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53017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维学校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渗漉() 偃( )仰 呱呱() 坠地 茕茕孑立(qing)B栏楯() 珊珊() 断壁颓垣( ) 终鲜兄弟(xi n)C扃牖() 异爨() 奴颜婢( )膝 逮奉圣朝(di )D枇() 杷 修葺( ) 如丧考妣() 猥以微贱(wi)2选出对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 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 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庭

2、中( )为篱, ( )为墙,凡再变( )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 ) ,乳二世,先妣抚( )甚厚。A初 已 矣 也 彼 B始 已 也 矣 其 C始 已 矣 也 之 D初 已 也 也 之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C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5下列各句标点

3、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B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里波特与密室和哈里波特与魔法石 ,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C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D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6下列各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妪,先大母婢也。 B某所,而母立于兹。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7下列句

4、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臣具以表闻 B臣以险衅C臣以供养无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下类各句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两下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蜗角”和“蝇头”都是形容极小,这里比喻张生对莺莺的情感极其淡薄。B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等程先问归期。伯劳东去燕西飞比喻人的离散。伯劳,东汉时一个人的名字。C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 “停妻再取妻。 ”文齐福不齐有文采而没有福气和好运气,此处指落第。D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一春鱼雁无消息“一春“,即一个春季或一年,这里泛指时间短暂。9耍孩儿 一

5、曲中的横线处应填的语句是(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A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B荒村雨露宜早眠,野店风霜要起迟。C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D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10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31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6、 ) A李密在向晋武帝上奏的 陈情表中,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处处有根据,句句是实情,没有空洞之言,没有浮华之语,合情合理,感人之深。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归有光,明代散文大家,后人将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称为“唐宋派” 。 项脊轩志借项脊轩之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D 长亭送别一折戏中,崔张二人面临分别,难舍难分,从他们临别叮嘱中,我们可以看出莺莺对张生的叮咛体贴,也可以看出她

7、的忧郁担心,从而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残害年轻人的思想。12给下面三组内容配对正确的一项是 ( ) 举案齐眉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红泪 司马青衫 A孟光 王嘉拾遗记 范仲淹苏幕遮 白居易琵琶行 B薛灵芸 苏轼满庭芳 王嘉拾遗记 范仲淹苏幕遮C孟光 苏轼满庭芳 王嘉拾遗记 白居易琵琶行D薛灵芸 王嘉拾遗记 苏轼满庭芳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下面三首曲词,完成 1315 题。13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描绘五幅图画,揭示深秋时节特征,渲染萧瑟悲凉的气氛,衬托莺莺的离人伤感之情。B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把这一片树林染红了呢?都是离别之人的伤心泪水

8、!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意境。C运用设问、拟人、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D作者把苏轼词中的“黄叶 ”改成“黄花” ,这就与后面的红叶不重复,满地黄花配上满树的红叶,更能表现秋色的凄凉。14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地行,车儿快快地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4A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枉然,用客观事

9、物衬托远行人去意已决,难以挽留。C张生骑马在前,因依恋而慢慢地走;莺莺坐车在后,因难舍而紧紧跟随。曲词真实、细腻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虽然高度夸张,却准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的状况。15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B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憋闷

10、,无心梳妆打扮,从今以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C叮嘱张生分别后,隔一段时间再寄书信来,不要影响进京应试。D运用民间口语,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造成音节和韵的回环流转,与莺莺抽泣的声音和心情相合拍。二默写(每空 1 分,共 13 分)16李密,字 。 归有光,号 。 王实甫,名 。陈情表选自 。 项脊轩志选自 。1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实所共鉴。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三阅读题。(共 4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每

11、小题 3 分,共 9 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5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18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C寻蒙国恩:寻找 D不衿名节:自夸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达李密动之以情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一组是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12、日短 A B C D 2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从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谈起,回忆了幼时的悲惨遭遇和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境,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为下文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提供了必要的感情依据。B李密是蜀汉降臣,因此本文赡养祖母只是一个借口,避免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才是真。C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出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 ”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4 题。 (共 21 分)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

13、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21下列各句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6A一日,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B内外多置小门墙 郑人有置履者C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D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22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3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前,院子的南北是一个整体,后来就分了家,院中开了许多小门,总共变了两次。B老妪是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