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5218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学习课文生字词。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具准备:滥竽充数的动画片;生字词卡片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一、出示插图,引导看图1. 师: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生回答2.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今天来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板题读题,释题师解释:掩耳盗铃: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寓言: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

2、事。三、自由读文要求:1、自学课文生字词。2、找出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读一读。四、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2、指名逐节读文,正音。3、指明读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五、阅读课文,由结果和课后第三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学习讨论:(1)为什么他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呢?(2)他在偷铃铛之前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六、联系实际讨论,明白寓言的道理1.讨论:这个故事可笑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师:对,这个人明知有这样的结果还去做,真是自己骗自己,他被抓呀,活该!同学们,我们能做这样的事吗?2.引导学生明白寓意。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在明白寓

3、意的基础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升华所学的道理:掩耳盗铃是一自欺欺人的傻事,千万别这样做。板书:掩耳盗铃自作聪明愚蠢自己欺骗自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1、师:课前,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完后请你有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2、学生反馈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课件:滥竽充数)3、师:结合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难点?(课件:点击后显示)竽:簧管乐器。充数:凑数。师:“滥”字有难点,请同学们快速查字典,并据词定义。 (点击显示

4、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你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2、学生反馈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不同意:说说你的意见,再请同学们读读课题,再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到底哪一个句子更能解释这个词语 。 )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3、 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个句子,什么叫“装腔作势”?从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学生反馈 师:这就叫装腔作势。 (点击:装腔作势)请同桌之间学着南郭先生的样子互相做做这

5、个动作,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谁愿意上来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装腔作势的样子,大家给他们配上朗读。 (4-5 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读这个句子)师:这会老师要当一回齐湣王,听听个别朗读,谁来试试?(2-3 名学生)师: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还有什么特别的体会?生反馈:“也”说明南郭先生是学着其他吹竽人的样子在装腔作势的是啊!(点击:也) (请你读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混”说明他装腔作势非常象,才能蒙混过关的。南郭先生就是这样装腔作势,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 (点击:混) (请你读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师:同学们都知道每

6、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你们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研究员吗?师:看来,小研究员们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研究活动我们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每个小组一张研究表,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生:观察表格。师:谁来说说这张表的要求?学生反馈。师:是啊,我们在填表时,就是要多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2、学生讨论填表。3、学生反馈。师:我先请一个小组先来汇报

7、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请你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滥竽充数的原因,再读读文中有关的句子说明理由。A、齐宣王爱讲排场。板书:爱讲排场句子: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 300 人。他常常叫这 300 人一起吹竽给他听。师:读读这两个句子,用句中的话说说什么叫讲排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句子,谈意见。师:其他组还有补充吗?B、南郭先生善于装腔作势。板书:装腔作势(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能用恰当的关联词将它联起来

8、吗?(“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 师:再读这个句子,你认为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还要加强语气?生:反馈意见。 (点击:一次又一次)师:让我们将这两个表示原因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4、追根究底,感知寓意。师:谁来汇报一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 (板书:结果 只好逃走)出示句子: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师:读读这个句子,这个消息指什么消息?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体会?(个别读集体读)师:还有哪个词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只好”没有办法,无奈的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个别集体)5、 感情朗读,畅谈体会。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

9、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师:谁能象老师那样用一个四字的成语将启示概括出来。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1、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 之类的事情 ,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好的,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闻现场,那儿正在开展“寻找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新闻前线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2、师:我们要请一位同学作主持人,请他来采访我们在座的同学。谁愿意出任?先由我来采访这位勇敢的主持人:你叫什么名字?有过主持节目的经历吗?你打算怎样开展你的采访活动?你对自己有信心吗?我们对你充满信心,开始行使你的权利吧!)3、学生接受采访,要求对事不对人。 (你的身边有南郭先生吗?你能和大家说说吗?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谈话非常的精彩,我想要是南郭先生这会儿能听到同学们的发言的话,一定会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的。我们的主持人更是让我佩服,我敢说崔永元象你那么大的时候肯定没你行,好好干。板书:滥竽充数爱讲排场 严格把关装腔作势 真才实学个性化作业设计:1. 小练笔南郭先生下岗后2. 把这两个故事演给家长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