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66537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湖南文综试卷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省 2014 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与考生答卷评析“湖南省 2014 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与考生答卷评析”写作组 12014 年湖南省文科考生为 140651 人,比 2013 年减少 9644 人,6 月 9 日至 17 日,文综试卷评卷人员对 2014 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进行了网上评阅。在评卷将近结束时,我们采集了分析样本,并召开评卷骨干教师座谈会,对 2014 年的试题及考生的答卷情况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形成了本试卷与考生答卷评析。一、文综试卷结构与考生得分(一)文综试卷结构题型、分数分布比例:选择题 140 分,占 47;非选择题 160 分,占 53

2、。内容、分数分布比例: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比例为 1:1:1,各占 100 分。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为典型的拼盘模式。题量:2014 年文综试卷共 48 题,客观题(选择题) 、主观题 (非选择题)数量与 2013年相同。表 1 试卷结构学科 政治 历史 地理选择题12、13、14、15、i6、17、18、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1、2、3、4、5、6、7、 8、9、10、1l非选择题(必答) 38、39 40、41 36、37非选择题(选答) 45、46.、47、48

3、(四选一) 42、43、44 (三选一)(二)考生得分1.选择题得分 表 2 2014 年选择题平均分与难度值科目 政治 历史 地理 总分总分 48 48 44 140平均分 31.52 20.49 25.75 77.76难度值 0.66 0.43 0.59 0.561执 笔:综述部分杨 帆(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政治部分 杨传谋(澧县一中) ,历史部分 周禄丰(长沙市长郡中学) 余柏青(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地理部分 杨 帆(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定 稿:姚利民(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 审:柳礼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王良健 (湖南大学经济

4、与贸易学院)23表 3 2013 年选择题平均分与难度值科目 政治 历史 地理 总分总分 48 48 44 140平均分 27.33 20.32 24.31 71.96难度值 0.57 0.42 0.55 0.51文科综合选择题平均得分 77.76 分,比去年高 5.8 分,其中,政治比去年高 4.19 分,历史比去年低 0.17 分,地理比去年高 1.44 分。2非选择题得分表 4 2014 年非选择题平均分与难度值题号 政治 历史 地理 总分总分 52 52 56 160平均分 35.35 22.17 30.04 87.56难度值 0.68 0.48 0.54 0.60表 5 2013 年

5、非选择题平均分与难度值题号 政治 历史 地理 总分总分 52 52 56 160平均分 34.51 22.37 29.44 86.32难度值 0.66 0.43 0.53 0.54非选择题平均得分 87.56 分,比去年高 1.24 分,其中,政治比去年高 0.84 分,历史比去年低 0.2 分,地理比去年高 0.6 分。文综总分 165.32 分,比去年高 7.04 分。其中政治平均分为 66.87 分,比去年高 5.03分,历史平均分为 42.66 分,比去年低 0.03 分,地理平均分为 55.79 分,比去年高 2.04 分。二、政治试题与考生答题评析(一)政治试题评析(1)稳中求变,

6、彰显试题创新活力2014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政治试题延续了新课标精神,坚持平稳、渐进、创新的总基调,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一方面,在试题结构和形式、模块知识分布和比例等方面风格依旧、确 保 了 高 考 试 题的 稳 定 性 。 选择题仍然以 “二二式”组合选择题为主,12 道题中有 10 道题为组合选择题;非选择题的设置,38 题仍然是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包括 2 小问,39 题仍然是文化和哲学的综合,包括 3 小问。从学科模块分值看,经济、政治、文化、哲学 4 个模块,分值分别为30 分、24 分、18 分、28 分;其中经济四个选择题和一小问,政治三个选择题一小问,文化一个选择题二小问,哲学四

7、个选择题一小问。与前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结构基本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试题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彰显了创新意识,稳中求变,使试题充满了活力。一是选择题组合形式微调。组合选择题近年一直是一组“一拖二”(一个素材下面设4置两个选择题),今年首次出现了两组,第一组(15、16)编排了政治、经济类问题,第二组(19、20)编排了文化、哲学类问题,与 38、39 两个非选择题遥相呼应,从中可见命题者的匠心独具。二是计算题不断创新新的切入点。近年来高考经济计算题每年都会有变化,从计算商品的价格、商品价值总量、企业利润率到 2014 年计算居民存款利息额,从抽象的理论问题到企业和居民的实际问题,反映试题更接近生活和实

8、际。三是 39(3)的设问实现了新的突破。前几年 39(3)的设问都是要求考生就某个具体问题提出“两条建议” ,2013 年设置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2014 年“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 。今年的设问相比前些年,不落俗套,富有创意,充满活力,是试题的一大亮点。(2)难易合理,彰显试题选拨功能2014 年新课标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合理控制了难易度,有利于发挥高考试题的选拨功能。一是试题设问明晰,难易结合,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选择题设问语言平和、自然,没有晦涩的词语表达,更没有偏难怪问题,也没有刻意设置成启示、说明(了) 、佐证(

