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99268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林国际文化”和师生言与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东万豪教育集团师生言行标准四字歌中心(试行稿)总 纲国学经典 薪火传承 而今吾辈 见贤思齐上品教化 明荣知耻 三省吾身 规范言行在家是个好孩子心怀感恩 孝敬长辈 谨遵教诲 兄谦弟恭力所能及 勤俭节约 出入有礼 合家欢颜在校是个好学生遵规守纪 亲师善友 团结互助 惜时如金好学争先 特长彰显 品学兼优 智能两全在社会是个好公民善小亦为 恶小不沾 尊老爱幼 亲仁善邻诚信守法 五讲四美 珍爱生命 身心两健为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传道授业 因材施教爱岗敬业 呵护儒苗 用心培育 学生铭记“儒林国际文化”办学特色的确立“儒林国际文化”内涵与教育实践思路与党中央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完全一致,且对形成全新的办学特色具有非常切合实际的可行性。此“文化立校”品牌特色在所有学校推行中都产生了很好的作用,大大改变完善了全体教师职工、干部的教育观念,提高了个人修身至善、互爱向上的道德观水平,强化了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度建设,推动了包括学生的家庭在内的全体人员的家庭幸福观的改变。该文化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可喜成果,具有广阔的服务推广价值,也已成为当代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文化产品。儒林教育 中华文明以孔子的儒家“仁爱”思想为主线并最具代表性。“儒林”就是张扬以融纳了儒、道、法、释等的中华优秀文化的“仁爱”教育理念,视每一个学子为一棵棵“儒苗”,以能在学校充满“仁爱”的育人氛围中茁壮成长

3、为“参天大树”,成就万千英豪的“儒林”。“儒林教育”培育智慧英豪从孝贤教育做起。文化立校 以塑造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特色为己任,坚持“儒林国际文化”立校,就是要以“孝”为根,以“家”为载体,以“仁爱”为核心,以打造“幸福”生活为目标,培育能以社会和谐与进步为己任的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学校以“培育一个好孩子,幸福美满一家人”为教育承诺,选择认同“儒林国际文化”的家长,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知行合一共同成长,家校协力躬行师生共同成长,2在培育好孩子的同时,去造福每一个家庭,造福和谐社会。办学宗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孝贤智慧英才。教育承诺 培育一个好孩子,幸福美满一家人。行动方针 知行合一

4、,家校共育。 学校传承文化,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恭敬之情,敬畏之心去授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不是复古和死记硬背,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分层递进原则,深入浅出,汲取精华,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从“正己、复礼、躬行”开始,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规则与评价制度,系统推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培育既孝贤又智慧的一代代英豪。孝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根基,是一切德行教育的根本和起源。孝从侍奉父母开始,是对先祖先贤的感恩,是对动物性感情的智慧提升,是一种人类的天然责任。孝行天下,如果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感恩的人,他也不能

5、给这个社会和别人什么。爱护生命、伺奉父母、耀祖扬宗,都是孝道原义。新时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须倡导大孝。健康成长、主动学习、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使亲无忧也是孝;扶育弱小、为人师表、培育后贤、立身行道、效力家国、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也是高扬仁义之大孝。孝道不是自私的,而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人对自然与根本的垂恭,是对中华美德的致敬,是对社会、对他人给予反哺的优秀品行。这是我们建造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特色,培育千万孝贤智慧英才的最基本出发点。家 家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是炎黄子孙无法改变的永恒情结,是每一个人生的温暖港湾,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最突出特征。“回家”凝结了人们浓浓的眷恋。具有孝道德行的人一定

6、会有一个可爱的家。家是一个群体。因为有家,个人才不会失落;因为有家,在漫漫的人生风雨道路上,才有了很多的彼此牵挂,相依相伴,相互扶持。无论是繁华殿堂或是朴实无华的家,家始终是人们最向往的归宿。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家是国的细胞,也是社会的支柱。在“家”的框架下产生了“亲义情序信”五伦群体关系, “家”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家的和美,造就社会的和美。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种族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先天禀赋中就蕴涵了强烈的群体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倡导温暖和美之大“家”。家和万事兴。每一个集体是一个家;班级是家,学校也是家;集团是家,民族是家,国也是家。我

7、们不能没有家,更不能没有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家、爱国,让我国个民族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这3是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培育出牢固的民族团结精神的“家”文化发扬光大的必要品德。仁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崇奉“仁爱”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仁爱”是中国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动力,一种感召世界的大爱。 “仁者爱人”具有格外的感召力、凝聚力、同化力和创新引领力,是浓缩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精髓,也由此能不断吸纳、融合、创新,形成了以爱家爱国、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厚德载物、积极向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大使命价值导向的

8、民族精神。仁爱也是阳光雨露。滋润着孩子,滋润着家长,滋润着老师,滋润着关注我们的每一个人。没有爱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我们制定和推行 “传道与授业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实行“铭师工程” ,引导每一个教师确立“ 用心做每一个学生能记住的好老师”的行为价值观,做学生铭刻心中的“铭师” , 抛弃“差生”观念,视“潜能生”的转化为重任,重视以生为本,强调每一个教师要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去培养学生的仁爱厚德和学习创造力,真正践行有良心的真爱教育。幸福 人生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追求有大爱的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一种平和心理感受。“幸福”应从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和他人快乐的目标开始,以和为贵、追求天人合一

