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02904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议孟子辩论中的疏漏11210120001 陈静文 外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孟子箴言,纵贯千古,妇孺皆知。然而从古至今,不乏研究者认为孟子的文章逻辑不严,孟子的论辩中存在着诡辩倾向。东汉王充的论衡分析了孟子言行前后矛盾的地方,同时也指出了孟子惯用的诡辩法。浏览网络,调侃孟子诡辩艺术的文章也是比比皆是。限于篇幅,本文无意对古今分析孟子诡辩技巧的文章作系统梳理,仅从个人视角出发,罗列本人阅读过程中觉得有趣的细节。孟子这样的雄辩家, 孟子这样的儒家经典,也有许许多多的疏漏。这些疏漏之处,无论是对手一时木讷无心发现,还是后人出于尊敬规避不谈,都值得今天的读者玩味细品。在梁惠王章句上1.1 中梁惠王问孟子关

2、于利的问题。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而国危矣。 ”孟子的意思是若举国利益熏心,后义先利,不夺不厌,则国家危亡了。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利国,利家,利身难道是矛盾的吗?显然不是啊。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家,国,天下之间只有利益单位的大小之别,并不存在相互对立排斥的关系。个人满足了家庭才美满,家庭和睦了国家才和谐,国家富足天下才太平。更何况管仲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孟子自己也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 ”孟子所谓的仁义,也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3、只要不相互争夺,尔虞我诈,举国共同富裕也未必就一定与仁义相违背,反而是给仁义的弘扬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梁惠王章句上1.3 的以五十步笑百步 里面,孟子暗示梁惠王不要和邻国比来比去,你和邻国都做得不够好,只不过是程度的差别。由此可见,孟子对梁惠王的执政效果是持否定态度的。其实,国家面临饥荒,当务之急就是移粮草救济饥民,或者移饥民到粮食充沛之地。可以说梁惠王的做法无可厚非,是仁义的第一步。至于如何使民养生丧死无憾,黎民不饥不寒,那要从长计议。孟子否认了梁惠王做得对的地方,反而 180 度转弯讽刺他治国不力,犹如逃兵败将。个人觉得孟子也有失公允。如果把劝辞改成“以百步笑五十步” ,先肯定梁惠王应急策略

4、的正确,再提出治国犹如行军,在部队前进过程中,行了百步的士兵嘲笑行了五十步的士兵太慢是不对的,因为两者都离目标还很远。这样一来,也许梁惠王会备受鼓励,就会悦纳孟子的治国策略。可惜这只是我的假想,如此温和劝谏的也就不是孟子了。梁惠王章句上1.7 中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以此扭转话题,从齐宣王关注的霸道转到他想要讲的王道上来,牢牢抓住了论辩方向和主动权。为了推销自己的“仁政”主张,孟子其实是歪曲了事实。单查论语即可知,孔子论及齐桓公就有 4 次,论及晋文公有 1 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 11 次。孔子不但阐述过桓文之事,而且对桓文

5、之事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作为“信而好古”的儒家学派代表,孟子不会不了解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告子下中平允的断语:“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 ”就是孟子深悉桓文之事的有力证据。正是看准了齐宣王属于“原来刘项不读书”一类的人,孟子才轻而易举地用一个小谎抢占了论辩的制高点,赢得了主动。孟子喜欢偷换概念来忽悠国君。关于“乐”这个话题,梁惠王和齐宣王都上过孟子的当。 梁惠王章句上1.2 梁惠王立于沼上曰:“贤者亦乐此乎?”是想和孟子聊聊“休闲娱乐”之乐,而孟子话锋一转,把它提升到了“与民同乐”的政治高度,开始推销他的“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在梁惠王章句下2.1 里面,齐宣王坦言“直好世俗之

