非常困难。狭义操作风险,指只有与金融机构运营部门有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这样的定义不能准确涵盖所有的操作风险。第三类操作风险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操作风险定义。2001 年巴塞尔委员会引用了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对操作风险的

3、定义,公布之后,各国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才开始趋同。2004 年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当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 ,并明确规定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但包括法律风险。这一定义目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2 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比较,操作风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内部性,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日常营运,大多是在银行的可控范围内产生的,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多由外部原因引发;一是全面性,操作风险无处不在,几乎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所有部门、机构和人员;三是人为性,人为因素在

4、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中占有直接的、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的操作风险则更多可以归因于有意(通常被称为道德风险)或无意的人为操作失误;四是不对称性,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来说,存在风险与回报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适用于操作风险,操作上引起的损失很多情况下与回报的产生没有任何关系。五是模糊性,表现在银行经常很难将操作风险从日常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中区分出来。1.3 操作风险的种类操作风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1)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按来源分为内部操作流程的缺陷、人员缺陷、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类。流程缺陷也称为内部制度缺陷,指容易给银行带来风险损失的业务处理流程或管理流程存在的缺陷;

5、人员缺陷,指银行职员不按规定的内部程序处理内部管理和具体业务事项,以及人员有意欺诈和专业水平低下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损失;系统缺陷,是指银行信息系统的错误或低效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损失;外部事件,指外部人员盗抢银行资金、客户有意欺诈、银行信息系统受到侵害等给银行带来风险损失的事件。 (2)按表现形式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等七种事件类型。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操作风险研究和管理的发展阶段已达成共识,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管理经历

6、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2.1.1 识别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金融界基本处于这一时期,国际上对于操作风险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既没有普遍认同的衡量方法,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软件。1999年巴塞尔资本协议颁布后,操作风险才慢慢开始受到重视。 2.1.2 量化和发展阶段 从 2000 年起至今,国际银行界基本处于这一时期。此阶段银行界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操作风险,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初步量化,能简单预测主要操作风险的发展趋势。 2.1.3 计量阶段 2004 年 6 月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提出操作风险资本量化的三种方法。其中,高级测量法已于 2007 年底在一些国

7、际先进银行实施,标志着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在此阶段银行能对自身所面临的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计量,并能公开对外披露。2.1.4 整合阶段 此阶段银行能结合自身特点,分析所面临的操作风险,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我管理。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银行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少数国际先进银行处于第四阶段。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有着与国外商业银行不同的发展道路,同他们相比我们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研究还很落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认识还处于第一、二阶段。即便是那些已经引入操作风险管理概念的银行,也仅仅是停留在操作风险稽核监督的层面上,没有对操作风险进行全面

8、的、积极主动的管理。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银行的管理水平处于第二阶段。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落后,但是我国政府、银监局和银行界一直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在不懈努力。 经过这几年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政府更加加快了风险管理国际化的步伐。2008 年 10 月,我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第一批监管规章,包括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等 5 个监管指引,为实施新资本协议奠定了基础。2009年 8 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对实施新资本协议相关指引征求意见公告,公告中附列了 8 个意见征求稿,预示着我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

9、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根据中国银监会部署,到 2010 年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应开始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经过我国政府当局和银行界的共同努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我国银行业加强自身管理和融入国际竞争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以上提到的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银行内、外部存在的许多问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包括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要赶上国际活跃银行的管理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人员因素所占比重大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发生的操作风险类型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其次是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这几项均与人员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其他类型操作风

10、险占比均很小。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内部欺诈事件的特点:(1)涉案金额较大,有相当多数的案件涉及金额都超过千万,更有少部分涉案金额超亿元。(2)管理人员涉案比重较高,有很大一部分的内部欺诈案件都有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并且管理人员的职务越高内部欺诈所造成的损失越高。(3)内部人团伙作案的比重增大。随着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管理的逐步重视,个人单兵作案往往很难实现,而管理人员、监管人员和执行人员团伙作案的案件越来越多。2.2.2 银行基层分支机构为操作风险高发区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公开报道的总结,操作风险发生在总行或分行的事件较少,而发生在基层支行、分理处的比例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商业银

11、行治理结构多为总行一分行一支行一分理处的结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太长的委托代理关系链,使得总行对各个支行、各分理处的管理程度低下,总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监控逐渐减弱,基层分支机构的人员违规违法的概率就随之增加。而且,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分行主要负责管理工作,大部分银行业务都由基层分支机构承担,他们和客户、资金直接打交道,这就使得基层人员获得了更多非法获利的机会。 2.2.3 操作风险发生范围更为广泛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发展晚于国外活跃银行的发展,风险管理水平落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很健全、监管不到位等现实情况导致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中,操作风险发生的部门更加广泛。几乎涵盖了商业银行所

12、有的业务管理部门。从银行柜面、信贷部门、公司业务部门、个人业务部门、国际业务部、市场部、科技部、财务部、信息管理部门等等,都能引发操作风险事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具有更大的复杂性。 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建议3.1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银行业治理结构存在的弊端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所有者虚位, 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 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的多级组织架构和委托代理, 导致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力层层衰减 ,管理漏洞

13、比较多,资源配置政策、人事任免、考核奖惩集中在上级行,基层行的经营行为一切围绕上级行的政策这一指挥棒转,如果上级行出台的考核激励政策与风险控制目标发生冲突 ,基层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有可能隐藏损失或从事高风险的经营行为。 3.2 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要防范和管理操作风险,内控制度就必须被监督。可以说 ,我国商业银行监督评价与纠正是内控管理里最薄弱的环节,是造成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加强银行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工作尤其重要。尽管目前在银行内部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监督体系,但仍存在着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和业务操作上的失误 ,增大了操作风险, 集中体现在内控体系的两大层次上 :第一层:业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没有贯彻到日常事务中去。工作责任感缺乏 ,在履行监督检查时敷衍了事,发现问题后不能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处理,监督难以产生威慑力。 业务主管部门监管时缺少必要的协调、配合、联系,使监督岗位常常形同虚设 ,影响监管工作的全面有效实施。内部审计部门由于经营机制和内部审计体制不完善,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