9、的和谐幸福社会,是中华优秀文化存在及每一个人所有努力结出的甘美硕果。但是追求幸福、追求和谐不是消极的等待,也不是无所事事的安逸,而是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引领大家确定教育与幸福的新价值观。学校必须选择家长教育家长,让家长认同“任何个人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家庭和谐是孩子幸福的基础,幸福的孩子是父母的永远心愿”、“德行比分数更重要”。 学校能让孩子充分沐浴着仁爱之阳光雨露,又通过大“孝”、大“家”、大“爱”的中华优秀文化去感召同化家长,在家校知行合一的努力下,平和客观看待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及其成长

10、目标差异,把培育每一个好孩子的过程,演化成为了造福每一家庭的伟大工程。让家的和谐幸福造就社会的和谐幸福。让每一个家长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及其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和幸福者。国际视野 中国教育必须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最前沿。4古中华文明有延续至今没有间断的历史,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为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永不磨灭、独一无二的贡献。真正优秀的一定是世界的,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是国际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每一个

11、炎黄子孙新一代应该是一个现代开放的、具有文化自豪感的人。随着社会民主和科技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格局的多变、国际化频繁多元交集,多元价值观冲击和社会转型的阵痛,有文化自信才会有成长自信、创新自信和对国家的发展自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地球村”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大家庭,因此我们必须教育中华新一代应具备“大国际视野”和责任胸怀,为作为一个国际公民做准备。也只有这样,中华优秀文化才有更大的时代张力和影响全世界的巨大普世价值。总之,一定要树立大“孝” 、大“家” 、大“爱” 、大“和” 、大“国际”的文化理念,把我们的“儒林国际文化”塑造成闪亮的教育品牌。在文化立校过程中,必须遵循“深入浅出,学以致

12、用,融会贯通”的递进原则,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定要避免传统文化中的负面能量,确保坚持不自私,不复古,不偏颇、不自负、不孤立、不排外、不浮华、不强迫的正确践行方向,要把大智、大真、大善、大美落到教育过程的实处。从“正己、复礼、躬行”开始,制定一系列相配对的评价制度,系统推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家庭都幸福和谐;希望能够引领到每一个家长主动去感召他身边的人同行。“儒林国际文化”办学特色推进经验概要5(2014.6.30 修改稿)口号:让爱传出去一个目标培养孝贤至善,爱家爱国,自立自信,放眼全球的智慧人才。两个幸福幸福的人生,幸福的家庭。三个全员(一)全员学习观-所有人都自觉融入“儒林国

13、际文化” ,主动用心做“儒林国际文化”的躬行者,提高自身的学习力,由此改变自己,感召身边人,积极创造至善的人生。(二)全员教师观-所有人都应是“儒林国际文化”老师、引领者。教师是老师,须用自己的德行去引领家长;家长也是老师,家校合力,共同引领培育好孩子。让每一个学生也成为老师,以自己的阳光成长、高尚文明行为感动和改变自己的父母共同成长。(三)全员幸福观-在高层的躬行下,带动中高层干部先幸福起来,再带动教师职工和家长筑造一个个幸福家庭,还能够感召到身边的人同行,让每一个主动躬行的家庭成为“儒林国际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四个自信(一)民族文化自信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职业做起,我们

14、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一致性,积极弘扬大“孝” 、大“家” 、大“爱” 、大“和” 、大“国际”的文化理念,用中华民族的大智、大真、大善、大美,牢固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二)个人成长自信 无论是办学者、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各个人的家人,每一个人都是正在成长的人。我们坚信社会氛围环境的共同向善、向上的巨大教育作用,让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成长意识,积极完善成长氛围,并建立起贤孝仁爱至善的成长自信。(三)人生创新自信 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给予适宜的条件,都能开花结果,会有着各自的灿烂人生。教育不仅仅是提高种子的成长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善种子6自身的基因水平,而去引领人生的幸福目标

15、。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求异创新的个性潜能,让新一代在良好的文化条件下,建立起大胆求异存同、知行合一的影响人生成长的创新自信。(四)国家发展自信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也为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我们坚持教育新一代应具备世界胸怀,就是要唤起新的一代代儒苗去为积极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张力、提高影响国际社会的巨大普世价值这一重大责任意识,建立起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国家发展自信。 五个正(一)以“孝”正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根本。行“孝”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一个不懂“孝”的人,一个不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不可能爱别人,不可能有大爱情怀。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感召人、引领人。 (二)以“家”正团队。 “家”就是一个群体。小家是 “家” ,年级是“家” ,学校是“家” ,团队是“家” ,机构单位是“家” ,国家是“家” 。家和万事兴,大“家”好了才是真的好。和谐了的“家”才能打造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树立“同呼吸共命运”的观念,以营造浓郁“家”的温暖氛围,打造团结向上、温暖关爱的大“家”文化。(三)以“仁爱”正行为。没有爱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每一位老师应抛弃“差生”的观念,视“潜能生”的转化为重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专长。让学生在祥和、关爱中幸福成长。让学生尽情发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