6、乐” ,也没能逃脱孟子一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的圈套,由此孟子得以展开“独乐乐,与人乐乐”的对比论证。其实君王关心的不过是一时之乐,一己之乐,但孟子上纲上线地把君主的小我之乐提升到万民之乐。这其实和绕开霸道,强论王道是一样的诡辩,是孟子政论中霸道的一面。甭管你一开始说的什么,我都能扯到我要说的上面来。然而,与民同乐和仁义王道一样是个持久战。仁政学说虽然有周全的道理,但毕竟“迂远” ,施行起来见效不大,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最管用的当然还是法家学说。难怪齐宣王会嘟囔着:“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也。 ”似乎在规避和孟子谈论那些大道理。但是齐宣王毕竟不是孟子的

7、对手,几句来回,齐宣王就乖乖就范曰:“可得闻与?”孟子发表完一连串“与民同乐”的宣传,但不论梁惠王还是齐宣王的反应都没有被记载,猜测他们应该是“无语了.” 。也许在他们听来,孟子的理论大而空,孟子的“与民同乐”实行起来太有难度,见效太慢。他们的沉默是无声的否决,孟子理论在当时的落空也是注定的结果。梁惠王章句下2.6 孟子问齐宣王:“托妻于友,友冻馁妻”怎么办,齐宣王说:“断交。 ”孟子又问:“士师不能治士”怎么办,齐宣王说:“撤职。”但是当孟子问:“四境不治”怎么办,齐宣王则顾左右而言他。其实齐宣王稍动脑子就可以看出来,孟子的逻辑是有漏洞的。前两个处境中,齐宣王作为“托付人”有资格追究“被托付

8、人”的责任。朋友是被信托的朋友,官员是被任命的官员,可在第三个处境中,齐宣王生来就是齐王,他没有选择权,没有推却权,他一出生就被动且自动变成“被托付人”了。再说,即便他理政有不妥之处,谁又有资格因为齐宣王的失职而罢免他呢?所以在这里,齐宣王彻彻底底被孟子忽悠了一回。梁惠王章句下2.16 鲁平公本欲拜访孟子,因其宠幸的小臣臧仓阻拦,而没能成行。孟子得知后说:“行,或止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孟子果然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也不与昏君一番理论,寥寥数语尽显圣贤本色。孟子认为天命要求君王行善,君王发挥内心之善就是顺应天命,天命之善和君王行善得以重合,便合理地实现了“王道”

9、和“仁政” ,“天命论”和“性善论”的统一。然而,孟子思想中这一组主观唯心主义“性善论”和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论”的矛盾始终是备受争议的。 1 臧仓此人本来就是小人得志,鲁平公偏信小人之言并非可靠明君。难道此二人的主观缺欠真的不必追究吗?孟子此言并非为其二人掩过饰非,而是已经悲哀地预见到自己理想的落空乃是天意。天意安排小人当道、昏君执政,实非人意可以逆转。这一组矛盾体现在西方宗教学中,就是“上帝旨意”和“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既然上帝拥有绝对的主宰权,拣选权,人的选择和努力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果正是人的自由意志(选择)帮助上帝完成了他的事业,那么神的全知全能又从何体现?正是有太多因果无从解释,许

10、多怀才不遇的人才都会像孟子一样喟然叹曰:吾之不遇,天也!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3.6 中将人的“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喻为人的“四体” (是自然而生的) ,并补充说明这四端如果加以扩充,就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究不被扑灭) ,像刚刚流出的泉(终必汇成江河) ;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则连赡养父母都不行。孟子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个自爆其短的比喻。岩缝中的种子,并没有适宜的生长环境,也没有人为其松土施肥,但是它是生命,就必定会成长。直到人们看见这颗岩缝中拔起的断崖劲松,才感叹生命力的不可抑制。假如人的“四端”真的是自然而然有生命力的“四体” ,那么不必刻意去扩充,它自然会成长;

11、不必去担心它消灭,它自然会燎原如火,喷涌如泉。正是因为人性并非孟子所谓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善” ,才会需要“扩充”这点点隐约的“四端” 。性善论所主张的那种人类永恒不变的共同本性,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所以才被孟子宣扬。孟子并没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人性的演变和分化,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2 这里,我不必对性善论再多着墨,只是觉得在论证四心之端这一论点时,孟子的比喻也并非是无可反驳的。公孙丑章句下4.9 中,燕国人群起反抗齐国,齐王自愧把事情闹成这样,陈贾为了安慰齐王,借用周公误用管叔监督殷国(后管叔率殷遗民造反)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亦会犯错。孟子回答:“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难道弟弟能疑心哥