9、了) 、反映(了) 、结果等类型形式,便于考生思考做答。但是考生若没有很好的知识功底和综合能力也很难有高分。非选择题设问直接明晰,所有考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有话可说,但是要完整准确回答得高分也有较大的难度。38(1)需要考生综合思辨能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38(2)需要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39(1)需要考生具有演绎思维能力;39(2)需要考生辩证思维能力;39(3)则需要考生的语文学科与政治学科知识的结合。二是答案设计呈现层次性,便于区分考生的能力和水平。今年政治试题的答案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利于发挥政治科高考的选拨功能。38(1)要答出“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38(2)要推

10、理分析出“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39(1)要答出“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39(2)要答出 “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这对一般考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优秀考生才可能上升到这个层次和高度回答问题。(3)紧贴现实,彰显试题价值取向政治科高考是强烈体现国家意志的考试。2014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政治试题反映时代特点,紧贴时政热点。试题材料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体现时代感的时事政治材料,也有名人事迹;既有国内时政材料,也有国际时政材料;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文化方面材料。具体内容包括计算利息、消费问题、民族政策、社区民主管理、

11、联合国安理会、中法文化交流、拿破仑的有关睡狮与习近平主席中国梦的话题对比、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钱学森的中学时代与教育改革和创新等。这些问题既紧贴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凸显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彰显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纵观今年政治试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成为主线,引领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向。(4)注重探究,彰显试题民主开放2014 年政治试题进一步汲取新课程改革能力要求的精髓,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表现在主观题的设计上充分尊重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5给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比如,39(2)对“有什么样的

12、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的评价,本道题的答案设计体现了民主开放,答案要求无论考生从合理性还是从片面性,或者综合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都可以有相应等级水平的分数。39(3) “为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 ,是一个非常开放性的试题,给考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当然,今年的试题也有漫画类试题缺失、数据图表类试题不够饱满、选择题太易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总体而言,今年的政治试题还是非常成功的,导向性非常明确。6(二)考生答题分析1.得分情况表 5 非选择题平均分与难度值题号 38(1) 38(2) 39(1) 39(2) 39(3) 总分应得分 12 1

13、4 10 12 4 52平均分 8.89 8.76 7.34 6.99 3.37 35.35 难度值 0.74 0.62 0.73 0.58 0.84 0.68样本数 140651 140651 140651 140651 140651 1406512.失分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匮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考生基础知识掌握匮乏是今年政治科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比如,考生在答 38(1)时,由于缺少课本知识的支撑,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在答38(2)时,不能准确答出“市场机制的作用”,有的甚至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混为一谈;在答 39(1)时,不能准确表述“文化创新作用”,有的答为“文化创新是文

14、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答 39(2)时,很多考生把意识作用原理表述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等。(2)阐释事物能力偏低阐释事物的能力是指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作出必要的判断,并予以叙述。在今年高考政治试卷中凸显了考生阐释事物能力的不足。比如,在答 38(2)时,考生不能把握市场准入规则、市场机制的作用、消费者受益三者的内在联系,只能答出消费者受益的表现;在答 39(1)时,考生不能把握文化创新作用、教育创新、培养人才三者的内在联系,只能泛泛而谈培养人才的意义;在答 39(2)时,有的考生不会运用意识作用原理分析问题,导

15、致出现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的答题方式;在答 39(3)时,考生不能够把“教育”和“创新”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广告语的设计。有的考生竟答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辩证思维水平缺失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理解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是政治科高考的重要能力要求。在今年高考政治答卷中,很多考生因为辩证思维缺失导致不能完整准确回答问题,突出表现考生对 39(2)“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观点的评价。绝大多数考生只能答出“因为意识能动作用,所以教学观念影响学生成长”,而无法答出“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发挥指导作用受主客观条件的制

16、约”等观点。本题满分率只有 7.9%是因为绝大多数考生都没能答出这个观点。(4)解读试题信息不准对信息的处理直接影响着考生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一是表现为审题的精准,二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今年高考政治试卷中,考生由于解读试题信息不准确,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失分。比如,考生在答 38(1)时,不能抓住“政治生活”、“政府”等关键词,结果有的考生把人大、党等知识回答进去,有的考生答成经济意义,有的考生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观点,而是照抄材料;在答 39(2)时,考生由于审题不精准,只答出消费者受益的表现,而没有答出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的;在答 39(1)时,由于没有明确设问的类型,很多考生答成了教育创新的措施。如“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推进素质教育”等; 39(3)要7求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设计 15 个字内的广告词,而考生在设计广告词时要么超字,要么偏离主题。(三)政治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