12、哥会造反吗?)周公这种错误,难道不是合乎情理的吗?”其实孟子的话是有漏洞的。试问,是周公了解管叔为人在先?还是任命管叔理政在先?显然,作为兄弟,周公是对管叔是了解的。如果他预见到管叔监督殷国会造反,却仍然任命他,不光是不仁,还有任人唯亲之嫌,可谓罪加一等。如果他没能预见到管叔会叛变,那么说他不智又有什么不可呢?孟子的第一个反驳,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至于孟子说的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今天的君子将错就错,其实也是不符合实情的。这一段开头明明白白就写着: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不管他是不是真心悔过,口头态度至少是好的。正是因为齐王为自己决策失误感到难过,才有陈贾的劝说,孟子可能把陈贾的安慰之词当成了齐王

13、的自我辩护,所以反驳起来毫不留情。滕文公章句下6.4 彭更认为读书人不工作,吃白饭是不可以的。孟子反驳说分工不同,木匠车工和仁义之士各司其职而已,贡献不同,互通有无。彭更讽刺读书人动机不纯,卖弄学问不过是为了骗饭吃。孟子反问彭更会不会给一个毁瓦画墁以求食的工匠吃的。彭更说:“否。 ”孟子说:“那么你不是论动机,是论功绩了。 ”彭更到底不是孟子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哑口无言。其实两个说的都是有理有据,只是角度不同。彭更的立场是读书人本身,是从内因出发。读书人本来就应该少一些功利心,气节高尚,以天下为己任,研究学术,推行王道。从动机上讲,彭更对读书人的不满是有理由的。也许当时彭更看到不少读书人(和

14、现在一样) ,利益熏心,靠卖弄学识周游列国,骗吃骗喝,才情不自禁地发出“士无事而食,不可也”的喟叹。与彭更相反,孟子的立场是默认读书人都没有“变质” ,社会对于这样一群心志清明,劳苦功高的脑力劳动者应该给予相应的尊重和报酬,也就是论功绩。当时的民众意识可能还有没有达到认识抽象劳动和无形财富的程度,孟子“按劳分配,论功行赏”的理论应该算是蛮先进的了。孟子由外,彭更由内,观察的虽是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肯定不同。况且孟子谈论的是“理应” ,彭更抨击的是“事实” ,两者本来就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彭更无需感到理屈词穷,他只是和孟子论证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而已。拿到今天来说,许多人并不是真的

15、爱好学术,而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前景才竞相参加更高学历的考试。不论读书人动机是否纯粹,社会评价体系已经越来越功绩化,不论白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这样说来,此番辩论,孟子不是胜在逻辑,而是胜在远见。告子章句上11.2 中,告子拿水东流西流没有定向作比,说明人性无恶无善,没有定性。孟子顺水推舟,也用水作比,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意思是人性向善,犹如水之就下,是自然规律。至于偶有水势上扬,那是形势使它如此。孟子大概是不知道水循环理论。江河入海的确是浩浩荡荡就下的,但是水汽蒸腾也是悄无声息上升的,等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那才是新一轮循环的开始。告子有点讷,怎么就不知道再用水做一个比方,去反驳孟子呢?人性若诚然无善无恶,那水的上下交替正好是告子观点的最好佐证。可惜告子还是败给了能言善辩的孟子。以上浅论,皆属一己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但是圣人也是人,有疏漏是肯定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辩的时代,孟子振聋发聩的权威之声才更彰显璞玉本色。经过世世代代的打磨,孟子的理论更加温润有光泽,值得现代人静心品读。参考文献:1.孟子研究论文集 山东大学出版社“论孟轲哲学思想中性善论与天命论的矛盾”第 314 页2. 孟子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 “孟子的性善论 ”第 79 页3.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杨伯峻 4.孟子英汉对照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